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导管尖端采集装置

文档序号:37125963发布日期:2024-02-22 21:3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血管导管尖端采集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导管尖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留置血管内导管是为患者实施诊疗时常用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essel catheter associated infection,简称vcai)是指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除血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

2、血管导管根据所进入血管的不同分为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静脉导管根据导管尖端最终进入血管位置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如怀疑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拔管时建议进行导管尖端培养,以检测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性感染,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菌素。

3、目前,导管尖端留取的方法是:一名操作者拔除导管,另一操作者开启灭菌的剪刀,并用无菌剪刀剪取培养时所需的至少5cm长的导管头端,剪下的导管掉入无菌培养杯或无菌容器内后密闭送检。

4、在上述导管尖端留取过程中,将导管按长度要求剪至相应的无菌容器内时,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剪断的导管迸出容器或碰到外壁而形成污染,影响导管尖端培养的效果,另外,该留取方法需两人配合操作,且需格外准备灭菌后的剪刀,增加了消毒成本。

5、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导管尖端留取方法需要两人配合操作、操作繁琐,且导管尖端容易迸出容器或碰到外壁而形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血管导管尖端采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管尖端留取方法需要两人配合操作、操作繁琐,且导管尖端容易迸出容器或碰到外壁而形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导管尖端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

3、容器,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管尖端的空间,且所述容器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导管尖端插入所述容器内的进口,另一端设有用于供留取在所述容器内的所述导管尖端导出所述容器的出口;

4、切断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进口的一侧,且所述切断部件面向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刀头,所述切断部件向所述进口移动时,所述刀头可切断插设在所述进口中的导管尖端,以使导管尖端进入所述容器内。

5、进一步的,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面上还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进口相连通,所述切断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

6、进一步的,所述切断部件可移动至完全覆盖所述进口且定位。

7、进一步的,所述滑道凹陷于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所述进口开设在所述滑道的底面上;

8、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刀头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后向前移动的距离;

9、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刀头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后回退;

10、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使所述刀头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后处于完全覆盖所述进口的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刀头包括两个直线刀口,且两个所述直线刀口的一端倾斜相交,形成v形刀口;

12、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刀口相对应的两个抵挡面,两个所述抵挡面分别迎向用于切断所述导管尖端时的两个所述直线刀口,且两个所述抵挡面围合在所述开口的侧面上形成v形槽。

13、进一步的,所述切断部件包括所述刀头和与所述刀头连接的推动部,所述刀头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内,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端通过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内,所述定位柱的顶端压设在位于初始位置处的所述推动部的下方,所述推动部向前移动至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后,所述定位柱外露并抵挡所述推动部后退。

15、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是透明的,且所述容器的壁面上设置有计量所述导管尖端插入所述容器内的深度的刻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引导所述导管尖端竖直进入所述容器内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引导管的另一端竖直延伸至所述出口处。

17、进一步的,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第二端面上,所述容器上配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出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与所述容器相连。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9、(1)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采集装置通过在所述容器上设置供所述导管尖端插入的进口,并在所述进口的一侧活动设置切断部件,将所述导管尖端插入所述进口内目标深度后,移动所述切断部件,使所述切断部件的刀头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则待留取的导管尖端进入所述容器内,直接将所述容器送检即可,可单人操作,且预先将导管尖端插入容器再切断,切断的导管尖端不会迸出容器或碰到外壁而形成污染,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管尖端留取方法需要两人配合操作、操作繁琐,且导管尖端容易迸出容器或碰到外壁而形成污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方便好用、操作效率高、省时省力、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有效的有益效果。

20、(2)所述切断部件在所述滑道上滑动,从而推动所述切断部件至所述进口上即可切断插设在所述进口中的导管尖端,如此,无需使用剪刀来截断所述导管尖端,且可一人操作,方便好用,省时省力。

21、(3)所述切断部件可移动至完全覆盖所述进口且定位,如此设置,所述切断部件可起倒封闭所述进口的作用,以避免所述容器内留取的导管尖端被污染,无需再设置其他的封闭部件,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22、(4)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确保所述切断部件在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后的位置正好可以封闭所述进口,以避免所述容器内留取的导管尖端被污染,无需再设置其他的封闭部件,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23、(5)刀头的两个直线刀口形成v形刀口,第一限位部的两个抵挡面形成v形槽,v形刀口与所述v形槽正好咬合,不仅可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两个所述抵挡面围合在所述开口的侧面上,还可在所述导管尖端切断的过程中,起到围合和抵挡所述导管尖端的作用,以使所述导管尖端被准确、快速的切断。

24、(6)第一端面具有一定厚度,将所述刀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内,以尽量贴近所述进口,一方面可以更顺利的切断所述导管尖端,另外一方面,也避免刀头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而误伤使用者或割破其他物品,提高了所述采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将推动部设置在第一端面上,便于使用者推动,比较省力,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25、(7)通过透明的所述容器可观察所述导管尖端的插入情况,所述刻度可以计量所述导管尖端的插入深度,便于使用者直观获取所述导管尖端的插入长度,从而便于获取长度合适的所述导管尖端。

26、(8)通过设置所述引导管,可以引导所述导管尖端竖直进入所述容器内的引导管,从而便于通过所述刻度获取所述导管尖端的插入长度,便于获取目标长度的的导管尖端,以满足需求。

27、(9)所述采集装置可包裹在内部无菌的包装袋中,在使用前拆开所述包装袋取出所述采集装置即可,所述包装袋可避免所述采集装置被污染,且可防止在拿取过程中刀头误伤使用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