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

文档序号:37001662发布日期:2024-02-09 12:4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特别涉及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


背景技术:

1、气孔普遍存在于植物叶片表皮,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通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叶片气孔形状和孔径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对水分的利用。气孔开放是大气中的co2扩散到叶肉中的必要条件,但这需要以水分散失代价。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会通过调节叶片气孔导度等气孔性状来实现对干旱胁迫的适应,干旱胁迫下气孔的关闭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散失,但往往伴随着co2获取的限制,从而导致生物量的积累减少。

2、气孔作为植物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植物学研究中具有重大价值。气孔性状主要包括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等。在作物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评价中,气孔性状往往被作为重要的观察项目,尤其是对抗旱资源的选育和评价。

3、针对不同的气孔性状,所选用的观察工具有所差异,如观察气孔密度时,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但是当要观察气孔大小或者孔径时,则要求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4、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气孔的一种常用的制样方法是:在拟观察部位均匀涂布一层透明指甲油,干燥后用透明胶带粘连取下后贴在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观察(cn101556215a)。但是使用光学显微镜由于放大倍率的限制,难以定量气孔及其孔径的大小。

5、扫描电镜具有高分辨率,是目前观察植物气孔及其孔径大小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能真实地反映植物叶片表面气孔的形态特征。为了保证标本保持取样时的真实状态,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时,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定和脱水等。具体制样方法流程是在叶片中间靠近主叶脉的部位切取1~2mm2见方小块,用2.5%戊二醛前固定,1%锇酸后固定。按常规系列乙醇丙酮脱水,醋酸异戊脂置换,在液态co2中干燥后进行样品粘合,对其进行喷金处理后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气孔性状(齐红岩等,2009)。

6、现有的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复杂且操作不便,制备过程耗时耗力,所用试剂昂贵且部分具有毒性,不利于快速和大规模制样,所制样品正反面难以区分,且样品脱水后操作不当易变形且不易长期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该制样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样品可以在普通条件下长期保存,且在观察时可以区别正反面。可以用于生理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育种学、栽培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选取叶片正面中间靠近主叶脉的部位,涂布约1cm2的透明指甲油于目标位置,待其自然干燥;

5、2)用透明胶带粘连在干燥的指甲油膜上,按压后连同指甲油膜一起取下,粘贴到载玻片上;

6、3)扫描电镜样品台上贴上双面均具有粘性的导电胶带;

7、4)将胶带和指甲油膜从载玻片上取下,剪刀剪取中间部位约0.25cm2;

8、5)将指甲油膜的一面朝上贴于扫描电镜样品台上的导电胶带上,使用真空喷镀法对样品进行喷金导电处理。

9、其中,指甲油涂抹的厚度为100-600μ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以下优点:

11、1.制样方法简便易行;

12、2.无需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

13、3.制片可以较长时期保存而不会发生气孔膨胀或收缩;

14、4.可以简单快速的区分制备好的样本的正反面。



技术特征:

1.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指甲油涂抹的厚度为100-60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制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试验设计,选择功能叶片,将对象叶片清洁干净;在拟观察部位均匀薄薄地涂布一层透明指甲油,自然干燥;用透明胶带粘连在干燥的指甲油膜上,按压后连同指甲油膜一起取下,粘贴到载玻片上;扫描电镜样品台上贴上双面均具有粘性的导电胶带;将胶带和指甲油膜从载玻片上取下,剪刀剪取中间部位;将指甲油膜的一面朝上贴于扫描电镜样品台上的导电胶带上,使用真空喷镀法对样品进行喷金导电处理。该制样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样品可以在普通条件下长期保存,且在观察时可以区别正反面。可以用于生理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育种学、栽培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技术研发人员:易燕,魏昌赫,吕腾飞,包学锋,管元宾,龚婷,刘海艺,张智慧,宋澄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