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34660793发布日期:2023-07-05 05: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蚕种微粒子病检测,特别涉及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蚕微粒子病又称为锈病、班病等,是由原生动物孢子虫纲的微孢子虫寄生而起的一类蚕的传染性原虫病,微粒子病原孢子具有胚胎传染,即从上一代母蛾传染危害子代的特性,发明了单蛾产卵制种、单蛾检验、剔除病卵的母蛾检验技术,该技术拯救了欧洲及世界蚕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检验样本数量巨大,难以全部检验,1960年代日本科学家大岛格(1960-1965)应用抽样技术和概率判定将单蛾检验变成集团(30蛾)检验,并发明了集团磨蛾机,采用高速电动铰刀磨碎母蛾,然后通过人工作业过滤后制备检验样品。目前运用磨蛾机制备样本的流程是将抽样的母蛾放入物料杯后,通过注液、磨蛾、静置、过滤、离心沉淀和振荡点片过程,因此在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磨蛾机作为前置处理装置,对蚕种样品进行处理。

2、现有的磨蛾机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同时对多组样本进行磨碎,且存在磨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3、现有的存在不能同时对多组样本进行磨碎,且存在磨碎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设有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连接有破碎组件;

3、所述震动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安装板正上方,所述基板底部相对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安装板一侧上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有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另一侧上部设有若干电动伸缩杆,若干所述电动伸缩杆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一表面连接,所述基板顶角位置处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基板相互垂直,所述滑轨内部活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弹簧等间距阵列分布,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实现从一端抬升基板,便于磨碎后的样本自动排出设备;

4、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驱动板正上方,若干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均与所述承载板下表面连接,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破碎槽,若干所述破碎槽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破碎槽底部呈半球状,所述破碎槽内径大于所述破碎槽底部半球状直径,两个相邻的所述破碎槽之间开设有缺口,所述承载板侧部设有下料槽道,所述下料槽道与所述缺口对齐,破碎槽内部用于放置待破碎的样本,通过设置阵列分布的破碎槽,能够同时磨碎大量样品,将一列破碎槽作为一组,三组破碎槽能够同时破碎三组样品,提高破碎效果。

5、其中,所述驱动板一侧下部设有驱动圈,所述驱动圈内壁设有齿牙,所述基板侧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驱动圈侧部,且所述驱动电机高度与带动驱动圈高度相同,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所述驱动圈内壁齿牙相互啮合,半齿轮一侧设有齿轮牙,半齿轮另一侧光滑,在半齿轮旋转过程中,当半齿轮上的齿牙与驱动圈内部一侧齿牙相互啮合时,驱动圈向上移动,当半齿轮上的齿牙与驱动圈内部另一侧齿牙相互啮合时,驱动圈向下移动,随着半齿轮的持续旋转,带动驱动圈上下往复运动。

6、其中,所述安装板底部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若干所述安装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安装板主要用于配合安装通孔将设备固定安装在桌面上,同时在磨碎过程中防止设备发生位置偏移,提高磨碎效果。

7、其中,所述滑轨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滑块在所述条形通孔内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端部设有防脱块,滑块主要用于配合驱动板上下滑动。

8、其中,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破碎板,所述破碎板位于所述承载板正上方,所述破碎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设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主要用于密封破碎槽。

9、其中,所述破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破碎板下表面的若干破碎柱,若干所述破碎柱等间距阵列分布,若干所述破碎柱与若干所述破碎槽一一对齐,所述破碎柱外壁与所述破碎槽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破碎柱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连接有破碎球,在驱动板上下快速震动过程中,破碎球在弹簧作用下快速上下晃动,实现不断撞击破碎槽内部的样品,完成破碎物料实现磨蛾。

10、其中,所述破碎柱底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破碎槽一表面相互贴合,橡胶圈主要用于密封破碎柱与破碎槽,防止在破碎过程中发生样品泄露。

11、其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侧壁的凸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破碎板上的卡块,所述卡块侧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凸轴上套设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上连接与螺杆,所述螺杆上端与所述卡块侧部卡槽相互适配,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侧部连接有凸块,所述破碎板顶部相对设有把手,把手主要用于抬升破碎板,凸块主要用于带动螺母旋转,转动圈绕着凸轴旋转。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中,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在破碎槽内部放置待破碎的蚕种样品,然后将破碎板放置在承载板上方,使得破碎柱进入破碎槽内部,使得橡胶圈与破碎槽一表面相互贴合,完成密封破碎柱与破碎槽,转动圈绕着凸轴旋转,使得螺杆上端进入卡块侧部的卡槽内部,使用凸块带动螺母旋转,完成锁定破碎板,驱动电机带动在半齿轮旋转过程中,当半齿轮上的齿牙与驱动圈内部一侧齿牙相互啮合时,驱动圈向上移动,当半齿轮上的齿牙与驱动圈内部另一侧齿牙相互啮合时,驱动圈向下移动,随着半齿轮的持续旋转,带动驱动圈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驱动板上下震动,在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上下震动的过程中,破碎球不断冲击待破碎的样品,在破碎完成后,旋拧下螺母,转动螺杆,使得螺杆不再位于卡块侧部的卡槽内部,通过把手取下破碎板,电动伸缩杆开始工作,实现从一侧抬升基板,使得承载板倾斜,破碎槽内的样本溶液从缺口中流出,最后从下料槽道内流出,完成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的前置磨蛾处理,使得本发明有着能同时对多组样本进行磨碎,且存在磨碎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设有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连接有破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0)一侧下部设有驱动圈(16),所述驱动圈(16)内壁设有齿牙,所述基板(2)侧部设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位于所述驱动圈(16)侧部,且所述驱动电机(17)高度与带动驱动圈(16)高度相同,所述驱动电机(17)输出端设有半齿轮(18),所述半齿轮(18)与所述驱动圈(16)内壁齿牙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若干所述安装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8)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滑块(9)在所述条形通孔内上下滑动,所述滑块(9)端部设有防脱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破碎板(19),所述破碎板(19)位于所述承载板(12)正上方,所述破碎板(19)与所述承载板(12)之间设有锁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破碎板(19)下表面的若干破碎柱(20),若干所述破碎柱(20)等间距阵列分布,若干所述破碎柱(20)与若干所述破碎槽(13)一一对齐,所述破碎柱(20)外壁与所述破碎槽(13)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破碎柱(20)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下端连接有破碎球(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柱(20)底部设有橡胶圈(23),所述橡胶圈(23)与所述破碎槽(13)一表面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板(12)侧壁的凸轴(30)以及设置在所述破碎板(19)上的卡块(24),所述卡块(24)侧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凸轴(30)上套设有转动圈(25),所述转动圈(25)上连接与螺杆(26),所述螺杆(26)上端与所述卡块(24)侧部卡槽相互适配,所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涉及蚕种微粒子病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设有震动组件,震动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上连接有破碎组件;震动组件包括基板,基板底部相对设有转动座,转动座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安装板一侧上部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端有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安装板另一侧上部设有若干电动伸缩杆;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位于驱动板正上方,若干第一弹簧上端均与承载板下表面连接,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破碎槽,两个相邻的破碎槽之间开设有缺口。本发明为一种蚕种微粒子病毒检测用前置处理装置,提高破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欢,陈梦吉,黄康东,宋华宁,邹清平,覃龙伟,陈振蜂,张寿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池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