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结构及生物样本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7554发布日期:2023-09-08 20:2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泳结构及生物样本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染色,具体涉及一种电泳结构及生物样本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生物学研究中,组织染色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组织染色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我们揭示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随着组织透明化等技术的引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厚样品。传统的成像技术往往受限于样品的厚度,因为光的穿透性能有限。然而,通过组织透明化技术,能够使样品变得透明,从而提高成像的深度和清晰度。这项技术的出现满足了对于厚样品研究的需求,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因此,如今对于厚样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探索生物体内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这种发展为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我们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

2、电泳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电泳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大分子物质在复杂的生物组织中相对均匀且高效地穿透。电泳原理基于电场的作用,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运移。在生物学中,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抗体等分子在厚组织中穿透通常很难,因此也可以用电泳方法增强厚生物样本组织的染色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均匀高效的穿透分布。

3、在溶液中,生物电极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染色效果。然而,电极的方位排布对电场分布产生严重影响,目前的电泳结构通常采用水平排布的两个电极导入电场,两个电极沿径向对称安装在多孔板的电泳孔的孔周壁上,使得两电极之间的直线距离较长,其形成的电场强度较弱,对生物大分子的穿透并不理想。并且为了使电场均匀高效的穿透组织样本,组织样本一般与两个电极之间平行设置,即样本组织呈竖直设置,这样就使得组织样本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较高,而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抗体溶液需要完全覆盖住厚组织样本,因此其所需要大量的溶液浸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泳结构,两电极对称排布电泳孔的孔周壁,两电极距离受限,形成的电场强度较弱以及所需要的抗体溶液量大,成本高的缺陷。

2、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结构,所述电泳结构适于安装在盛放有抗体溶液的电泳腔内,所述电泳结构包括:

3、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泳腔的底部;

4、电泳组件,所述电泳组件固定设置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电泳组件被配置为浸没在电泳腔内的抗体溶液中;所述电泳组件包括上下间隔排布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5、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固定支架共同围合成用于放置生物样本的样本容置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生物样本施加纵向电场。

6、可选地,上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网状结构。

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支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

8、所述第一电极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三安装架之间。

9、可选地,上述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均为环形框架结构;

10、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嵌设安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环形安装槽和用于嵌设安装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环形安装槽。

11、可选地,上述的第一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适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安装至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内后抵压固定所述第一电极,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定位配合。

12、可选地,上述的第三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适于在所述第二电极安装至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后抵压固定所述第二电极,并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定位配合。

13、可选地,上述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为环形结构;

14、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的内径;

15、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内径。

16、可选地,上述的第三安装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样本容置腔和所述电泳腔的连通孔。

17、可选地,上述的电泳组件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适于与供电装置正极连接的第一电源线和适于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负极连接的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一电源线连接,另一个与第二电源线连接;

18、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下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可供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穿过的过线孔。

19、可选地,上述的还包括:

20、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样本之间,用于防止样本与第一电极直接接触;

21、第二隔离件,设置在第二电极和所述样本之间,用于防止样本与第二电极直接接触。

22、一种生物样本标记装置,包括:

23、多孔板,其内设置有多个电泳腔;

24、以及上述的电泳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泳腔内,所述电泳结构用于向所述生物样本施加电场,以增强所述生物样本的染色效果。

2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6、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排布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无须设置在电泳腔的侧壁上,而是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厚组织样本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容置腔均为呈水平设置的扁平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几乎与样本的上下两侧贴合进行电泳操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现有的电泳结构水平排布设置的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在相同的电压下,能够形成更高强度的电场,从而加强对厚组织样本进行染色增强的效率和均匀性;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形状设置为与电泳腔的横截面形状近似,使得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容置腔内的生物样本能够随着固定支架放置在电泳腔的底部,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距离较近,生物样本为平铺在容置腔内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生物样本的高度,因此,抗体溶液的用量也适应性地减少,节省了抗体溶液的用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在电泳腔内注入大量的抗体溶液即可实现整个电泳结构的正常工作,节约了成本。因此,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泳结构,两电极对称排布电泳孔的孔周壁,两电极距离受限,形成的电场强度较弱以及所需要的抗体溶液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27、2.在本发明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网状结构。此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网状结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金、铂、铂铱合金等,在不影响抗体溶液覆盖浸没整个电泳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容置腔内任一处的上下两侧均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容置腔内电场的均匀程度,进而保证了抗体对生物组织的染色均匀性。

28、3.在本发明中,固定支架包括从上至下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均为环形框架结构,其可以是圆环状或者方环状;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可以通过采用3d打印的结构,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可以使用3d打印材料,如pla、pc、abs等,也可以使用光固化式3d打印常用的材料,如光固化树脂,还可以采用玻璃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第二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安装槽和第二环形安装槽,第一环形安装槽的形状与第一电极相对应,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形状与第二电极相对应,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三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在安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首选安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在本过程中优选为先安装第一电极嵌设在第一环形安装槽内,再将生物样本放置到第一电极的表面,继续将第二电极放置到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再通过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定位部将第一电极抵接在第一环形安装槽内,对第一电极进行稳固和定位,防止第一电极的脱落;通过第三安装件抵接在第二环形安装槽内,对第二电极进行稳固和定位,防止第二电极的脱落。

29、4.本发明中的电泳结构还包括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第一电极和样本之间,用于防止样本与第一电极直接接触;第二隔离件设置在第二电极和样本之间,用于防止样本与第二电极直接接触。此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均为塑料滤网,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第一电极和样本之间,防止生物样本和第一电极直接接触,第二隔离件设置在第二电极与样本之间,防止染色的组织直接接触电极,导致电流不均匀,长时间电流注入导致组织烧焦变形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