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6406发布日期:2024-03-28 18: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汽车碰撞测试中,测试者更多的是关注待测型号汽车的车身强度情况,如汽车在碰撞测试后的ab柱损坏情况、车顶损坏情况等。然而,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公众接受程度及市场占有率在逐步提高,汽车碰撞测试除了关注新能源汽车表面的车身强度情况外,更应关注到新能源汽车内部电池包的电池安全情况,即关注到待测型号新能源汽车碰撞之后,电池包内的电池漏液情况、起火情况、漏电情况;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设置位置不同,有些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设置在车身中部地板下方,有些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设置在后备箱中。而如果电池包的设置位置不同,不同车身角度的碰撞测试对电池包内电池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所以,在进行汽车碰撞测试时,也应根据电池包的设置位置,调整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占比。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和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的电池输出电压数据、电池漏液数据、电池起火数据的采集和评分处理;同时通过提前根据电池包的放置情况,设置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在最终综合测试得分中的权重,并基于各个角度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和权重占比,得到待测型号汽车最终的综合测试得分,使测试评分更加全面、准确。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设置在待测新能源汽车内的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碰撞测试中的电池数据;

4、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对采集到的电池数据进行评分处理;

5、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和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6、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汽车碰撞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根据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放置位置,分别设置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并设置碰撞测试的评分标准;

8、s2、待测新能源汽车进行正面碰撞测试,所述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对正面碰撞测试中的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测试数据传输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评分处理;

9、s3、待测新能源汽车进行侧面碰撞测试,所述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对侧面碰撞测试中的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测试数据传输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评分处理;

10、s4、待测新能源汽车进行尾部碰撞测试,所述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对尾部碰撞测试中的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测试数据传输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评分处理;

11、s5、所述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依据s2中设置的权重占比,将三次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进行加权评分,得到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测试得分。

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车身碰撞传感器、设置在待测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的漏液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采集单元,

13、所述车身碰撞传感器与控制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漏液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分别与控制采集单元通讯连接。

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初次评分单元、记录单元、加权评分单元,

15、所述初次评分单元与控制采集单元通讯连接,所述初次评分单元与记录单元数据连接,所述记录单元与加权评分单元数据连接。

16、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根据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放置位置,分别设置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具体为:

17、设正面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为n%,侧面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为m%,尾部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为p%,其中n+m+p=100;若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放置在车身中部底部,则n<m且p<m;若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放置在车身后部的后备箱内,则n<p且m<p;

18、设置碰撞测试包括电池实时输出电压项目、电池漏液项目、起火感应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标准具体为:

19、电池实时输出电压项目:

20、在碰撞后的1分钟内v≤60vdc,且在碰撞后的1分钟至30分钟内v≤60vdc,电池实时输出电压项目评分为100分,

21、在碰撞后的1分钟内v≤60vdc,且在碰撞后的1分钟至30分钟内v≥60vdc,电池实时输出电压项目评分为60分,

22、在碰撞后的1分钟内v≥60vdc,电池实时输出电压项目评分为0分,

23、其中,v为电池实时输出电压;

24、电池漏液项目:

25、在碰撞后的30分钟内漏液传感器感应不到电池包内的电池发生漏液时,电池漏液项目评分为100分,

26、在碰撞后的30分钟内漏液传感器感应不到电池包内的电池发生漏液时,电池漏液项目评分为0分;

27、起火感应项目:

28、在碰撞后的30分钟内烟雾传感器感应不到电池包内烟雾时,起火感应项目评分为100分,

29、在碰撞后的30分钟内漏液传感器感应不到电池包内的电池发生漏液时,起火感应项目评分为0分。

3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s2的具体步骤包括:

31、s201、对待测新能源汽车的正面进行碰撞,此时车身碰撞传感器感应到车身遭到碰撞,向控制采集单元发送碰撞信号;

32、s202、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的实时输出电压进行实时采集,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将采集到的实时输出电压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33、s203、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烟雾传感器进行烟雾感应,且烟雾传感器将烟雾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34、s204、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漏液传感器进行漏液感应,且漏液传感器将漏液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35、s205、30min后,所述控制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正面碰撞测试各个测试项目的结果数据发送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中的初次评分单元;

36、s206、所述初次评分单元基于碰撞测试的评分标准,对正面碰撞测试各个测试项目的结果数据进行评分,并将评分各个项目的评分结果进行相加,得到正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

37、s207、所述初级评分单元将正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传输至记录单元进行存储。

38、需要说明的是,s3的具体步骤包括:

39、s301、对待测新能源汽车的侧面进行碰撞,此时车身碰撞传感器感应到车身遭到碰撞,向控制采集单元发送碰撞信号;

40、s302、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的实时输出电压进行实时采集,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将采集到的实时输出电压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41、s303、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烟雾传感器进行烟雾感应,且烟雾传感器将烟雾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42、s304、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漏液传感器进行漏液感应,且漏液传感器将漏液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43、s305、30min后,所述控制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侧面碰撞所有数据所有数据发送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中的初次评分单元;

44、s306、所述初次评分单元基于碰撞测试的评分标准,对侧面碰撞测试各个测试项目的结果数据进行评分,并将评分各个项目的评分结果进行相加,得到侧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

45、s307、所述初级评分单元将侧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传输至记录单元进行存储。

46、s4的具体步骤包括:

47、s401、对待测新能源汽车的尾部进行碰撞,此时车身碰撞传感器感应到车身遭到碰撞,向控制采集单元发送碰撞信号;

48、s402、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的实时输出电压进行实时采集,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将采集到的实时输出电压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49、s403、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烟雾传感器进行烟雾感应,且烟雾传感器将烟雾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50、s404、控制采集单元接收到在碰撞信号后的0至30min内,控制电池包内的漏液传感器进行漏液感应,且漏液传感器将漏液感应数据传输至控制采集单元;

51、s405、30min后,所述控制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尾部碰撞所有数据所有数据发送至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中的初次评分单元;

52、s406、所述初次评分单元基于碰撞测试的评分标准,对尾部碰撞测试各个测试项目的结果数据进行评分,并将评分各个项目的评分结果进行相加,得到尾部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

53、s407、所述初级评分单元将尾部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传输至记录单元进行存储。

54、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s5的具体步骤为:

55、s501、所述记录单元将三次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传输至加权评分单元;

56、s502、所述加权评分单元基于s2中设置的权重占比,将三次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进行加权评分,得到最终的加权评分结果,所述加权评分的具体算式为:

57、s=a*n%+b*m%+c*p%

58、其中,n%为正面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m%为侧面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为,p%为尾部碰撞测试的权重占比,a为正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b为侧面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c为尾部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s为最终的加权评分结果。

5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60、1、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碰撞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碰撞数据采集子系统和碰撞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的电池输出电压数据、电池漏液数据、电池起火数据的采集和评分处理。

61、2、本发明考虑到因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设置位置不同,不同车身角度的碰撞测试对电池包内电池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通过根据电池包的放置情况,设置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尾部碰撞测试在最终综合测试得分中的权重,并在得到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和尾部碰撞测试的各自初次评分后,基于三次碰撞测试在最终综合测试得分中的权重,将三次碰撞测试的初次评分结果进行加权评分,得到待测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测试得分,使对待测型号新能源汽车的测试评分更加全面、准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