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试剂盒及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5518发布日期:2024-02-07 13:2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试剂盒及测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试剂盒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1、洋地黄毒昔是一种作用于心脏的糖昔类药物。其确切作用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洋地黄毒昔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对心机功能而言极其重要。最后,心脏收缩能力増强,收缩幅度増大,从而使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増加。

2、洋地黄毒昔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其他治疗指征包括老年患者明显动脉高血压治疗,伴有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外科术前治疗,以及伴有心脏肥大和心室舒张压有升高趋势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洋地黄毒昔治疗不当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不齐和某些特定类型的心包炎。

3、洋地黄毒昔治疗浓度范围约为13-39nmol/l(10-30ng/ml)这种情况下,洋地黄毒昔较地高辛有更强的蛋白质结合力。由于洋地黄作用与多种因素有关,故治疗和中毒范围会发生重叠。因此,血清值必须结合整个临床表现进行解释。

4、洋地黄毒昔半衰期为6-8天,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这过程中,产生大约10%给予剂量的地高辛。约30%给予的洋地黄毒昔被真正清除。下列情况需确定其血清浓度:监测患摄入剂量,确定患者中毒可能,患者药物动力学改变或术前用药未知,以及ecg(心电图)中未观察洋地黄反应的患者。

5、目前,所述项目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检测法,就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判断待检测物是否存在的方法。免疫法检测方便快速,且特异性极强,灵敏度高。目前洋地黄毒苷免疫检测试剂市面上较少见,只有罗氏和西门子等个别厂家有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洋地黄毒苷属于小分子,本身不含可以用于偶联生物素和碱性磷酸酶的氨基,因此,需要先将其与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偶联制备成衍生物,然后再通过包被和标记制备试剂盒。鉴于国内化学发光大多数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发光系统(酶促化学发光),而固相有些公司采用生物素-链霉素亲和素磁微粒、fitc-抗fitc磁珠体系,有些公司采用磁珠直接包被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洋地黄毒苷衍生物上的基团既可以偶联生物素、fitc或者磁珠等用于磁微粒体系的固相偶联,又可以偶联酶(alp或hrp)等用于发光标记,极大的提升了建立反应体系的灵活性。因此,发明一种既可用于固相偶联,又能用于发光标记的洋地黄毒苷衍生物对开发洋地黄毒苷试剂盒来说是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克服现有洋地黄毒苷试剂盒不能既可用于固相偶联,又能用于发光标记的洋地黄毒苷衍生物的缺陷,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提供了一种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衍生物,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将洋地黄毒苷抗原与生物素或者酶间接地连接,解决了开发此项目的关键问题即偶联问题,可以方便地建立洋地黄毒苷的磁微粒酶促化学发光体系。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其制备方法,步骤为:

4、p1:将洋地黄毒苷和琥珀酸酐分别用dmf缓冲液进行溶解,得到洋地黄毒苷-dmf溶液和琥珀酸酐-dmf溶液;

5、p2:将洋地黄毒苷-dmf溶液加入琥珀酸酐-dmf溶液,65℃反应6h;反应完毕后加入三丁胺和氯甲酸异丁酯,室温反应30min,得到洋地黄毒苷-琥珀酸酐的dmf溶液;加入赖氨酸溶液,室温反应3h;

6、p3:将反应物用水透析过夜,调节ph值析出沉淀,然后将沉淀室温放置1h,4℃放置3h,在4℃离心10-15min,用na2co3缓冲液溶解沉淀,得到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

7、一种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所述的衍生物由上述方法制得。

8、一种测定洋地黄毒苷含量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抗体酶标试剂、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定标液、质控品。所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如下:

9、(1)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0、通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分子量(911)和生物素-nhs分子量(587)进行计算,按照摩尔比1:20的投料量称量生物素-nhs,将生物素-nhs用dmso进行溶解后,加入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中,充分混匀后室温反应2h;用透析袋透析反应产物;用缓冲液将透析产物稀释至工作液浓度。

11、(2)抗体酶标试剂的制备过程:

12、将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和碱性磷酸酶分别活化后,将二者混合2-8℃反应18h小时;将反应物用层析柱进行纯化,收集i峰ii峰进行混合后用缓冲液配置成工作液浓度;进一步的洋地黄毒苷鼠单抗采用0.1*的pbs进行透析,然后用2it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抗体;碱性磷酸酶用smcc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碱性磷酸酶。

13、(3)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过程:

14、将上述的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和碱性磷酸酶分别活化后,将二者混合2-8℃反应18h小时;将反应物用层析柱进行纯化,收集i峰ii峰进行混合后用缓冲液配置成工作液浓度;

15、进一步的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采用0.1*的pbs进行透析,然后用2it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抗原。碱性磷酸酶用smcc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碱性磷酸酶。

16、(4)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鼠单抗的制备过程:

17、通过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分子量(150000)和生物素-nhs分子量(587)进行计算,按照摩尔比1:20的投料量称量生物素-nhs,将生物素-nhs用dmso进行溶解后,加入洋地黄毒苷鼠单抗中,充分混匀后室温反应2h,用透析袋透析反应产物,用缓冲液将透析产物稀释至工作液浓度。

18、(5)分装上述生物素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抗体酶标试剂、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定标液和质控品。

19、一种测定洋地黄毒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0、s1:取样本、定标液、质控品15μl,加入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30μl,加入抗体酶标试剂30μl,孵育15min;

21、s2:向s1步骤中加入链霉素亲和磁珠30μl,孵育5min;

22、s3:磁分离2min,去上清;

23、s4:洗涤3次,每次300μl洗液;

24、s5:加入底物200μl,测值。

25、进一步的,所述磁珠为链霉亲和素磁珠。

26、一种测定洋地黄毒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7、y1:取样本、定标液、质控品15μl,加入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30μl,加入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鼠单抗30μl,孵育15min;

28、y2:向y1步骤中加入链霉素亲和磁珠30μl,孵育5min;

29、y3:磁分离2min,去上清;

30、y4:洗涤3次,每次300μl洗液;

31、y5:加入底物200μl,测值。

32、进一步的,所述磁珠为链霉亲和素磁珠。

3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了磁微粒分离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和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开发了一种简便、稳定、特异性高的洋地黄毒苷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

34、本发明同时用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制备了生物素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和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这样就构建了2个体系(1、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酶标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定标液;2、酶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生物素化洋地黄毒苷鼠单抗+定标液)可以进行样本中洋地黄毒苷的测试。对于企业来讲,由于酶促发光体系需要对各个抗试剂组分进行优化,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洋地黄毒苷抗原进行生物素、酶标甚至蛋白等不同情况的偶联,这样不同企业在开发试剂盒时就会有更灵活的选取,并且只需要通过制备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这个中间体就能实现。

35、本发明的优点:

36、本发明优点如下:建立了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的制备工艺,使得此衍生物既可以用于包被生物素或磁珠,又可以用于标记碱磷酶或者辣根酶等示踪剂,同时提供了以洋地黄毒苷抗原衍生物为基础开发试剂盒的工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