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840发布日期:2023-10-29 01:3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后脚蹬是装配到摩托车车架上供后座乘客踏脚的结构,考虑到摩托车整体美观和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摩托车后脚蹬通常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脚蹬折叠性能测试是在国家强制检测项目外,考核后视镜基本性能的重要试验项目,为了保证摩托车脚蹬在上下人、货物及行驶途中的安全性,因此对摩托车后脚蹬做折叠耐久实验很有必要,为此研制一种摩托车脚蹬折叠耐久检测装置来填补国内摩托车行业对脚蹬折叠耐久检测项目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满足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测试的要求。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和脚蹬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气缸,摩托车后脚蹬安装在所述脚蹬安装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底板上通过支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套,所述活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套中,所述导向套的端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中部与所述导向套铰接,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摆杆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摆杆的下端部铰接,所述摆杆中部的转动轴与摩托车后脚蹬的转动轴同轴,所述摆杆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拨叉,所述拨叉的叉口钳住摩托车后脚蹬。

4、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控组件和气路组件,其中气路组件包括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的气源、油水分离器、双控电磁阀或三控电磁阀,所述双控电磁阀或三控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缸,且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气流调节阀,所述电控组件控制连接所述双控电磁阀和三控电磁阀的电路。

5、进一步地,所述脚蹬安装座为l形结构,所述脚蹬安装座上具有横向和竖向的腰型孔。

6、进一步地,所述拨叉一端具有套管,所述拨叉通过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摆杆上部,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紧定螺钉,用以将拨叉紧固连接在所述摆杆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达到摩托车脚蹬折叠耐久检测的要求,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测试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通用性强,适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2)和脚蹬安装座(3),所述气缸安装座(2)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气缸(4),摩托车后脚蹬安装在所述脚蹬安装座(3)上,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底板(1)上通过支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套(6),所述活动块(5)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套(6)中,所述导向套(6)的端部连接有摆杆(8),所述摆杆(8)中部与所述导向套(6)铰接,所述活动块(5)与所述摆杆(8)之间设置有连杆(7),所述连杆(7)一端与所述活动块(5)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摆杆(8)的下端部铰接,所述摆杆(8)中部的转动轴与摩托车后脚蹬的转动轴同轴,所述摆杆(8)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拨叉(9),所述拨叉(9)的叉口钳住摩托车后脚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10),所述控制箱(10)内设置有电控组件和气路组件,其中气路组件包括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的气源、油水分离器、双控电磁阀或三控电磁阀,所述双控电磁阀或三控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缸(4),且所述气缸(4)上设置有气流调节阀,所述电控组件控制连接所述双控电磁阀和三控电磁阀的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安装座(3)为l形结构,所述脚蹬安装座(3)上具有横向和竖向的腰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9)一端具有套管,所述拨叉(9)通过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摆杆(8)上部,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紧定螺钉,用以将拨叉紧固连接在所述摆杆(8)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折叠耐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和脚蹬安装座,气缸安装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气缸,摩托车后脚蹬安装在脚蹬安装座上,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活动块,底板上通过支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套,活动块滑动设置于导向套中,导向套的端部铰接有摆杆,活动块与摆杆之间铰接连接设置有连杆,摆杆中部的转动轴与摩托车后脚蹬的转动轴同轴,摆杆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拨叉,拨叉的叉口钳住摩托车后脚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达到摩托车脚蹬折叠耐久检测的要求,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测试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通用性强,适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芹,石万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