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0231发布日期:2023-06-28 14:0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量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螺母加工过程中,内螺纹中径值测量控制至关重要,影响后续装配质量。检测内螺纹是否合格,通常是先加工制作螺纹样柱,通过则为合格,用松紧程度代表内螺纹大小,无法确定螺纹的实际值,而为了对内螺纹的中径进行精确测量,通常会采用千分尺等其他专用量具进行测量。

2、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0480616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螺纹测量装置,测量套内活动连接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测量套在轴向方向上不能移动;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调节手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斜面活动套,斜面活动套外圆面上开有导向槽,并通过导向槽与固定在测量套上的圆形销配合连接,用于斜面活动套上、下移动导向;测量套一侧通过导向槽活动连接测量调节块,测量调节块的测量孔内插有第一测量杆,第一测量杆穿过测量套的长腰孔与斜面活动套的斜面相接触,第二测量杆插入测量套的测量孔,并与斜面活动套的斜面相接触。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待检测的工件体积较且大质量较重时,对其搬运定位较为不便,部分螺纹孔会开设在工件下端面或倾斜平面上,操作人员使用量具对螺纹孔进行测量时,对量具拿持和检测较为不便,在测量过程中量具易发生晃动,导致量具对内螺纹测量的数据与实际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对内螺纹测量时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手柄,所述支撑板与手柄固定连接,支撑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管,支撑板设有用于对检测管辅助定位的辅助机构;检测管背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对内螺纹进行检测的测量机构,检测管套设有定位环,定位环沿周向等间距滑动连接有三个定位块,定位块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检测管沿周向转动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相对应的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定位环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盘,支撑板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齿盘旋转的驱动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拿持手柄通过支撑板和检测管将测量机构和定位环伸入待测螺纹孔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齿盘旋转,第一齿盘通过三个第一齿轮驱动相对应的第一丝杆沿测量块径向运动,第一丝杆推动所连接的定位块同时伸出,使测量块与所测螺纹孔内壁相抵触,实现对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效果,同时通过辅助机构对支撑板进行支撑,进一步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操作人员通过测量机构对螺纹孔中径进行测量时,有利于减小检测管发生偏斜的概率,便于提升测量过程中检测管的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竖杆和第一旋钮,第一齿盘背离定位环的一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三齿轮与第一竖杆固定连接且与第二齿轮内啮合,第一竖杆背离第三齿轮的一端穿设支撑板且与第一旋钮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旋钮带动第一竖杆旋转,第一竖杆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实现驱动第一齿盘运动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三个支撑杆和三个限位弹簧,三个支撑杆均穿设支撑板且与支撑板滑动连接,三个支撑杆的上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三个支撑杆背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脚,三个限位弹簧套设于相对应的支撑杆上,限位弹簧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支脚和支撑板相抵触,支撑板设有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压支撑板使支脚与螺纹孔所在的工件表面相抵触,继续按压支撑板使检测机构与定位环伸入螺纹孔内,此时支撑板与支脚配合压缩限位弹簧,通过限位机构将支撑杆锁紧,限位弹簧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小支撑板发生偏斜的概率,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盘、三个限位球、三个限位块和三个限位杆,限位盘与支撑板转动连接,限位盘开设有圆槽和三个凹槽,圆槽与三个凹槽相连通,三个限位球滑动连接于凹槽内,三个限位球与相对应的限位块固定连接,限位块与支撑板滑动连接,限位块背离限位球的一端与相对应的限位杆固定连接,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和定位环完成对检测机构的定位,人手旋转限位盘,使三个限位球从凹槽内滑动至圆槽,限位球通过限位块推动限位杆插入相对应的限位孔中,有利于实现对支撑杆进行锁紧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块、两个测量杆和两个复位弹簧,测量块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测量杆沿径向穿设测量块且与测量块滑动连接,测量杆固定连接有斜板,复位弹簧套设于测量杆上,复位弹簧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斜板和测量块相抵触,检测管设有用于检测测量杆位移的检测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机构通过斜板推动测量杆伸出测量块,使测量杆与螺纹孔的内壁相抵触,检测机构可通过测量杆的位移测量出螺纹孔的中径,实现对内螺纹中径进行测量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测量表、滑动杆和锥形杆,测量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测量管内,滑动杆的一端与测量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杆背离测量表的一端与锥形杆固定连接,锥形杆下端部与两个斜板相抵触,检测管设有用于驱动滑动杆滑动的滑动机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杆推动锥形杆下移,使锥形杆的侧壁与斜板相抵触,滑动杆在运动时拉动测量表的输出端,将滑动杆的位移的距离转化为内螺纹的中径大小,将测量数据体现在测量表上,对内螺纹中径的测量较为直观便捷。

15、可选的,所述定位块下端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测量块开设有与t形块相适配的限位滑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块可对定位块进行限位,便于提高定位块运动的稳定性,同时可提升定位块的伸出距离,有利于提升检测机构的多适用性。

17、可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四齿轮、第一横杆、第二竖杆、锥齿轮副和第二旋钮,滑动杆开设有安装槽,第一齿条固设于安装槽内,第四齿轮与检测管转动连接,检测管开设有连接槽,第四齿轮通过连接槽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一横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齿轮和锥齿轮副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竖杆穿设支撑板且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竖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旋钮和锥齿轮副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转动第二旋钮带动第二竖杆进行旋转,第二竖杆通过锥齿轮副和第一横杆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条带动滑动杆沿竖直方向运动,有利于实现驱动滑动杆运动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人手拿持手柄通过支撑板和检测管将测量机构和定位环伸入待测螺纹孔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齿盘旋转,第一齿盘通过三个第一齿轮驱动相对应的第一丝杆沿测量块径向运动,第一丝杆推动所连接的定位块同时伸出,使测量块与所测螺纹孔内壁相抵触,实现对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效果,同时通过辅助机构对支撑板进行支撑,进一步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操作人员通过测量机构对螺纹孔中径进行测量时,有利于减小检测管发生偏斜的概率,便于提升测量过程中检测管的稳定性;

21、2.通过按压支撑板使支脚与螺纹孔所在的工件表面相抵触,继续按压支撑板使检测机构与定位环伸入螺纹孔内,此时支撑板与支脚配合压缩限位弹簧,通过限位机构将支撑杆锁紧,限位弹簧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小支撑板发生偏斜的概率,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

22、3.检测机构通过斜板推动测量杆伸出测量块,使测量杆与螺纹孔的内壁相抵触,检测机构可通过测量杆的位移测量出螺纹孔的中径,实现对内螺纹中径进行测量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