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6348发布日期:2023-12-29 23:2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流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


背景技术:

1、测流槽是用来测量明渠流量的一种装置,其具有标准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巴歇尔槽等,利用巴歇尔槽中液位与流量的关系,可以推算出流量。巴歇尔槽形状复杂,同时各部分尺寸精度要求高,以及安装和注意事项比较多,建造和安装起来比较繁琐。因此,有的河道利用矩形测流槽代替巴歇尔槽使用,但是这些矩形测流槽不是标准的测流槽,不方便直接推流,为了方便监测流量,现有技术使用雷达测速设备进行监测,而雷达流速监测对于较高流速和水位尚可满足使用要求,在水流相当小、水位过低的情况下雷达流速监测基本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其他常规的测流方法也不适用或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对于明渠在低流速、低水位时的流量监测目前常规的测流方法不适用或误差较大,雷达流速监测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本申请为了解决测流槽在低流速、低水位时采用雷达流速监测仍然能够起作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设置于两护岸之间,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外槽体具有两个第一导墙,两个第一导墙沿垂直水流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导墙之间形成测流槽,内槽体的前端可升降设有封堵板,用于封堵内槽体与两个第一导墙之间的空间,还包括测流元件,测流元件设置于对应内槽体的上方。

3、优选的,内槽体的高度小于外槽体的高度。

4、优选的,封堵板为可升降的闸板,内槽体的中心线与外槽体的中心线重合,闸板为两个,两个闸板对应设置于内槽体与两个第一导墙之间。

5、优选的,内槽体具有两个第二导墙,各第二导墙的外侧面竖向设有第二导槽,各第一导墙的内侧面竖向设有第一导槽,闸板的边缘一周包裹有弹性密封层,闸板滑动设置于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内。

6、优选的,外槽体的中心线与明渠的中心线重合。

7、优选的,内槽体内部空间形状为矩形。

8、优选的,测流元件为雷达流量计。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闸板,在小流速水流偏大时闸门常开,由外槽体形成的测流槽配合测流元件监测,在小流速水流偏小时,放下闸门,水流从闸门旁经过,配合设置槽中槽,使得水流在内槽体内提高水流流速,再由雷达流量计监测,使得雷达流量监测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设置于两护岸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所述外槽体具有两个第一导墙,两个所述第一导墙沿垂直水流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墙之间形成测流槽,所述内槽体的前端可升降设有封堵板,用于封堵所述内槽体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墙之间的空间,还包括测流元件,所述测流元件设置于对应所述内槽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槽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为可升降的闸板,所述内槽体的中心线与所述外槽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闸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闸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内槽体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墙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具有两个第二导墙,各所述第二导墙的外侧面竖向设有第二导槽,各所述第一导墙的内侧面竖向设有第一导槽,所述闸板的边缘一周包裹有弹性密封层,所述闸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体的中心线与明渠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内部空间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流元件为雷达流量计。


技术总结
本申请为一种多适应性测流槽,属于测流槽领域,它设置于两护岸之间,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外槽体具有两个第一导墙,两个第一导墙沿垂直水流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导墙之间形成测流槽,内槽体的前端可升降设有封堵板,用于封堵内槽体与两个第一导墙之间的空间,还包括测流元件,测流元件设置于对应内槽体的上方,通过设置闸板,在小流速水流偏大时闸门常开,由外槽体形成的测流槽配合测流元件监测,在小流速水流偏小时,放下闸门,水流从闸门旁经过,配合设置槽中槽,使得水流在内槽体内提高水流流速,再由测流元件监测,使得雷达流量监测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赵琳,董西芳,刘喜珠,刘峰,袁东,张国卿,王菂,闫树春,成栋,余洋洋,袁敏,高乐钏,郭颖,张慧芳,国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