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及防风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8367发布日期:2023-12-21 00:1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及防风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防风检测,具体是涉及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及防风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室外作业的起重装卸机械,特别是结构体积较为庞大,迎风面积大的大型港口、码头等露天使用的大型专业起重装卸机械,在工作区域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突发性大风的袭击,因此这些起重装卸机械一般都需要设置工作状态下的防风装置。防风装置的可靠性和防风效果直接影响起重装卸机械的作业安全,如果防风装置的可靠性和防风制动效果达不到要求,起重装卸机械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突发性大风袭击时,起重装卸机械在风力的作用下会沿轨道产生移动,由此可能发生起重装卸机械失控导致碰撞、脱轨、倾翻等严重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伤亡事故。每年世界上各种大型、超大型起重机和港口装卸机械以及室外作业的各种门式起重机风灾事故频繁发生,每年都导致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防风抗滑装置防风抗滑能力不足或动作失灵的因素有很多,其最主要的因素是现有港口设备防风抗滑装置的防风抗滑能力均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为确保设备在极端气候下不发生倾翻等安全事故,必须对其进行防风抗滑能力检测,验证其实际防风抗滑能力,但是由于极端气候条件下风载荷较大,目前港口还没有专用于进行防风抗滑能力检测的设备,各大港口码头亟需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测装置来测量岸边作业设备在遭受极端气候时的防风抗滑能力。

3、中国专利cn106226107b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防风抗滑能力试验检测平台,结构平台支撑在轨道上,滑轮系统沿轨道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张紧滑轮支座固接在结构平台的支撑平面上端面左侧,导向滑轮支座固接在结构平台的支撑平面上端面右侧,牵引滑轮支座固接在起重机构件的端梁的左侧,风力模拟装置沿轨道宽度方向对称布置,风力模拟装置的尾端挡板固接在结构平台的支撑台面上端面,其推杆头部与滑轮系统的张紧滑轮轴铰接,自锁式顶夹轨防风抗滑装置沿轨道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结构平台的支撑台面下端。

4、该检测平台通过对起重机施加沿轨道方向的作用力,以此测量起重机在轨道上被防风抗滑装置锁定后最大防风抗滑能力的大小,然而该检测平台仅能够对起重机施加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作用力,而自然环境下,风向多变,无法检测起重机在受不同方向的大风时,起重机的防风抗滑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通过在大车轨道上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的位置,以此调节起重机和第一引导组件,以及第二引导组件之间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角度,通过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拉动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即能够模拟起重机受不同方向大风的影响,进而能够检测起重机在不同风向和不同风力的状态下,起重机的防风抗滑能力,解决了现有的检测平台,无法检测起重机受不同方向的大风时的防风抗滑能力。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应用于检测安装在大车轨道上起重机的防风性能,起重机通过防风抗滑组件固定在大车轨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第一牵引机构、第二牵引机构、载荷检测机构、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调节机构水平地设置在两个大车轨道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沿大车轨道垂直方向移动的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大车轨道上,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可在大车轨道上移动;载荷检测机构设置在起重机两侧的移动底座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穿过起重机其中一个移动底座后与其接近的载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后与第一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穿过起重机另一个移动底座后与其接近的载荷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引导组件后与第二牵引机构连接。

3、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立座、衍架、第一引导驱动组件和第二引导驱动组件;所述立座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大车轨道上;所述衍架水平地设置在两个立座上,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沿所述衍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衍架上;所述第一引导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衍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引导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引导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引导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衍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引导驱动组件与第二引导组件连接。

4、优选地,所述衍架包括衍杆和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大车轨道的外侧,所述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端板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滑动地设置在衍杆之间。

5、优选地,所述衍杆的外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包括上滑座、下滑座、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所述上滑座沿衍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顶部的两个衍架之间,所述上滑座上设置有抵接在顶部两个衍架滑槽上的上滚轮;所述下滑座沿衍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底部的两个衍架之间,所述下滑座上设置有抵接在底部两个衍架滑槽上的下滚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转动地设置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的轴线竖直,所述第一牵引绳穿过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之间。

6、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夹槽,所述第二引导轮的圆周面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的圆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穿过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

7、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驱动组件和第二引导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导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座、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连接块、引导驱动电机,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连接端板的外侧,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两侧的转动座上,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传动链的两端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所述传动链的一侧通过连接块与所述上滑座连接,所述引导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侧的转动座上,所述引导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

8、优选地,第一引导组件还包括自锁定组件,所述自锁定组件具有以可脱离的方式抵接在衍杆相对端的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位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

9、优选地,所述自锁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页、第二连接页、第一抵接座、第二抵接座、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双轴液压缸、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接页设置在所述上滑座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页设置在所述下滑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抵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抵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片安装在第一抵接座上,所述第二刹车片安装在第二抵接座上,所述自锁定组件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刹车片抵接在上部衍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刹车片位于所述上滚轮的底部,所述第二刹车片抵接在下部衍架的顶端,所述第二刹车片位于所述下滚轮的顶部;所述双轴液压缸沿纵向设置在上滑座和下滑做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双轴液压缸两端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抵接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抵接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活动平台、固定平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和卷扬机,所述活动平台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大车轨道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活动平台连接,所述固定平台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大车轨道上,所述活动平台位于调节机构和固定平台之间,所述动滑轮组设置在活动平台上,所述定滑轮组和卷扬机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所述卷扬机的钢绳依次绕设在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上,所述卷扬机构收卷钢绳时,所述活动平台向固定平台方向移动。

11、本发明还涉及起重机防风检测装置,包括起重机防风检测系统。

12、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通过在大车轨道上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第一引导组件和第二引导组件的位置,以此调节起重机和第一引导组件,以及第二引导组件之间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角度,通过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拉动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即能够模拟起重机受不同方向大风的影响,进而能够检测起重机在不同风向和不同风力的状态下,起重机的防风抗滑能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