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3995发布日期:2023-09-21 17:4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化学残留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口罩车间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和孢子,而灭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相关方法杀死微生物,以确保达到无菌水平的保证。对于以喷熔无纺布为隔离层待料的防护口罩来说,口罩车间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会使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受到破坏,而环氧氯丙烷的穿透力强,杀菌谱广,杀菌力强,成为口罩首选的灭菌方式。

2、而环氧氯丙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害物质,其对眼睛以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因此对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含量有严格规定,需要进行检测。目前环氧氯丙烷残留测定方法大多采用气相色谱法、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和顶空气相色谱法,其中顶空气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即在气相色谱仪进样口前面增加一个顶空进样装置,利用被测样品(气-液和气-固)加热平衡后,取其挥发气体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应用检测过程中,组分的蒸气分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升温有利于挥发性物质的挥发,提高检测灵敏度,但顶空平衡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溶剂蒸汽增高,进而导致气相中待测物浓度减少,准确度降低,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弱检测过程中升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检测加过的精准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标准曲线绘制,取环氧氯丙烷用甲醇稀释成0.50μg/ml的标准使用液,取5个20ml顶空瓶,每个瓶中分别加入10ml稳定溶剂,然后依次加入标准使用液配置浓度为0、0.2、0.4、0.8、1.2μg/l系列溶液,接着放置在顶空进样器内,并连通气相色谱顶空装置进行测定,并以锋面积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5、(2)将口罩取1.0g口罩碎片放入20ml顶空瓶中,加人10ml稳定溶剂,然后放置在顶空进样器内,并连通气相色谱顶空装置进行测定,根据标准工作曲线,得到口罩中环氧氯丙烷含量;

6、上述步骤中的稳定溶剂由包含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原料组成,且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重量比为1:(0.12-0.18):(0.35-0.45):(0.21-0.25)。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制备标准使用液,再配置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可以绘制得到标准工作曲线,再将口罩样品进行处理后,同法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并根据标准工作曲线,即可对应得到口罩中环氧氯丙烷含量,整体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在检测过程中,无论是系列溶液的配置中,还是口罩样品的检测中,均使用了稳定溶剂,稳定溶剂由包含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原料组成,其能够在加热过程中,即使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也不会产生较多的溶剂蒸汽,使气相中环氧氯丙烷具有较高的浓度,而较高的温度也有利于环氧氯丙烷的挥发,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因此,本技术通过稳定溶剂的使用,减弱了检测过程中升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检测过程中适用的温度体系升高,使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大大提高。

8、优选的,所述稳定溶剂中,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重量比为1:0.15:0.4:0.23。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比的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所组成的稳定溶剂,其混合体系均匀稳定,且在应用时所发挥的效果较为优异稳定,不仅能够适应较高的温度,还能够使环氧氯丙烷的充分挥发出来,最终是检测结果较为精准。

10、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2)中,顶空平衡温度为85-95℃,顶空平衡时间为10-15min,检测时顶空瓶内压力为120-140kpa。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溶剂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适应上述顶空平衡温度,在85-95℃的较高温度下,使环氧氯丙烷充分快速挥发出来,整个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因此顶空平衡时间为10-15min即可,整体时间较短。同时,在稳定溶剂的应用和较短顶空平衡时间的加持下,溶剂蒸汽产生较少,气相中环氧氯丙烷浓度较高,并且在检测时调节顶空瓶内压力为120-140kpa,则更有利于稳定溶剂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保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12、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2)中,顶空平衡温度为90℃,顶空平衡时间为12min,检测时顶空瓶内压力为130kpa。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操作参数的控制,能够使稳定溶剂的应用效果发挥至最优,并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14、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2)中,气相色谱条件为:

15、色谱柱,cd-wax(30m×0.32mm×1.0μm);

16、进样口温度,180-190℃;

17、载气,氦气,色谱柱流量为1.5-2.5ml/min,分流比为(8-10):1;

18、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50℃,以10-20℃/min升温至190-230℃,保持10-15min;

19、fid温度,235-245℃。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气相色谱条件在分析过程中较为稳定,能够精准的分析顶空进样器通入的物质,且分析速度较快,并使环氧氯丙烷的样品峰形良好,进而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21、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气相色谱条件为:

22、色谱柱,cd-wax(30m×0.32mm×1.0μm);

23、进样口温度,180℃;

24、载气,氦气,色谱柱流量为2ml/min,分流比为10:1;

25、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以15℃/min升温至210℃,保持12min;

26、fid温度,240℃。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色谱条件的选择,在本技术口罩中环氧氯丙烷的检测过程中应用效果最为优异。

28、优选的,步骤(2)具体设置为,将口罩取1.0g口罩碎片放入20ml顶空瓶中,加人10ml稳定溶剂,进行高速转动,然后放置在顶空进样器内,并连通气相色谱顶空装置进行测定,根据标准工作曲线,得到口罩中环氧氯丙烷含量。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2)的操作中如上述进行高速转动,能够对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破坏,有助于使环氧氯丙烷在顶空进样器内快速且较为完全的挥发出来;同时,高速转动的操作过程中,也能够使稳定溶剂更紧密的作用于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中,进一步减少了溶剂蒸汽,使气相中环氧氯丙烷具有较高的浓度;如此,便能够使后续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

30、优选的,步骤(2)中,顶空瓶高速转动时,转动速度为2000-3000r/min,转动时长为3-5min。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转动速度和转动时长,即可以使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收到深度破坏,并使稳定溶剂紧密作用于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整体较为高效稳定。

32、优选的,所述口罩碎片的大小为5-15mm2。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大小的口罩碎片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稳定,当口罩碎片的大小低于5mm2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容易产生细小的碎屑,会对检测产生较大的干扰;当口罩碎片的大小大于5mm2时,高速转动的过程为达到相应的效果则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如时间较短,则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精准性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将口罩碎片的大小为5-15mm2,更有利于步骤(2)中进行高速转动的操作。

3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由于本技术在顶空瓶中使用了由包含水、乙二醇、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原料组成稳定溶剂,可在较高温度下,使环氧氯丙烷充分快速挥发出来,并在较高温度下,使溶剂蒸汽产生较少,而气相中环氧氯丙烷浓度较高,如此便能够使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大大提高;

36、2、在检测操作中,当罩碎片顶空瓶加人稳定溶剂后,进行高速转动,不仅能够对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破坏,有助于使环氧氯丙烷在顶空进样器内快速且较为完全的挥发出来;还能够使稳定溶剂更紧密的作用于口罩碎片的组织结构中,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溶剂蒸汽,使气相中环氧氯丙烷具有较高的浓度;如此,便能够使后续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