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氧化锆分析仪生产的快速封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6962发布日期:2024-03-01 12:5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氧化锆分析仪生产的快速封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氧化锆分析仪生产封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氧化锆分析仪生产的快速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1、氧化锆分析仪是一种新型的测氧仪器,它的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工业窑炉,诸如炼钢炉,取暖炉等需要燃烧排放气体的设备中,氧化锆分析仪一般包括锆管,锆管的一端固定有氧化锆氧量探头,在锆管与氧化锆氧量探头的外侧套接固定有防护套管,在封装氧化锆分析仪过程中需要在防护套管的内部穿插线缆,线缆用于将氧化锆氧量探头与接线盒电性连接在一起,往防护套管里面穿插线缆的工作在大多数封装台上均为人工用手穿插线缆,人力投入较大且效率低下,为了使防护套管的内部留存较长的线缆,即线缆的长度大于防护套管的长度,便于后期可以将线缆的一端拖曳出来连接氧化锆氧量探头,所以封装线缆时有时还需要刻意将线缆的一段扭转成弹簧线的形式,通过扭转线缆使线缆能够在防护套管内部留存较长长度的方式效率低且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氧化锆分析仪生产的快速封装设备,通过在第二活动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杆,第二活动轨在移动台上横向、纵向移动,便于利用轴杆将连接线缆穿插到防护套管里面,然后借助第二电动推杆拦截连接线缆,实现在防护套管内部留存较长的连接线缆,且通过反向牵引连接线缆来预留较长长度的连接线缆临时存放在防护套管里面,代替人工将线缆的一段扭转成弹簧线的形式留存在防护套管内部,进一步提高连接线缆以大于防护套管的长度进行布线的效率,通过在第二活动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杆,在其中一个轴杆带着连接线缆穿插到防护套管内部过程中,另一个轴杆随着第二活动轨同步移动,使该轴杆从另一个防护套管里面移出,移出的轴杆端部可以继续利用第一电动推杆带着圆形夹板压接连接线缆,为接下来重新穿插到其他防护套管里面备用,进而实现两个轴杆循环交替往防护套管里面穿插连接线缆,达到不间断对两个防护套管布置连接线缆的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氧化锆分析仪生产的快速封装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面固定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顶面滑动卡接有线缆穿插件,所述线缆穿插件包括第二活动轨,所述第二活动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杆,所述第二活动轨的顶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传动柱,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有与传动柱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底板顶面的两端均固定有匚形板,所述匚形板的顶面固定有盛接座,所述盛接座的顶面可拆卸放置有防护套管,所述支撑台底面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外侧缠绕固定有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背离绕线轮的一端与对应位置轴杆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底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连接线缆位置的束线机构。

4、进一步在于:所述轴杆的一端开设有便于夹持连接线缆的夹线口,所述轴杆背离第二活动轨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圆形夹块。

5、进一步在于:所述盛接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盛接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轴杆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便于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通过的缺口。

6、进一步在于:所述盛接座的顶面嵌入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海绵吸盘,所述海绵吸盘与防护套管吸附固定。

7、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活动轨的顶面开设有传动槽,所述转动轴与传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槽包括两个矩形滑槽和两个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两端分别于对应位置矩形滑槽对应位置的端部连通布置。

8、进一步在于:所述传动槽的内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套接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槽滚动贴靠。

9、进一步在于:所述移动台包括与支撑台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滑动卡接有第一活动轨,所述第二活动轨的底面与第一活动轨顶面滑动卡接。

10、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均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面固定有与第一电机嵌入固定的托板。

11、进一步在于:所述束线机构包括与支撑台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可拆卸插接固定有支撑管,所述连接线缆贯穿支撑管。

12、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管由两个适配拼接的半圆形管构成,所述支撑管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呈环形等角度布置且均与支撑管内侧固定连接的橡胶球,所述连接线缆位于相邻多个橡胶球之间位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在盛接座上放置防护套管,利用盛接座上的海绵吸盘将防护套管吸附固定,将支撑管端部的连接线缆移动到轴杆端部的夹线口位置,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着圆形夹块将夹线口位置的连接线缆压接固定,然后第一电机带着转动轴转动使齿轮与多个传动柱啮合传动,此时齿轮位于其中一个矩形滑槽上方,从而使第二活动轨带着轴杆、连接线缆向防护套管里面移动,实现轴杆将连接线缆穿插到防护套管背离第二活动轨的一端,省去人工将连接线缆穿插到防护套管里面,有利于提高防护套管内部线缆封装的效率,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向轴杆方向移动,并使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轴杆上的缺口位置(参照说明书图3所示),此时连接线缆位于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的下方,随着第一电机继续带着齿轮转动,使第二活动轨上另一个矩形滑槽传动到齿轮下方,随着齿轮继续带着传动柱啮合移动,使第二活动轨带着轴杆、连接线缆反向移动,连接线缆在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的拦截作用下弯折反向移动,当连接线缆反向移动到一定长度后(该长度满足后期拖曳连接线缆进行连接氧化锆氧量探头),第一电动推杆带着圆形夹板离开连接线缆,实现将连接线缆布设在防护套管里面,使用者使用外界剪刀将支撑管端部的连接线缆剪断,实现在防护套管内部留存较长的连接线缆,且通过反向牵引连接线缆来预留较长长度的连接线缆临时存放在防护套管里面,代替人工将线缆的一段扭转成弹簧线的形式留存在防护套管内部,进一步提高连接线缆以大于防护套管的长度进行布线的效率;

15、2、通过在第二活动轨的两端均固定有轴杆,在其中一个轴杆带着连接线缆穿插到防护套管内部过程中,另一个轴杆随着第二活动轨同步移动,使该轴杆从另一个防护套管里面移出,移出的轴杆端部可以继续利用第一电动推杆带着圆形夹板压接连接线缆,为接下来重新穿插到其他防护套管里面备用,进而实现两个轴杆循环交替往防护套管里面穿插连接线缆,达到不间断对两个防护套管布置连接线缆的效果;

16、3、通过第二电机带着绕线轮转动释放连接线缆,便于轴杆牵引连接线缆往防护套管内部移动,通过在支撑管内部内部布置多组限位件,每组限位件包括呈环形等角度布置在连接线缆外侧的多个橡胶球,橡胶球便于将连接线缆夹持,使连接线缆能够在绕线轮于轴杆端部之间处于绷直状态,方便手动将连接线缆放置到轴杆的夹线口位置,其中支撑管是由两个适配拼接的半圆形管可拆卸固定构成,便于初始状态下打开两个半圆形管,方便从绕线轮上一开始拉出的连接线缆能够放置在多个橡胶球之间,通过在第二活动轨的顶面开设两个矩形滑槽和两个弧形滑槽,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与矩形滑槽、弧形滑槽转动卡接,当转动轴布局在矩形滑槽位置且与传动柱啮合传动时,便于第二活动轨带着轴杆横向往复线性移动,当转动轴布局在弧形滑槽位置且与传动柱啮合传动时,便于第二活动轨纵向移动衔接到反向的横向移动上,同时,也便于轴杆上的缺口能够脱离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便于轴杆在防护套管内部反向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