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0982发布日期:2023-10-06 11: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


背景技术:

1、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电网中实现高、低压隔离及将一次大电流转换成二次标准值小电流的电气设备,标准要求为减极性,它决定了ct二次电流的流出方向,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极性出现错误后,会影响测量或保护的准确性继而影响系统的运行安全。但在生产过程中对极性要求保证正确,也是电流互感器生产过程中必要环节。目前对于生产过程阶段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的不同,采用的方法多有不同,最常见的测试方法是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灵敏度低,且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效率低。

2、现有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检测方法是使用干电池和高灵敏度的磁电式仪表(指针式万用表)进行测定。干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p1极性端和p2非极性端并做搭、拉试验,同时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s2接万用表的ma档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至少需要两个工作人员配合进行,一个工作人员控制干电池的开断,另一个工作人员负责观察指针表的偏转方向。如果干电池e的容量比较小的话,会导致指针偏转不明显,容易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极性检测时,检测结果通过信号灯、蜂鸣器指示,且一人操作,降低生产过程中测试的操作难度,减少因测试灵敏度低而造成的误判概率,有效提高极性检测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包括触发电源、供电电源及测试装置,所述触发电源的正极输出端out+通过触控开关s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1,所述触发电源的负极输出端out-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2,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在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s1和二次侧绕组s2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测试装置供电;

4、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峰值保持功能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信号指示电路。

5、进一步地,所述峰值保持功能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电容c2;

6、所述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2和整流二极管d1首尾串联,电容c1串接在整流二极管d2和整流二极管d1之间,电容c2串接在整流二极管d3和整流二极管d4之间,电阻r1并联设置在电容c1上,且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电路,电阻r2并联设置在电容c2上,且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电路。

7、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双电压比较器,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管脚5,所述管脚5为电压比较器的一组同相输入端inb+,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管脚3,所述管脚3为电压比较器的另一组同相输入端inb+;

8、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的管脚7和管脚1均连接至信号指示电路,所述管脚7为双电压比较器的一组输出端out,管脚1为双电压比较器的另一组输出端out;

9、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的管脚2和管脚6之间连接有电位器r3,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的管脚8和管脚4分别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10、还包括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管脚7,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正极,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管脚1,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正极。

11、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指示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1、发光二极管l2、蜂鸣器ls1、电阻r7和电阻r8;

12、所述管脚7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发光二极管l1的一端,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管脚8,所述管脚1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发光二极管l2的一端,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管脚8,所述发光二极管l1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2的另一端连接至管脚4,所述电阻r7并联在发光二极管l1的两端,所述电阻r8并联在发光二极管l2的两端,所述蜂鸣器ls1并联在电阻r8的两端。

13、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7和电阻r8的电阻值为1kω。

14、进一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采用lm393;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的电阻值为1kω。

15、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电阻值为1kω。

16、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值为100pf。

17、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电源由两节9v干电池串联形成。

1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源采用一节9v干电池。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将触发电源、接触开关和测试装置集成于一体,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测试,可降低在此环节的人工成本,并且灵敏度高,测试高效、准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容将感应时间只有5~6μs的二次信号储存保持,产生峰值电压信号,结果证明本实用新型可检测35kv-500kv高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增加指示信号灯与蜂鸣器,测试人员通过听觉与视觉触感判定极性正负,大大提高测试准确度。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体积轻巧,便于操作,一人即可完成,提高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电源、供电电源及测试装置,所述触发电源的正极输出端out+通过触控开关s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1,所述触发电源的负极输出端out-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2,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在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s1和二次侧绕组s2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测试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保持功能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和电容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双电压比较器,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管脚5,所述管脚5为电压比较器的一组同相输入端inb+,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管脚3,所述管脚3为电压比较器的另一组同相输入端in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指示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1、发光二极管l2、蜂鸣器ls1、电阻r7和电阻r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7和电阻r8的电阻值为1k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采用lm393;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的电阻值为1k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电阻值为1k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值为100p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源由两节9v干电池串联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采用一节9v干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电路,包括触发电源、供电电源及测试装置,所述触发电源的正极输出端OUT+通过触控开关S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1,所述触发电源的负极输出端OUT‑连接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P2,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在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S1和二次侧绕组S2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测试装置供电;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峰值保持功能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信号指示电路。本技术使用时,一人操作,降低生产过程中测试的操作难度,减少因测试灵敏度低而造成的误判概率,有效提高极性检测的准确度和操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周浪,杨硕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