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4732689发布日期:2023-07-08 03:0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具体涉及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是人体功能信息的宝库,与人体各系统的组织器官联系密切。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种类与含量能够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血液检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检测方式之一。

2、通常情况下,血液检测需要通过离心、沉降等方法滤除血液中的血细胞,从而避免血细胞对后续检测的干扰。然而,这些传统的血液分离方式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并且依赖大型离心设备,且需要血液样本较多,容易造成浪费。而且传统离心设备体积过大,不方便搬运与携带,不能满足及时检测的需要。血浆分离与分析间的时间间隔往往比较长,大部分离心机分离所需时间为1h左右,这会一定程度影响血浆成分分析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难以满足血液成分即时精准检测的需求。并且大部分血液检测费用过高,制约了疾病血液普查检测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及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包括:加样层、分离层和检测层,所述的加样层、分离层和检测层依次从上到下通过螺丝相互连接;

3、所述加样层上设置有加样口;

4、所述分离层设置有四个重复分离单元,每个所述分离单元包括进样口、微流控通道、过滤槽、出样口以及废液收集室,所述进样口、过滤槽、出样口以及废液收集室通过微流控通道依次相连通,所述进样口和废液收集室设置在微流控通道的两端,所述进样口的入口与加样口的出口相互重叠,且相连通,所述过滤槽和出样口设置在微流控通道的底端;

5、所述检测层上设置有丝网印刷电极接口,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上安装有丝网印刷电极,所述丝网印刷电极位于出样口的出口处。

6、进一步地,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与出样口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的大小与出样口的出口的大小相匹配,且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贴合在出样口的出口上。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槽正上方的加样层涂有疏水图层,所述疏水图层的大小与过滤槽的槽口大小相匹配。

8、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层检测前处于低压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加样层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分离层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检测层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的直径均为1mm,且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的位置互相重叠。

10、进一步地,所述加样层和检测层均为直径为50mm,厚度为2mm的圆形载玻片。

11、进一步地,所述加样口的直径为5mm,且深度为2mm,所述加样口位于加样层的圆心处。

12、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层为直径为50mm,厚度为3mm的圆形pdms。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样口是一个直径为5mm,深度为300μm的小孔,所述微流控通道宽为2mm,深度为300μm,所述过滤槽是一个直径为2mm,高为2mm的圆柱形微井,所述出样口为一个直径为4mm深度为3mm的小洞,所述废液收集室为一个长2mm,宽2mm,深度为300μm的长方体。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

15、步骤1:首先确定待测物,并基于待测物特性修饰丝网印刷电极;

16、步骤2:先将分离层pdms芯片至于真空中保存15min以上,使微流通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

17、步骤3:取出pdms芯片,利用螺丝将加样层,分离层和检测层依次固定好;

18、步骤4:将5ml全血样本从加样口注入;

19、步骤5:在装置内部的负压驱动下,血液样本沿着微流控通道开始流动;

20、步骤6:当血液样本流经过滤槽时,由于血细胞和血浆所受重力差异,导致较重的血细胞掉入过滤槽,而较轻的血浆则继续向前流动;

21、步骤7:经过分离后的血液样本,到达了出样口,出样口下连接丝网印刷电极,当血浆完全覆盖丝网印刷电极的三电极区域后,开启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检测;

22、步骤8: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类型,选择电化学工作站不同的检测方式,通过对电化学工作站给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血液检测的目的。

23、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血液样本的分离与检测,而且不需要外部供能,优化了操作步骤,同时减少了样本的污染,极大地降低了血液检测的成本。

25、2、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携带的优点,能够实现血液样本的及时检测。

26、3、本发明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疾病标志物,提高了检测效率。

27、4、本发明具有可扩展性,可通过在圆盘结构中增加血液分离单元实现更多样本的检测。

28、5、本发明使用丝网印刷电极代替传统的三电极,可实现即插即用,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样层(1)、分离层(2)和检测层(3),所述加样层(1)、分离层(2)和检测层(3)依次从上到下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3.1)与出样口(2.4)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3.1)的大小与出样口(2.4)的出口的大小相匹配,且所述丝网印刷电极接口(3.1)贴合在出样口(2.4)的出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2.3)正上方的加样层(1)涂有疏水图层(1.3),所述疏水图层(1.3)的大小与过滤槽(2.3)的槽口大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2)检测前处于低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层(1)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一螺孔(1.2),所述分离层(2)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螺孔(2.6),所述检测层(3)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三螺孔(3.2),所述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2.6)和第三螺孔(3.2)的直径均为1mm,且所述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2.6)和第三螺孔(3.2)的位置互相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层(1)和检测层(3)均为直径为50mm,厚度为2mm的圆形载玻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口(1.1)的直径为5mm,且深度为2mm,所述加样口(1.1)位于加样层(1)的圆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2)为直径为50mm,厚度为3mm的圆形pdm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口(2.1)是一个直径为5mm,深度为300μm的小孔,所述微流控通道(2.2)宽为2mm,深度为300μm,所述过滤槽(2.3)是一个直径为2mm,高为2mm的圆柱形微井,所述出样口(2.4)为一个直径为4mm深度为3mm的小洞,所述废液收集室(2.5)为一个长2mm,宽2mm,深度为300μm的长方体。

10.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圆盘式血液分离与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加样层,分离层和检测层,各层之间通过螺丝固定依次连接。加样层设置了加样口及第一螺孔;分离层包含四个重复的血液分离单元及第二螺孔,每个分离单元包含进样口、微流控通道、过滤槽、出样口及废液收集室;检测层设置了丝网印刷电极接口及第三螺孔。血液样本从加样口滴入装置中,在装置内部负压的驱动下,进入微流控通道,利用血细胞与血浆的重力差异实现血液过滤。过滤后的血浆流入检测层,与丝网印刷电极检测单元接触,实现电化学检测。使得不需要外部供能,从而减少了样本操作,并减小了分离装置的体积,提高了血液分离的效率,便于对血液样本实施即时检测和多通路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之,罗晨成,高凡,钱志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