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5673发布日期:2023-09-24 15:0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冷凝器冷凝试验,具体为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1、冷凝器即室外热交换器,在制冷时为系统的高压设备,装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节流装置(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之间,由空调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氟利昂),进入冷凝器,通过铜管和铝箔片散热冷却。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是指在一个空调系统中同时使用两个冷凝器进行冷凝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空调系统只使用一个冷凝器进行冷凝,而另一个冷凝器则处于备用状态,当一个冷凝器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可以切换到备用的冷凝器,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双系统冷凝器的冷凝量进行试验,可以了解双系统冷凝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制冷效果,以便对双系统冷凝器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2、现有技术中,空调冷凝器在实际使用之前,需要通过试验设备对其试验,检测空调冷凝器的工作性能或者工作效率,但现有的空调冷凝器冷凝试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只能对一个冷凝器进行试验,当试验结束后,需要将其拆卸下来,然后更换下一个冷凝器再进行试验,这样的方式较为繁琐,耗费的时间多,工作效率不佳。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空调冷凝器冷凝试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次只能对一个冷凝器进行试验,当试验结束后,需要将其拆卸下来,再更换下一个冷凝器进行试验检测,这样的方式较为繁琐,耗费的时间多,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冷凝器双系统冷凝量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台、试验组件、连接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试验台靠近前表面和后表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冷凝器主体;可调组件,所述可调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靠近第一温度传感器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靠近第二温度传感器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3、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流量计,所述u型管外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试验台靠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顶部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所述制冷箱靠近一侧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4、优选的,所述制冷箱靠近另一侧的前表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的前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贯穿至制冷箱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试验组件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流通管,所述试验台靠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膨胀阀,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膨胀阀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箱后表壁的中心处设置有鼓风机。

6、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延长管,其中两个所述延长管靠近一端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四个所述延长管靠近另一端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转动套,四个所述转动套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螺纹套管,四个所述转动套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槽,四个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环形转动块,四个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分别活动嵌设在四个环形转动块的内部。

7、优选的,四个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弹簧,四个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四个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靠近固定环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分别与四个环形转动块的一侧外表面相接触,四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环形转动块的一侧外表面,四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固定环的外表面。

8、优选的,四个所述延长管靠近另一端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挡板,四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冷凝器主体的输出端分别与其中两个密封圈的外表面相接触,两个所述冷凝器主体的输入端分别与另外两个密封圈的外表面相接触,四个所述延长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折叠伸缩管,其中两个所述折叠伸缩管的一端分别与分流管的两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另外两个所述折叠伸缩管的另一端分别与u型管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靠近压力传感器处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支撑架,其中两个所述螺纹套管内壁分别与两个冷凝器主体输出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另外两个所述螺纹套管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冷凝器主体输入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流通管的一端固定贯穿至制冷箱的内部,所述流通管的一端与蒸发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两侧外表面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的后表面均固定安装在制冷箱的后表壁,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底部通过螺丝安装在试验台靠近另一侧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所述制冷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贯穿至隔板的外表面,所述膨胀阀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卡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在隔板的外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使用时,启动控制器,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u型管第一手动蝶阀,关闭第二手动蝶阀,通过空气压缩机压缩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分流管中,经过折叠伸缩管和延长管进入后面的冷凝器主体中进行降温,转变为液态制冷剂,接着通过延长管和折叠伸缩管进入u型管中,通过第二连接管来到膨胀阀处,经过固定管使得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中,使得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进行降温,在鼓风机的吹动下,通过出风口将冷气吹入集风罩,最后通过出气管吹出冷风,然后关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并关闭第一手动蝶阀,开启第二手动蝶阀,使得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前方的冷凝器主体中,重复上述试验过程,对位于前方的冷凝器主体进行试验检测,通过可调组件,可以对两个冷凝器主体进行试验,不需要反复拆装,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4、2、使用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分流管的一端进行温度检测,由第三温度传感器进行冷风温度检测,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检测出两组温度差,可以对两个冷凝器主体的冷凝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比两个冷凝器主体的工作效率,当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冷风温度越低,意味着冷凝器主体的冷凝量越大,在试验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分别进行压力检测和流量检测,工作人员根据压力值变化是否符合预期,可以评估对应的冷凝器主体的制冷效果和制冷性能是否正常,当检测的流量值较大时,表示冷凝器主体的热交换效率不佳(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和冷凝两个过程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当制冷剂流量增大时,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速加快,导致热交换时间减少,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此外,当气态制冷剂流量过大时,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液滴会随气流被卷走,无法充分接触冷凝器管壁,进一步降低了热交换效率),可以评估冷凝器主体的热交换效率状况。

15、3、使用时,通过反向旋转转动套,带动螺纹套管反向转动,从冷凝器主体的输出端外离开,同时被挤压的弹簧逐渐展开,将转动套和螺纹套管限位在延长管外表面,接着推动移动支撑架,使得延长管逐渐与冷凝器主体的输出端分开,重复上述操作,将输入端的延长管向上推动,与输入端分开,即可将冷凝器主体拆卸下来,较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