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8410发布日期:2023-07-06 11:2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样本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样本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利用化学发光和免疫反应原理,将光信号与待测物质浓度关联,分析样本中的待测物质含量,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宽线性范围等特性正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检测标本量的增加,临床实验室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体积和测试通量(单位面积的通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需要实现样本的输送、试剂的存储、样本试剂等分析用液体的排放、反应器的转送、清洗分离等功能,对自动控制要求极高。

2、目前的免疫检测分析仪测试通量,已经不能满足本领域日益增长的测试量,从而严重影响医生等这些需要根据样本测量结果进行诊断的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样本分析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测试速度慢,效率低;仪器结构复杂,体积尺寸比较大,速度比较慢;为了提高测试速度,通常多联机,造成联机占地面积尺寸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自动分析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样本分析装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加样盘以及分别绕加样盘设置的样本单元、反应杯上料单元、试剂单元以及抓手单元,抓手单元包括包括至少两个直线抓手和一个导轨,至少两个直线抓手沿着导轨做直线运动,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且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均位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上。

3、进一步地,测光单元位于孵育单元和清洗单元之间。

4、进一步地,加样盘位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上。

5、进一步地,加样盘具有多个杯位,多个杯位绕加样盘的轴向间隔设置;样本单元,反应杯上料单元、试剂单元以及抓手单元分别与加样盘上不同的杯位相互配合。

6、进一步地,样本单元包括样本针系统,在加样盘的转动方向上样本针系统位于反应杯上料单元的上游,且在加样盘的旋转方向上,样本针系统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位于反应杯上料单元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7、进一步地,抓手单元位于孵育单元的垂直方向的上方,且在加样盘的旋转方向上,抓手单元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位于试剂单元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8、进一步地,两个直线抓手能够在加样盘、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中的任意两个之间转移反应杯。

9、进一步地,试剂单元位于反应杯上料单元的下游,且在加样盘的旋转方向上,试剂单元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位于样本单元与加样盘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10、进一步地,试剂单元包括相互配合的试剂盘和试剂针,试剂盘和试剂针均为两个并一一对应,且两个试剂盘相对加样盘对称设置,两个试剂针相对加样盘对称设置,试剂针在试剂盘和加样盘之间运动,两个试剂针交替与加样盘的同一个杯位配合。

11、进一步地,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稀释装置,稀释装置位于样本针系统的运动轨迹上。

12、进一步地,稀释装置位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上。

13、进一步地,稀释装置能够在样本针系统和抓手单元之间运动,并分别与样本针系统和抓手单元配合。

14、进一步地,反应杯上料单元包括:反应杯料仓;转运盘,转运盘与反应杯料仓连接,且反应杯料仓向转运盘输送反应杯;上料抓手,上料抓手在转运盘和加样盘之间运动。

15、进一步地,孵育单元能够沿垂直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的方向运动。

16、进一步地,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样本调度系统和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与样本调度系统连接,传输轨道用于输送样本调度系统的样本,且样本单元包括样本针系统,样本针系统在传输轨道和加样盘之间运动并输送样本。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加样盘以及分别绕加样盘设置的样本单元、反应杯上料单元、试剂单元以及抓手单元,抓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直线抓手和一个导轨,至少两个直线抓手沿着导轨做直线运动,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且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均位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上。

18、使用本申请中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时,由于具有加样盘,所以能够通过加样盘的转动来分别与样本单元、反应杯上料单元、试剂单元以及抓手单元进行配合。在加样盘的转动过程中,反应杯上料单元通过与加样盘的配合,能够将反应杯放置在加样盘上,而随着加样盘的继续转动,样本单元则能够向反应杯中加入样本,之后则能够通过试剂单元向已经加入过样本的反应杯中加入试剂,最后随着加样盘的转动抓手单元能够将加入试剂后的反应杯拾取并在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中分别进行孵育、测光以及清洗等操作。因此,本申请中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通过加样盘以及双直线抓手协同控制的设计,解决了多个单元和部件协同的问题,同时采用双直线抓手和孵育块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抓手和孵育盘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使分析装置结构和布局更加紧凑,整机尺寸更加小巧,提高了仪器的单位占地面积下的测试通量和测试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样盘(50)以及分别绕所述加样盘(50)设置的样本单元(60)、反应杯上料单元(70)、试剂单元(80)以及抓手单元(90),所述抓手单元(90)包括至少两个直线抓手和一个导轨,至少两个所述直线抓手沿着所述导轨做直线运动,所述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孵育单元(100)、测光单元(200)、清洗单元(300)且所述孵育单元(100)、所述测光单元(200)、所述清洗单元(300)均位于所述抓手单元(90)的运动轨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光单元(200)位于所述孵育单元(100)和所述清洗单元(3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盘(50)位于所述抓手单元(90)的运动轨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盘(50)具有多个杯位,多个所述杯位绕所述加样盘(5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样本单元(60),所述反应杯上料单元(70)、所述试剂单元(80)以及所述抓手单元(90)分别与加样盘(50)上不同的杯位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单元(60)包括样本针系统(63),在所述加样盘(50)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样本针系统(63)位于所述反应杯上料单元(70)的上游,且在所述加样盘(50)的旋转方向上,所述样本针系统(63)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位于所述反应杯上料单元(70)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单元(90)位于孵育单元(100)的垂直方向的上方,且在所述加样盘(50)的旋转方向上,所述抓手单元(90)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位于所述试剂单元(80)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线抓手能够在所述加样盘(50)、所述孵育单元(100)、所述测光单元(200)、所述清洗单元(300)中的任意两个之间转移反应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单元(80)位于所述反应杯上料单元(70)的下游,且在所述加样盘(50)的旋转方向上,所述试剂单元(80)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位于所述样本单元(60)与所述加样盘(50)配合的位置的下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单元(80)包括相互配合的试剂盘(81)和试剂针(82),所述试剂盘(81)和所述试剂针(82)均为两个并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试剂盘(81)相对所述加样盘(50)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试剂针(82)相对所述加样盘(50)对称设置,所述试剂针(82)在所述试剂盘(81)和所述加样盘(50)之间运动,两个所述试剂针(82)交替与所述加样盘(50)的同一个杯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稀释装置(400),所述稀释装置(400)位于所述样本针系统(63)的运动轨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装置(400)位于所述抓手单元(90)的运动轨迹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装置(400)能够在所述样本针系统(63)和所述抓手单元(90)之间运动,并分别与所述样本针系统(63)和所述抓手单元(90)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上料单元(70)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单元(100)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抓手单元(90)的运动轨迹的方向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样本调度系统(61)和传输轨道(62),所述传输轨道(62)与所述样本调度系统(61)连接,所述传输轨道(62)用于输送所述样本调度系统(61)的样本,且所述样本单元(60)包括样本针系统(63),所述样本针系统(63)在所述传输轨道(62)和所述加样盘(50)之间运动并输送样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样本自动分析装置。样本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加样盘以及分别绕加样盘设置的样本单元、反应杯上料单元、试剂单元以及抓手单元,抓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直线抓手和一个导轨,至少两个直线抓手沿着导轨做直线运动,样本自动分析装置还包括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且孵育单元、测光单元、清洗单元均位于抓手单元的运动轨迹上。本技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样本分析装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崇东,张震,何太云,姚言义,刘奇林,于怀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