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5224发布日期:2023-08-18 13:0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标签粘贴,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物品跟踪和信息采集等作用,目前标签被各大领域广泛应用,其能够使得每一件物品都可以被准确地追踪,这种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使用者带来许多便利。

2、现有技术均采用的是全自动化设备对标签进行自动化生产,由此代替人工的生产方式,使得整体生产效率及加工质量得到提高。

3、但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部分设备并没有设置对检验标签粘贴性时的定位固定装置,导致无法对刚生产出的标签的粘贴性进行批次检验,从而使部分粘贴性差的标签流入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部分设备并没有设置对检验标签粘贴性时的定位固定装置,导致无法对刚生产出的标签的粘贴性进行批次检验,从而使部分粘贴性差的标签流入市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指示灯、两个显示屏、设备主体和检验机构,所述指示灯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方,两个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面,所述检验机构包括螺纹帽、转动盘、转动体、粘贴柱、固定盒和延伸板,所述转动体上设置有压杆,所述螺纹帽与所述转动体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体的一端,且所述螺纹帽还与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转动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体的另一端,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固定盒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且所述螺纹帽与所述转动盘分别位于所述固定盒的两侧,所述粘贴柱与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盒的上方,所述固定盒与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

3、其中,所述螺纹帽包括四个转动杆、转动环、牵引绳和帽体,四个所述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并呈十字围绕设置于所述帽体的外径周边,所述转动环与所述牵引绳转动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帽体上,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环上,所述牵引绳还与与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帽体与所述转动体螺纹连接。

4、其中,所述转动盘包括握把和盘体,所述握把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盘体的端面,所述盘体与所述转动体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四个移动单元,四个所述移动单元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两两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四个底角。

6、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固定底座、万向轮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且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万向轮相互配合使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装置,通过转动所述螺纹帽,所述螺纹帽与所述转动体分离,将所述转动体朝所述转动盘的方向抽动至所述固定盒的内侧,再将标签套设与所述转动体的上,最后将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固定盒复位,并且将标签头通过所述压杆向所述固定盒外拉动,直到将标签头带有粘性的一面与所述粘贴柱进行粘贴,再转动所述转动盘,使所述转动盘传动所述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在所述固定盒上转动,从而使所述压杆对标签拉出的部分进行压制拉动,通过观察标签的粘贴头与所述粘贴柱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来检验标签的粘贴性是否合格,以此方式解决了由于大部分设备并没有设置对检验标签粘贴性时的定位固定装置,导致无法对刚生产出的标签的粘贴性进行批次检验,从而使部分粘贴性差的标签流入市场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指示灯、两个显示屏和设备主体,所述指示灯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方,两个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面,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标签粘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指示灯、两个显示屏、设备主体和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包括螺纹帽、转动盘、转动体、粘贴柱、固定盒和延伸板,螺纹帽与转动体螺纹连接,且螺纹帽还与固定盒固定连接,转动盘与转动体固定连接,转动体与固定盒转动连接,且螺纹帽与转动盘分别位于固定盒的两侧,粘贴柱与固定盒固定连接,固定盒与延伸板固定连接,延伸板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检验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大部分设备并没有设置对检验标签粘贴性时的定位固定装置,导致无法对刚生产出的标签的粘贴性进行批次检验,从而使部分粘贴性差的标签流入市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川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