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2252发布日期:2024-02-07 13:2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耐压测试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1、蓄水箱,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的供水系统的储水设备,用于向乘务人员和旅客提供水源,以满足车上人员的洗漱、饮水以及卫生等使用需求,因此,蓄水箱是轨道列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距离运输的轨道列车,由于自身移动速度较快,且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能否向车上人员稳定供水,是蓄水箱的关键问题所在。

2、蓄水箱的耐压测试结果,是衡量蓄水箱密闭性的重要参考数据。蓄水箱的耐压测试,指的是对含水状态下的蓄水箱的内部进行压力监测,操作人员通过在不同时间点下记录压力数值,并根据压力数值变化的大小,来评判蓄水箱密闭性的优良程度。

3、常见的蓄水箱耐压测试,仅仅是向含水的静置蓄水箱内,充入一定气压的气体,以模拟轨道列车匀速或者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变化。但是,轨道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多次速度变化(如处于站点附近的加减速、避让车次时的加减速等),列车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时,蓄水箱内的水在惯性作用下,将处于激荡状态,因此,常规静置的蓄水箱耐压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模拟蓄水箱内水体激荡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模拟蓄水箱内水体处于激荡状态下的使用场景,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安装架、压力泵以及测压板,所述压力泵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蓄水箱的夹持机构,所述测压板安装于蓄水箱的开口处,所述测压板和所述压力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力泵通过所述管道向蓄水箱内增减压力,所述测压板上设置有用于测量蓄水箱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安装架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凸轮一,所述凸轮一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凸轮一和所述安装架的侧壁抵接配合,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挡板上。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对蓄水箱进行耐压测试时,先将蓄水箱置于安装架上,再通过夹持机构对蓄水箱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向蓄水箱内注入一定水(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水量);接着将测压板安装于蓄水箱的开口处,并通过压力泵和管道来调整蓄水箱内的压力;最后,操作人员通过驱动凸轮一转动,在凸轮一转动的过程中,在凸轮一推动作用和弹簧的复位作用下,蓄水箱能够沿着水平方面做往复运动,使得蓄水箱内的水处于激荡状态,从而能够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蓄水箱内水的激荡状态。

5、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测压板上的压力表,并记录不同时刻的压力表读数,从而能够根据压力读数的变化,来判定蓄水箱的密闭性的优良情况。

6、本设备中的凸轮一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够模拟列车静止时的水体状态。本设备还能够通过驱动蓄水箱移动,使得水箱内的水产生激荡,以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蓄水箱内水的激荡状态,从而能够使得耐压测试的数据更加真实,耐压测试的结果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起部滑动设置有所述限位槽内。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架上的凸起部能够沿着限位槽滑动,能够防止安装架在基座上发生侧向位移,一方面,能够保证凸轮一对安装架的有效驱动,另一方面,提升了模拟情景的真实性。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液压缸,两组所述液压缸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两组所述液压缸分别处于蓄水箱的两端,每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用于夹持蓄水箱的夹持杆。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将蓄水箱置于安装架内之后,通过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夹持杆向靠近蓄水箱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得夹持杆对蓄水箱进行夹持,因此蓄水箱在夹持杆的夹持作用下,降低了蓄水箱随安装架移动过程中发生额外晃动的可能性。

11、此外,液压缸能够带动夹持杆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不同长度的蓄水箱进行夹持,从而扩大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杆包括套杆和滑动杆,所述套杆安装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套杆内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滑动的滑动槽,所述套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滑动杆。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沿竖直方向滑动滑动杆,以调整夹持杆的有效夹持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对套杆和夹持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不同高度的蓄水箱进行夹持,也就进一步扩大了本设备的适用范围。

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插设于所述套杆上,所述滑动杆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固定轴插接的固定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调整好滑动杆的外露长度之后,将固定轴插接于滑动杆上对应的固定孔内,在固定轴的阻碍作用下,从而能够将滑动杆固定于套杆上。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杆和所述滑动杆靠近所述蓄水箱的侧壁均设置有防护片。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片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防护片的防护作用下,降低了蓄水箱受损的可能性,也就加强了对蓄水箱的保护。

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内转动安装有用于顶升所述安装架的凸轮二,所述凸轮二和所述安装架抵接配合。

19、轨道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相邻车轨接头处存在略微起伏,并且车轨上难免存在杂物,因此车辆通过杂物所在处或者车轨接头处时,列车会发生颠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凸轮二,凸轮二推动安装架向上移动,安装架带动水箱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对列车颠婆的状态进行模拟,进一步提升了蓄水箱耐压测试的真实性。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转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圆形槽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基座和所述承载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21、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杆,所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转轴一,所述凸轮一安装于所述转轴一上,所述转轴一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插接的方形孔一,所述基座内转动安装有转轴二,所述凸轮二安装于所述转轴二上,所述转轴二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杆插接的方形孔二,所述驱动杆能够带动所在的所述转轴一或者所述转轴二转动。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水体激荡状态下的蓄水箱耐压测试时,通过转动承载板,使得电机和驱动杆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驱动杆插入转轴一的方形孔一内,再通过连接件对承载板进行固定,最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凸轮一转动,在凸轮一和弹簧配合下,带动蓄水箱内的水产生激荡效果,完成水体激荡状态下的蓄水箱耐压测试。

23、而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列车颠簸状态下的蓄水箱耐压测试时,通过解除连接件对承载板的固定,再转动承载板,使得电机和驱动杆处于水平状态,此时驱动杆插入转轴二的方形孔二内,再通过连接件对承载板进行固定,最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驱动杆和转轴二驱动凸轮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水箱随着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完成列车颠簸状态下的蓄水箱耐压测试。

2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提供螺栓将承载板安装于基座内,实现了承载板的固定。

26、另一方面,基于上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7、一种轨道车辆水箱耐压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s1、将蓄水箱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通过所述夹持机构对蓄水箱进行夹持;

29、s2、向蓄水箱内注入一定的水,将所述测压板安装于蓄水箱的开口处,并通过所述压力泵和所述管道调整蓄水箱内的压力;

30、s3、驱动所述凸轮一进行转动,使得蓄水箱内的水处于激荡状态;

31、s4、观测并记录压力表上的压力数值变化。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凸轮一,安装架在凸轮一和弹簧的配合下,能够使得蓄水箱随着安装架发生前后移动,也就使得蓄水箱内的水产生激荡,从而能够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蓄水箱内水的激荡状态,使得耐压测试的数据更加真实,耐压测试的结果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34、1、本设备通过驱动凸轮一转动,使得安装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带动蓄水箱内的水发生激荡,从而能够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蓄水箱内水的激荡状态,使得测试场景更加贴合实际状况,耐压测试的数据也就更加真实;

35、2、本设备通过驱动凸轮二转动,使得安装架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带动蓄水箱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模拟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状态,增加了蓄水箱的模拟场景,进一步提升了蓄水箱耐压测试的真实性;

36、3、通过转动承载板,使得电机和驱动杆处于竖直或者水平的状态,从而能够分别驱动凸轮一和凸轮二转动,从而能够分别模拟两个场景下的使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