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标志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4315059发布日期:2023-05-31 23:3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疗,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口腔癌病例的90%以上。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技术,但由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为有创性检查,难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其中,40%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确诊时已经伴有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90%,而转移性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生存率仅为40%左右。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新型的诊断模式。生物标志物是指与疾病诊断或预后过程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可以尽早做出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2、脂质组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旨在量化和全面识别脂质类别和单个脂质种类。其最终目标是揭示病理条件下脂质代谢的变化,从而发现预后或诊断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脂质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但国内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脂质代谢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基本没有。

3、因此,如何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方法来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标志物,所述辅助诊断标志物包括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和鞘磷脂sm(d34:1)。

2、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

3、步骤一、获取训练病例集,所述训练病例集中的受试者包括患病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

4、步骤二、采集所述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对所述血清样本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得到所述患病受试者和所述健康受试者的多个差异脂质代谢物;

5、步骤三、利用多元统计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从多个所述差异脂质代谢物确定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鞘磷脂sm(d34:1)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模型。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所述辅助诊断模型的截断值为0.50。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所述辅助诊断模型中神经酰胺cer(d28:0)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神经酰胺cer(d30:0)的曲线下面积为0.976,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磷脂酰胆碱pc(40:6)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鞘磷脂sm(d34:1)曲线下面积为0.965。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所述多元统计包括变量权重重要性投影值、独立样本t检验和差异倍数表达。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血清处理步骤,具体为:

10、采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体系提取所述受试者的脂质;

11、制备质量控制样本。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的条件为:

13、采用c18色谱柱,柱温为40℃,以异丙醇溶液为流动相b,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分离:0~2min,30%b;2~25min,30%-100%b;25~30.0min,100%b;洗脱程序的流速为为0.3ml/min。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中,还包括将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系统串联至可加热的电喷雾离子源系统中;

15、辅助气体温度300℃,辅助气体的流量是10μl/min;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20℃;扫描范围为80.00~1200.00m/z,在full mass/ddms2扫描模式下,以17500的二级质谱分辨率在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梯度碰撞能量分别为20ev、40ev和60ev,在正离子模式下,喷雾电压为3.50kv,鞘气流速分别40μl/min;在负离子模式下,喷雾电压为2.80kv,鞘气流速38μl/min。

16、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辅助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应用,其利用的标志物包括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和鞘磷脂sm(d34:1)。

17、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试剂盒,其包括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和鞘磷脂sm(d34:1)。

18、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标志物,该辅助诊断标志物在进行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时,实现早期诊断,且能够达到微创、诊断更准确的目的。

20、2.本发明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该诊断模型可成功发现不同样本间脂质代谢物的差异,根据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选择0.5作为区分口腔鳞状细胞癌和健康对照组的最佳截断值。该截断值被用来区分验证集中的不同组,其诊断准确性可达到100%。



技术特征:

1.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诊断标志物包括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和鞘磷脂sm(d34:1)。

2.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诊断模型的截断值为0.50。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统计包括变量权重重要性投影值、独立样本t检验和差异倍数表达。

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包括血清处理步骤,具体为:

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的条件为:

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系统串联至可加热的电喷雾离子源系统中;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的应用。

10.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标志物。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标志物,其由神经酰胺Cer(d28:0)、神经酰胺Cer(d30: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磷脂酰胆碱PC(40:6)和鞘磷脂SM(d34:1)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口腔鳞状细胞癌辅助诊断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步骤一、获取训练病例集;步骤二、采集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对血清样本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得到患病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的多个差异脂质代谢物;步骤三、利用多元统计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模型。本发明在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上具有实现早期诊断、微创、准确度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宇,马河心,孙志,辛明哲,徐小慧,张世龙,李娜,王仕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