一种用于检测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2941发布日期:2023-10-25 11:2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土壤采样,具体是一种用于检测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1、高氯酸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无机化学物质。clo4—以氯原子为中心原子,构成sp3杂化轨道,四个氧原子在四周,一个氯原子在中间的正四面体,由于高氯酸盐特有的对称结构,所以它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高氯酸盐的中心氯原子呈现+7价,只有在外能或者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被还原,高氯酸盐还以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等作为介质,经过土壤在植物体中进行积累,经过水系在水生生物系统进行累积,最终进入食物链,逐级富集累积后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2、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120309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检测采样装置,具体勘测技术领域,包括手摇器,螺旋杆,上盖,箱体,锥形箱体和角铁架,所述手摇器一端旋转连接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组合安装在上盖的中心位置,所述上盖组合安装在箱体的上测,所述箱体的下侧组合安装了锥形箱体,所述箱体下侧活动安装角铁架,所述手摇器由直角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橡胶体构成,所述上盖上层设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下层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下侧组合安装弹簧固定盘,所述弹簧固定盘两端设有卡扣一,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卡扣二所述卡扣一与卡扣二之间活动安装弹簧,所述锥形箱体由锥形箱与盖帽构成,本实用新型土壤检测采样装置用时时间短,操作简单,携带便利,且可拆卸方便清洗。

3、该装置实现了对土壤进行取样,但是该装置在对土壤进行取样后,需把已取的样本取出,才能进行下一次的采样工作,操作麻烦且具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其中由于高氯酸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在水溶液中极易溶解,土壤矿物质对其吸附能力并不强,所以土壤中的高氯酸盐含量并不高,若是在取样时土壤产生交叉污染的话,将会极大的影响后续对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采样装置,以通过收集机构的设计,实现多次采样分类存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检测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采样装置,包括取样杆,取样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套设有环形的固定块,转动块上设有滑块,固定块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

3、取样杆上套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环形的收集框,取样杆与收集框螺纹配合,收集框内设有若干的分隔板,分隔板将收集框内部分为若干的收集腔,若干的收集腔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收集腔的封闭板,封闭板上设有流动道,流动道与收集腔连通,固定块上设有竖杆,竖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按压块位于固定块上方,竖杆远离按压块一端穿过固定块延伸至收集腔内,竖杆远离按压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收集框底部设有若干的出料通道,若干的出料通道与对应的若干的收集腔连通,收集框底部设有混合机构;

4、取样杆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收集框下方,凹槽内设有取样铲,取样铲部分位于凹槽内,取样铲上铰接有若干的拉簧,拉簧远离取样铲一端与凹槽固定连接,取样杆内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穿过凹槽壁延伸至凹槽内且能够与取样铲相抵,取样杆上设有用于标识取样铲位置的标识条,转动块顶部设有用于标识取样铲位置的标识箭头。

5、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操作时,通过用手转动转动块,可使取样杆往下移动,从而使取样杆插入至土壤内,然后因为取样杆是以旋转的形式往下进入至土壤,所以取样杆接触到的土壤将在取样杆和取样铲的转动下松土,然后当取样杆没入至合适的深度之后,启动气缸,在气缸的驱动下,推杆将进行横向运动,当推杆进行横向运动时,推杆将会接触到取样铲,其中因为取样铲上铰接有拉簧,所以取样铲将在推杆的推动下伸出凹槽,由此取样铲将接触到所需取样的土壤,然后通过用手反方向转动转动块,可使取样杆竖向往上运动,当取样杆竖向往上运动时,取样铲也将随之竖向往上运动,当取样铲竖向往上运动时,取样铲将会对其所接触到到土壤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反复的用手正反方向的转动取样杆,可使取样铲内所采的样本量充足,其中通过手动的转动转动块,从而使取样铲不断的竖向往复运动进行取样,由此可实现对所采取样本的量的控制。

6、然后当土壤被采集至取样铲后,关闭气缸,气缸关闭后,取样铲因为受到的推力消失,所以取样铲将回位,然后观察标识条随着取样杆的竖向往上移动时的位置,当观察到标识条处于适宜的位置时,此时取样铲靠近流动道,然后启动气缸,气缸启动后,推杆将推动取样铲,取样铲将通过流动道延伸至收集腔内,然后通过用手按压按压块,可使竖杆往下运动,然后导杆将在竖杆的作用下竖向运动,当导杆竖向运动时,因为取样铲此时部分位于收集腔内,且取样铲与拉簧铰接,所以导杆将会接触到取样铲边缘,由此通过杠杆的原理,当导杆挤压取样铲边缘时,取样铲将产生倾斜,由此当取样铲倾斜后,取样铲上的土壤样本将会掉落至收集腔内,然后通过手拉动按压块,导杆将会往上移动,同时关闭气缸,取样铲将会随之回位,由此实现了对土壤样本的采样和收集。

7、然后可旋转取样杆将取样杆取出,然后移动该装置至需取样的其他位置,当移动到其他需取样的位置时,依照以上的步骤对需取土壤的地方进行取样,该次进行取样时,则通过观察标识箭头,可得知此时取样铲的位置,并且在取样铲收集到需取样的土壤样本后,操作人员结合标识条和标识箭头的位置将取样铲移动至适宜的位置,将取样铲内收集的土壤样本收集于不同的收集腔内,由此可实现避免反复多次的更换收集样本的装置,并且通过多个腔室的设计,可使该装置在短时间内对多个需取样的地方进行取样,避免反复更换收集装置从而影响效率,同时当土壤被收集进收集腔后,通过打开盖子可直接取出收集腔内部放置的需检测的土壤,由此可更便于后续取出土壤和便于后续的检测操作。同时通过分腔室的对不同的土壤样本进行存储,一定程度可避免后续检测时,多种土壤混合进而造成交叉混合的问题。因为高氯酸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在水溶液中极易溶解,土壤矿物质对其吸附能力并不强,所以土壤中的高氯酸盐含量并不高,由此检测用的土样需提取足够的量和保证其未与其他土样进行混合,从而造成交叉污染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失真。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取样后土样放置于不同的腔室内,可减少各样本之间的接触,从而将会减少样本之间产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进而将会保证其能较为准确的检测出土壤中高氯酸盐含量的含量,由此解决了土壤样品采集交叉污染带来检测结果失真的问题。

8、进一步,导杆远离竖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收集腔内设有伸缩板,伸缩板底部与收集框内部固定连接,伸缩板远离收集框一侧设有与推动块对应的卡槽。

9、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当土样掉落至收集腔内,且取样铲回位后,通过用手按压按压块,使导杆往下移动,当导杆往下移动后,推动块将逐渐的靠近卡槽,直至推动块卡在卡槽内,然后通过用手拉动按压块,可使伸缩板进行延长,由此伸缩板延长后,伸缩板将逐渐的将流动道遮挡,由此可实现收集腔的封闭,从而一定程度可避免当取样杆上粘带的其他的土壤样本在取样杆的转动运动下意外掉落至各取样腔室内,从而一定程度避免了各土壤样本进行交叉混合的可能性,从而可使后续检测土壤的高氯酸盐含量时更加精准。

10、进一步,卡槽内设有弹性层。

11、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弹性层的设计,可加强推动块接触卡槽时的摩擦力,从而可使推动块较为牢固的固定于卡槽内,进而可实现伸缩板对流动道的封闭。

12、进一步,转动块的厚度大于固定块的厚度。

13、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因为转动块的厚度大于固定块的厚度,所以转动块的高度将高于固定块的高度,由此可更加便于操作人员用手捏着转动块进行转动取样杆,从而可使后续的采样工作更加准确。

14、进一步,转动块上设有防滑纹。

15、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防滑纹的设计,可增加转动块与手部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可使操作人员用手扭动转动块时更加的便利,并且也可减少手滑等情况的出现。

16、进一步,取样杆上设有若干的绞龙叶,蛟龙叶位于凹槽下方。

17、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蛟龙叶的设计,可使取样杆往土壤内深入时,接触到土壤面积更大,且使取样杆更加容易在转动的力下往土壤内深入,并且绞龙叶的设计还会对其所接触到的土壤进行松土,从而可更便于后续的取样操作。

18、进一步,取样杆上设有刻度条。

19、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刻度条的设计可使操作人员及时观察到此时取样杆所深入的土壤深度,并且可便于根据刻度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并且将所取的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标注,后续检测时,可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土壤的高氯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和区分。

20、进一步,按压块上设有防滑纹。

21、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防滑纹的设计,可增加手部与按压块接触时的摩擦力,由此当用手拉动按压块时,将减少出现手滑等情况的出现。

22、进一步,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箱,混合箱与收集框可拆卸连接,混合箱顶部设有通料口,混合箱通过通料口和出料通道与收集腔连通,混合箱底部设有电机,电机位于混合箱底板内,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混合箱底板并延伸至混合箱内,转轴远离电机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

23、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对土壤进行采样时,一般要求采集耕作层的平均混合土样,每一个样品要代表相同性质、一定面积的土壤情况,采集时,至少要在同一地形单元和同一土壤变种上选点。选点的原则按地块形状而定,“s”和“z”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艺措施所造成的误差,故一般被采用。由此选点不同决定了需使用采样装置在同一地形单位内对不同采样点进行多次采样,然后将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进行混合。由此当采集完某一采样点后可旋转转动块5将取样杆1取出,然后移动该装置至需取样的其他采样点,当移动到其他需取样的位置时,依照以上的步骤对需取土壤的地方进行取样,采样后因为要求采集耕作层的平均混合土样,所以此次在同一地形单位采集的不同采样点的土样使其依然掉落于上一次掉落的收集腔内,然后掉落在收集腔内的土样将会随着出料通道流动至混合箱内,然后此时启动电机,在电机的驱动下,位于混合箱内的搅拌扇叶将随之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同一地形单元和同一土壤变种上的不同采样点所采集的土壤在搅拌扇叶的搅动下进行混合,从而可减少了后续仍需将土样取出进行人工混合之后再将土样送去检测的操作。并且在后续需将土样取出时,直接将混合箱取下,便可把土样从通料口处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