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轨道工程车及其重心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05884发布日期:2023-06-08 15:1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轨道工程车及其重心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轨道工程车及其重心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机车出厂前必须执行tb/t1740-2015《机车车辆重量测定方法》,对机车进行称重,但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研发中的样车进行称重很难一次达标,如果没有达标,需要对机车进行轮重和轴重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增加配重装置来调节机车的轮重和轴重,从而来满足技术条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2、轨道工程车架是轨道工程车上安装前司机室、动力室、供电检测室、工务检测室和后司机室的载体,能够承担各系统在车架相应位置处的作用力。因此在车架上设置配重装置即可很好地解决称重不达标的问题。现有对轨道工程车进行重心调节的配重装置结构复杂,调整重量时使用不灵活,配重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节重心方便灵活的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轨道工程车及其重心调节方法。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部依次贯穿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3、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管线通孔;所述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管线通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4、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脱穿线通孔;所述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防脱穿线通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5、优选地,所述螺纹柱的底部设置有供开口销插入的销孔。

6、优选地,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配重砝码。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至少一个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为上面任一项内容所述的配重装置。

8、优选地,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配重装置数量相同的槽钢组件,所述槽钢组件包括槽口相对设置的两个槽钢,两个所述槽钢分别设置于所述配重装置的两侧,所述连接板可拆卸插设于两个所述槽钢之间,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槽钢的下部顶端面抵触连接。

9、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沿车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边梁,两个所述边梁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司机室支撑梁、动力车支撑梁、供电检测支撑梁、工务检测支撑梁和后司机室支撑梁;所述前司机室支撑梁与所述动力车支撑梁之间、所述供电检测支撑梁与所述后司机室支撑梁之间均通过枕梁相连接;所述槽钢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前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所述后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

10、优选地,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四个车轴,四个车轴包括设置于前司机室支撑梁下方的前司机室车轴、设置于所述动力车支撑梁下方的动力室车轴、设置于所述工务检测支撑梁下方的工务检测室车轴、设置于后司机室支撑梁下方的后司机室车轴。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工程车的重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s10,对轨道工程车的所有轴重和轮重均进行称量,计算平均轴重和每个轴上的平均轮重,并确定轨道工程车的重心位置;

13、s20,当每个轴重和每个轮重均符合下列条件时,不需要调重,

14、|轴重-平均轴重|≤(平均轴重*2%);

15、|轮重-其对应轴上的平均轮重|≤(其对应轴上的平均轮重*4%);

16、否则,需要进行调重;

17、s30,对轨道工程车进行调重;具体包括:

18、s301,沿轨道工程车延伸平面为基准面,围绕其中心点o设置四个象限:象限a、象限b、象限c和象限d;

19、s302,确定配重点;具体包括:

20、s3021,当轨道工程车的重心位置偏心在象限a内时,在重心位置与中心点o连线的延伸线上远离象限a的一端确定配重点a,配重点a设置于后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

21、s3022,当轨道工程车的重心位置偏心在象限b内时,在重心位置与中心点o连线的延伸线上远离象限b的一端确定配重点b,配重点b设置于后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

22、s3023,当轨道工程车的重心位置偏心在象限c内时,在重心位置与中心点o连线的延伸线上远离象限c的一端确定配重点c,配重点c设置于前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

23、s3024,当轨道工程车的重心位置偏心在象限d内时,在重心位置与中心点o连线的延伸线上远离象限d的一端确定配重点d,配重点d设置于前司机室支撑梁的下方;

24、s302,根据所需的配重重量确定配重组件的重量;将配重组件装配在配重装置上;配重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底部依次贯穿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25、s303,在配重点处设置槽钢组件,槽钢组件包括槽口相对设置的两个槽钢,两个槽钢分别设置于配重装置的两侧,连接板可拆卸插设于两个槽钢之间,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槽钢的下部顶端面抵触连接。

26、本申请提供的配重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较强,能够满足大部分机车的配重需求。其中配重组件能够通过将第二螺母与螺纹柱分离的方式进行拆卸,调节重心方便、灵活性强。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设置于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通过开口销插入销孔中,对螺纹柱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限位,使得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稳固地设置于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不会随意晃动,保持重心的稳定,不会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下方连接有螺纹柱(20),所述螺纹柱(20)的底部依次贯穿配重组件(30)、橡胶垫(40)和垫板(50)后与第二螺母(6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管线通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脱穿线通孔(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20)的底部设置有供开口销(70)插入的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配重砝码。

6.一种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设置于所述车架(1)下方的至少一个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配重装置数量相同的槽钢组件,所述槽钢组件包括槽口相对设置的两个槽钢(17),两个所述槽钢(17)分别设置于所述配重装置的两侧,所述连接板(10)可拆卸插设于两个所述槽钢(17)之间,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槽钢(17)的下部顶端面抵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沿车架延伸方向设置的两个边梁(11),两个所述边梁(11)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司机室支撑梁(12)、动力车支撑梁(13)、供电检测支撑梁(14)、工务检测支撑梁(15)和后司机室支撑梁(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四个车轴,四个车轴包括设置于前司机室支撑梁(12)下方的前司机室车轴、设置于所述动力车支撑梁(13)下方的动力室车轴、设置于所述工务检测支撑梁(15)下方的工务检测室车轴、设置于后司机室支撑梁(16)下方的后司机室车轴。

10.一种轨道工程车的重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架用配重装置、轨道工程车及其重心调节方法,其中配重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底部依次贯穿配重组件、橡胶垫和垫板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其中轨道工程车包括包括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下方的至少一个配重装置;具有调节重心方便、灵活性强的有益效果;适用于轨道车辆设计与制造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姜绍云,张娟,钟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