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62518发布日期:2023-11-23 11:0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渗透性是指液体、气体或离子受压力、化学势或电场作用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或迁移的难易程度,是表征混凝土密实性能的关键指标。混凝土抗渗透性能好则其阻止水分、离子等渗透进去混凝土结构内部的能力越强,越能够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可大幅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目前根据渗透介质的不同,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划分为水渗透试验法、基于电场作用的离子渗透性评价方法、气体渗透试验法三种。其中,水渗透试验法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故现已被广泛应用在混凝土建筑的安全监测试验中。

3、现有的水渗透试验法在测试前,需要先将混凝土试件在高温的条件下存放7天,然后在混凝土试验装置中存放有一定质量的水,并将待检测的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装置中后,再将放置有混凝土试件的试验装置整体放置在潮湿的密闭空间内存放2个月以上,再记录水的损失质量,以此得知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但是该水渗透试验法的前期准备周期较长,且试验周期高达2月以上,并不适用于检测机构大批量地进行检测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有效地缩短目前水渗透试验法的检测周期,提高对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的检测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建筑安全监测用混凝土抗渗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成型的混凝土试件表面进行清理打磨;

5、s2、对清理打磨后混凝土试件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

6、s3、对烘干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密封处理;

7、s4、将密封处理后的混凝土试件安放入试模中;

8、s5、启动抗渗仪,将安放有混凝土试件的试模放入填充有水的抗渗仪的试验工位上;

9、s6、在试验工位上逐渐加压至混凝土试件的预设抗渗等级,观察混凝土试件的端面渗水情况,待半数混凝土试件出现渗水时,停止试验,记录此时的水压力。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待测混凝土试件的表面进行杂质的快速打磨清理,降低杂质后续对混凝土试件密封性的影响,同时通过烘干清除水分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密封并装入试模中,使混凝土试件能够更为充分地与试模相贴合密封,以便于通过抗渗仪逐级增加水压力的方式,来使水更为直接地渗入至混凝土试件的内部,并最终从混凝土试件的端面渗出,从而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出混凝土试件的水渗透情况,以便于人们及时地对抗渗透测试水压力进行记录;相比于目前现有的混凝土抗渗透试验方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成型混凝土试件的快速打磨除杂、烘干、密封加压等前期准备步骤,有效地减少待测混凝土试件的前期准备时长的同时,还能提高试验步骤的容错率,从而更好地提升抗渗透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11、优选的,步骤s1具体为,将成型后的混凝土试件置于打磨机构上进行5-8min的表面打磨处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速地去除成型混凝土试件表面的毛刺等杂质,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试件在烘干时,杂质与混凝土试件的高温粘结,从而降低杂质对混凝土试件抗渗透检测试验时的影响。

13、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将放置有多个经过打磨处理后混凝土试件的打磨机构转移至烘箱内,对多个混凝土试件进行烘干处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直接将混凝土试件与打磨机构一并放于烘箱内,从而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试件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更好地降低环境杂质对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粘附影响,进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后续对混凝土试件抗渗透测试的数据准确性。

15、优选的,步骤s3具体为,将烘干后的混凝土试件取出置于盛装有石蜡的密封机构中,对混凝土试件的侧表面进行密封处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蜡能够快速地贴合在混凝土试件的侧表面,同时有效地减少石蜡溢出,而覆盖于混凝土试件端面的情况。

17、优选的,步骤s4具体为,将密封后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螺旋加压器加压至经过升温后的试模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温后的试模能够更有利于混凝土试件经过螺旋加压器的加压进入,同时,还能降低混凝土试件与试模接触后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

19、优选的,步骤s5具体为,待抗渗仪的试验工位上充满水后,关闭抗渗仪,将安放有混凝土试件的试模安放于试验工位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混凝土试件更快地与试验工位上的水进行接触,同时有效地减少空气对抗渗透检测的影响。

21、优选的,步骤s6具体为,每隔8h加压一次,直至加压至混凝土试件的预设抗渗等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为均匀地对混凝土试件的外表面进行水压力的提升,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试件在试验工位上与水接触时的稳定性,同时利于人们对试验条件一致性的掌控。

23、优选的,待试模冷却后,再停止螺旋加压器对混凝土试件的加压。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经过密封后的混凝土试件与试模更为充分地接触,进一步地减少抗渗透试验的误差。

25、优选的,水压的初始压力为0.1mpa,且每隔8h加压0.1mpa。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混凝土试件的表层能够更为均匀地受到水的压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 通过对待测混凝土试件的表面进行杂质的快速打磨清理,降低杂质后续对混凝土试件密封性的影响,同时通过烘干清除水分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密封并装入试模中,使混凝土试件能够更为充分地与试模相贴合密封,以便于通过抗渗仪逐级增加水压力的方式,来使水更为直接地渗入至混凝土试件的内部,并最终从混凝土试件的端面渗出,从而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出混凝土试件的水渗透情况,以便于人们及时地对抗渗透测试水压力进行记录;相比于目前现有的混凝土抗渗透试验方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成型混凝土试件的快速打磨除杂、烘干、密封加压等前期准备步骤,有效地减少待测混凝土试件的前期准备时长的同时,还能提高试验步骤的容错率,从而更好地提升抗渗透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具备较好的推广作用;

29、2. 通过设置打磨机构,能够快速地去除成型混凝土试件表面的毛刺等杂质,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试件在烘干时,杂质与混凝土试件的高温粘结,同时,能够通过打磨机构的限位作用,直接将混凝土试件与打磨机构一并放于烘箱内,从而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试件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更好地降低环境杂质对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粘附影响,进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后续对混凝土试件抗渗透测试的数据准确性;

30、3. 通过密封机构能够使得石蜡能够快速地贴合在混凝土试件的侧表面,同时有效地减少石蜡溢出,而覆盖于混凝土试件端面的情况;

31、4. 通过设置螺旋加压器,能够使得经过升温后的试模更有利于混凝土试件的加压进入,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试件与试模接触后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