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7649发布日期:2023-11-22 16: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地质勘测,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


背景技术:

1、螺旋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当采用一种内置缆线式螺旋板载荷试验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时,需要一种内置缆线式静力触探探杆将地下螺旋板载荷试验测得的压力、位移参数,通过a/d转换,采用rs485两线制通讯方式传输到与内置线缆式静力触探探杆连接的地上数据收发器,地上数据收发器再以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传输到主控机上,主控机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加压、稳压、记录等自动化控制,该数据收发器还是螺旋板载荷试验传力杆中的一部分。

2、现有的数字信号收发器内部采用导线连接,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长时间使用后导线会发生损坏或虚接等问题,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工作;数字信号收发器组装时内部通信单元需要调整操作接口中的天线接口位置,才能实现天线从外部安装至天线接口上,降低了装配效率,并且操作接口内置,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操作接口外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且不影响外置壳体的传力效果;通信电子仓容易安装定位,拆卸方便,通信接触良好,安全可靠适应性强。该收发器也可用在内置缆线式静力触探等试验中。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包括外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数据收发的通信电子仓,所述通信电子仓上设置有操作接口,相对于操作接口所在的所述外置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口,天线贯穿所述安装槽口与操作接口中的发射端接口相连接;

3、所述外置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外置壳体的下端为连接端,用于连接地下内置线缆探杆,所述连接端内设置连接触点,所述通信电子仓两端均设置有金属接触部,所述通信电子仓下端的金属接触部通过弹性端子与连接触点相抵接。

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端子包括导电弹簧,所述连接触点上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与连接触点螺纹连接,所述顶丝和连接触点与外置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连接触点、绝缘垫和顶丝通过紧圈固定在外置壳体的下端连接端内的凸台上,所述导电弹簧套设在顶丝上,并与所述通信电子仓下端的金属接触部相抵接,顶丝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导电弹簧受力弯曲与外置壳体接触导致数据传输失误。

5、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电子仓包括仓体外壳,所述仓体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力和位移接收及发射的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一侧为电路板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操作接口,所述操作接口包括用于与天线连接的发射端接口、用于充电的充电接口、操作按键和工作显示灯;

6、所述仓体外壳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成用于放置电路板和电池的安置腔,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用于装配定位的定位台面,所述外置壳体内设置有与定位台面相配合的定位槽,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方便装配组装,提高整体的装配效率,所述上壳体的定位台面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操作接口贯穿的贯穿孔。

7、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两端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贯穿仓体外壳与所述金属接触部内的金属片相抵接。

8、进一步的,位于金属接触部的仓体外壳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卡合金属片的环形卡槽,金属片通过环形卡槽固定在金属接触部内,避免脱落保证传输的稳定和连接的可靠性。

9、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的限位柱,保证电池位置的相对固定,避免电池晃动对仓体外壳和电路板造成损坏。

10、进一步的,外置壳体为金属导电壳体,所述仓体外壳为绝缘壳体。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口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接口防尘的防尘塞。

12、进一步的,所述外置壳体上端的螺纹连接部上设置有上端接头帽,所述通信电子仓上端的金属接触部与上端接头帽之间设置有接触弹簧,接触弹簧套装固定在上端接头帽内的凸柱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外置壳体下端的螺纹连接部上设置有下端防护帽,不工作时,起防护作用,工作时卸掉,将外置壳体下端的螺纹连接部连接地下内置线缆式探杆。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接口外置,如充电接口、发射端接口和操作按键等,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采用弹簧端子代替传统导线,接触面大提升设备的导电性能,安全可靠适应性强,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导线损坏或虚接等问题;上壳体和外置壳体对应设置的定位台面和定位槽能够实现通信电子仓的精准定位,方便装配组装,提高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保证了上端接头帽和外置壳体,紧密配合,形成整体,用于传递压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置壳体(1),所述外置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数据收发的通信电子仓(2),所述通信电子仓(2)上设置有操作接口(201),相对于操作接口(201)所在的所述外置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槽口(101),天线(3)贯穿所述安装槽口(101)与操作接口(201)中的发射端接口(2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5)包括导电弹簧(501),所述连接触点(4)上设置有顶丝(502),所述顶丝(502)与连接触点(4)螺纹连接,所述顶丝(502)和连接触点(4)与外置壳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503),所述连接触点(4)、绝缘垫(503)和顶丝(502)通过紧圈(504)固定在外置壳体(1)的下端连接端内的凸台上;所述导电弹簧(501)套设在顶丝(502)上,并与所述通信电子仓(2)下端的金属接触部(202)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子仓(2)包括仓体外壳(203),所述仓体外壳(203)内设置有用于力和位移信号接收及收射的电路板(207)和设置在电路板(207)一侧为电路板(207)提供电源的电池(208);所述电路板(207)上设置有操作接口(201),所述操作接口包括用于与天线连接的发射端接口(204)、用于充电的充电接口(206)、操作按键(205)和工作显示灯(2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07)两端设置有接触端子(213),所述接触端子(213)贯穿仓体外壳(203)与所述金属接触部(202)内的金属片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金属接触部(202)的仓体外壳(203)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卡合金属片的环形卡槽(2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10)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208)的限位柱(2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为金属导电壳体,所述仓体外壳(203)为绝缘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口(101)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接口(201)防尘的防尘塞(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上端的螺纹连接部(102)上设置有上端接头帽(7),所述通信电子仓(2)上端的金属接触部(202)与上端接头帽(7)之间设置有接触弹簧(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下端的螺纹连接部(102)上设置有下端防护帽(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测用数据收发器,属于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包括外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数据收发的通信电子仓,所述通信电子仓上设置有操作接口,相对于操作接口所在的所述外置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口,天线贯穿所述安装槽口与操作接口中的发射端接口相连接;所述外置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外置壳体的下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内设置连接触点,所述通信电子仓两端均设置有金属接触部,所述通信电子仓下端的金属接触部通过弹性端子与连接触点相抵接。本技术操作接口外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且不影响外置壳体的传力效果;通信电子仓容易安装定位,拆卸方便,通信接触良好,安全可靠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军,陈则连,浦晓利,刘桂卫,高敬,郎亚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