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9416发布日期:2023-09-23 22:1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温度传感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1、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多用于温度探测、检测、显示、温度控制、过热保护等领域;

2、目前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需要与被测物相接处才能进行温度传感检测,然而现有的该类型温度传感器存在一定的稳定,在温度传感器使用期间,一般的安装时被测物的温度是处于正常的状态,而在使用过程中,被测物表面的温度,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例如铁质或者塑料材质等等的被测物,均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当被测物的表面发生变化时,极为容易出现膨胀或者凹陷的情况,被测物表面出现了变化,极易导致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探头与被测物表面接触不良,进而容易出现感温偏差,使得温度传感的精度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在使用时,可将传感器主体设置于安装壳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抵触卡块插接到滑槽内部,即可辅助对传感器主体进行限位,使用期间,通过压力弹簧和阻尼器相配合,可对传感器主体进行缓冲减震,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并且使用期间,由于压力弹簧、卡块和滑槽相配合,使得传感器主体可在滑槽内滑动,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当被测物出现热胀冷缩的形变时,压力弹簧抵触传感器主体移动补偿,进而使得感温探头可实时的贴合被测物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被测物无论发生何种的热胀冷缩形变均可被感温探头检测,提高了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使得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更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壳的内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内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感温探头;

6、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压力弹簧和限位组件,所述压力弹簧等间距呈圆环形固定安装于安装壳内右侧,所述压力弹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左端和传感器主体的右侧贴合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壳内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的内端和安装壳主体的左侧前后两端贴合连接;

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于传感器主体的右侧,所述套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贯穿贯穿传感器主体和感温探头固定连接,所述感温探头通过导线和传感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套管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滑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套管。

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套管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防滑纹。

9、进一步的,所述旋钮的右侧一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的左端贯穿旋钮和套管的右侧贴合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侧侧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滑杆的侧面形状也设置为正六边形。

11、进一步的,所述感温探头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支轴,所述支轴的右端插接于传感器主体的内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内等间距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均设置于压力弹簧的内侧,所述阻尼器的左端和限位环的右侧贴合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空槽和滑槽,所述空槽开设于壳体内前后两端,所述空槽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滑槽开设于传感器主体的左侧前后两端,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所述卡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端贯穿空槽固定安装有限位拉板。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拉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卡块的俯视形状为l形。

15、3.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使得在使用时,可将传感器主体设置于安装壳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抵触卡块插接到滑槽内部,即可辅助对传感器主体进行限位,使用期间,通过压力弹簧和阻尼器相配合,可对传感器主体进行缓冲减震,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并且使用期间,由于压力弹簧、卡块和滑槽相配合,使得传感器主体可在滑槽内滑动,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当被测物出现热胀冷缩的形变时,压力弹簧抵触传感器主体移动补偿,进而使得感温探头可实时的贴合被测物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被测物无论发生何种的热胀冷缩形变均可被感温探头检测,提高了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使得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更高。

18、(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得在使用期间,当传感器主体需要拆装检修时,可通过拉动拉环带动限位拉板抽动连杆,连杆带动卡块收缩,卡块收缩即可离开滑槽内侧,此时传感器主体失去了限定,便可将传感器主体从安装壳的内部取出,进而方便进行拆装检修,需要安装时,只需将传感器主体重新插入到安装壳的内部,此时通过空槽内的限位弹簧复位抵触卡块,卡块上端插接于滑槽的内侧,即可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限位环和卡块内侧之间完成安装,此时卡块的内端滑动于滑槽的内侧,配合压力弹簧的设置,可提高其温度传感的稳定性,较好的补偿热胀冷缩出现的间距。

19、(3)使用过程中,如若传感器安装完成后感温探头没能与被测物的外表面完美贴合,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则驱动滑杆在套管的内侧上下滑动,进而通过滑杆辅助带动感温探头进行进一步的位移补偿,由于感温探头是在传感器主体上移动的,因此感温探头的长度调整不影响压力弹簧的补偿,使得本温度传感器在使用期间,调节灵活且方便,可较好的补偿感温探头和被测物之间的间距,使得感温探头能够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检测传感,从而便于本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壳的内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内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感温探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套管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的右侧一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的左端贯穿旋钮和套管的右侧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侧侧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滑杆的侧面形状也设置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支轴,所述支轴的右端插接于传感器主体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内等间距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均设置于压力弹簧的内侧,所述阻尼器的左端和限位环的右侧贴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空槽和滑槽,所述空槽开设于壳体内前后两端,所述空槽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滑槽开设于传感器主体的左侧前后两端,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所述卡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端贯穿空槽固定安装有限位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拉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卡块的俯视形状为l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壳的内侧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内侧设有调节机构;由于压力弹簧、卡块和滑槽相配合,使得传感器主体可在滑槽内滑动,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当被测物出现热胀冷缩的形变时,压力弹簧抵触传感器主体移动补偿,进而使得感温探头可实时的贴合被测物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被测物无论发生何种的热胀冷缩形变均可被感温探头检测,提高了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使得本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夏贤冲,颜天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