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施加装置及弯曲半径确定方法

文档序号:34734036发布日期:2023-07-12 17:5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应变施加装置及弯曲半径确定方法

本申请涉及应变施加,特别涉及一种应变施加装置及弯曲半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二维材料,目前行业内通过弯曲二维材料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和调制二维材料的性质,而光学技术是表征应变二维材料最常用的表征手段之一,常用于研究二维材料所受到的应变、能带结构、带隙等。

2、但是,相关技术在对弯曲的二维材料进行光学技术表征时,由于二维材料在弯曲时产生形变,使得二维材料高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斑无法打在材料的同一位置,显微镜需要重新对焦,操作复杂,并且由于二维材料高度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二维材料直接与显微镜的物镜接触,导致损坏物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应变施加装置及弯曲半径确定方法,能够对材料进行弯曲应变施加,且在对材料进行弯曲应变施加的过程中使材料的高度保持不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变施加装置,包括:

3、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材料;

4、第一推件;

5、第二推件,所述第一推件和所述第二推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推件和所述第二推件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面;

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推件、所述第二推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件、所述第二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且所述第一推件与所述第二推件用于在相互靠近时使所述材料弯曲;

7、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方,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在预设高度向所述材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材料弯曲的最高点保持不变。

8、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应变施加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应变施加装置包括支撑件、第一推件、第二推件、驱动组件、压紧组件。支撑件用于支撑材料;第一推件和第二推件分别位于支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推件和所述第二推件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为圆弧面;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推件、第二推件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推件、第二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且第一推件与第二推件用于在相互靠近时使材料弯曲;压紧组件设于支撑件上方,压紧组件用于在预设高度向所述材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材料弯曲的最高点保持不变。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应变施加装置时,将材料放置于支持件上,并使压紧组件压紧材料,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推件、第二推件相互靠近,使得第一推件、第二推件与材料接触并给材料施加弯曲应变,使得材料弯曲,且压紧组件用于在预设高度向所述材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材料弯曲的最高点保持不变。在对材料进行光学技术表征时,由于在对材料进行弯曲应变施加的过程中使材料的高度保持不变,因此,显微镜无需重新对焦,操作简单,且能够避免材料直接与显微镜的物镜接触,从而降低损坏物镜的概率。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支撑件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压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二压片位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片和所述第二压片处于同一水平面。

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压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

12、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压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将所述第二压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

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向丝杆、驱动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穿设于所述双向丝杆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双向丝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端,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

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端面为圆弧面。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弯曲半径确定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8、将材料放置于柔性衬底上;

19、将所述柔性衬底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并使所述压紧组件压紧所述柔性衬底,通过所述压紧组件确定所述材料弯曲的最高点;

20、启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推件与所述第二推件相互靠近,使得所述材料产生均匀的弯曲应变;其中,所述第一推件到所述材料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推件到所述材料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21、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得到所述材料的弯曲半径。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推件的圆弧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推件的圆弧面的半径相等;

23、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得到所述材料的弯曲半径,包括:

24、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第一公式得到所述材料的弯曲半径;所述第一公式为:

25、

26、其中,d为所述第一距离;r为所述弯曲半径;t为所述材料的厚度,r为所述第一推件的圆弧面的半径。

27、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压片位于所述支撑件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压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二压片位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压片和所述第二压片处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压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向丝杆、驱动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双向丝杆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穿设于所述双向丝杆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双向丝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相对的两端,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端面为圆弧面。

9.一种弯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应变施加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弯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件的圆弧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推件的圆弧面的半径相等;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变施加装置及弯曲半径确定方法,涉及应变施加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支撑件、第一推件、第二推件、驱动组件、压紧组件。支撑件用于支撑材料;第一推件和第二推件分别位于支撑件相对的两侧;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推件、第二推件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推件、第二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且第一推件与第二推件用于在相互靠近时使材料弯曲;压紧组件设于支撑件上方,压紧组件用于在预设高度向所述材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材料弯曲的最高点保持不变。由于在对材料进行弯曲应变施加的过程中使材料的高度保持不变,因此,显微镜无需重新对焦,操作简单,且能够避免材料直接与显微镜的物镜接触,从而降低损坏物镜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丘育辉,陈伟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