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3499发布日期:2023-09-27 11: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气质量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有关空气质量的环保要求标准愈加严格,空气质量反映了空气中污染粉尘及有害化学成分的浓度高低,受多种污染因素影响,因此,现阶段开发了对应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适应不同污染成分的空气检测作业。

2、但是,现阶段的空气质量作业除了要针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还需要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根源进行排查,而传统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仅能对目标区域的污染成分进行有效分析,但无法判断污染成分来源所处的方位,无法进行针对性排查,不利于污染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在对目标区域的空气污染成分进行有效分析的同时,准确判断污染成分来源所处的方位,有利于工作人员的针对性排查,确保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包括主机组,其中,所述主机组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主机组上设有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顶部安装设有颗粒物采样头,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气体采样头,所述主机组顶部通过支架装有活动摄像头,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颗粒物采样头、所述气体采样头、所述活动摄像头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形成电气连接;所述主机组底部设有多个行动轮,所述行动轮由电机装置驱动,所述主机组通过多个所述行动轮设置于下方的圆形轨道上。

3、进一步的,所述圆形轨道在俯视视角下的轨道轮廓为圆形,所述行动轮的轴线与所述圆形轨道的轴线相交。

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机组内,所述电机装置类型为伺服电机。

5、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6、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噪声麦克风。

7、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组侧壁设有触控屏。

8、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组侧壁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间隙使所述控制模块所处区域与外界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颗粒物采样头与气体采样头采集各类空气污染成分的同时,风向风速传感器可针对外界气流方向进行实时监测,当采样头检测到浓度超标的污染物时,计算模块可根据风向风速传感器的检测风向而控制活动摄像头进行实施录像,在风向风速传感器与活动摄像头的共同监测下,准确判断污染成分的来源;当风力强度不足时,还可驱动行动轮使主机组沿圆形轨道进行重复式的公转运动,以此在公转区域内的各处不同位置检测到不同的浓度参数,根据采样头显示各处不同的浓度成分而通过计算模块判断浓度较大的区域,而后控制活动摄像头转动进行定向检测,以此在各类场合下均可准确判断污染成分来源所处的方位,有利于工作人员到达现场针对特定方向区域进行排查,确保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包括主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主机组上设有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顶部安装设有颗粒物采样头,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气体采样头,所述主机组顶部通过支架装有活动摄像头,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颗粒物采样头、所述气体采样头、所述活动摄像头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形成电气连接;所述主机组底部设有多个行动轮,所述行动轮由电机装置驱动,所述主机组通过多个所述行动轮设置于下方的圆形轨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轨道在俯视视角下的轨道轮廓为圆形,所述行动轮的轴线与所述圆形轨道的轴线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机组内,所述电机装置类型为伺服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顶部固定装有噪声麦克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侧壁设有触控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侧壁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间隙使所述控制模块所处区域与外界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空气质量定向监测仪,其中主机组内设有控制模块,主机组上设有风向风速传感器、颗粒物采样头、气体采样头、活动摄像头,主机组通过多个行动轮设置于下方的圆形轨道上。通过颗粒物采样头与气体采样头采集各类空气污染成分的同时,风向风速传感器可针对外界气流方向进行实时监测,还可驱动行动轮使主机组沿圆形轨道进行公转运动,以此在公转区域内各处不同位置检测到不同的浓度参数,根据采样头显示各处不同的浓度成分而通过计算模块判断浓度较大的区域,而后控制活动摄像头转动进行定向检测,在各类场合下均可准确判断污染成分来源所处的方位,有利于工作人员到达现场针对特定方向区域进行排查,确保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研发人员:夏立新,王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环保投资发展(江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