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7895发布日期:2024-01-16 11: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测试,具体为一种耐火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防火涂料就是通过将涂料刷在那些易燃材料的表面,能提高材料的耐火能力,减缓火焰蔓延传播速度,或在一定时间内能阻止燃烧,这一类涂料称为防火涂料,或叫做阻燃涂料,防火涂料是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的一种特种涂料,施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用以改变材料表面燃烧特性,阻滞火灾迅速蔓延;或施用于建筑构件上,用以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的特种涂料,称防火涂料。

2、在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785264u,提出了一种防火涂料耐火实验装置)中,包括底座、防护门和实验板,所述防护门活动设置在底座正面的顶部,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测板槽,所述实验板的外侧与测板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实验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测温槽,所述测板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测温槽,所述第一测温槽的内部设置有测温组件,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进水端与外接高压水源连接,所述喷雾头的底端通过连接座与转动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组件活动设置在底座的内部。

3、现有技术中,采用实验板对多个区域进行同步测试,但是其整体密封性较差,无法自动监测内部状态,不能自动进行灭火,且通气排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实验装置,具备整体结构密封性好,可以自动监测内部火情,并及时关闭通道进行熄灭火情的优点,解决了整体密封性较差,无法自动监测内部状态,不能自动进行灭火,且通气排气效率不高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1.一种耐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耐火实验舱;

7、喷火组件,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内部;

8、进气组件,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一侧;

9、排气组件,与所述进气组件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同一侧;

10、防火涂料测试组件,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另一侧,所述防火涂料测试组件包括:

11、连接槽,开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侧部;

12、连接板,卡接于所述连接槽的一侧;

13、密封胶垫,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和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

14、连接螺栓,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15、测试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

16、导热板,设置于所述测试槽的内部;

17、测试板,卡接于所述测试槽的内部;

18、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一侧。

19、可选地,所述耐火实验舱的内侧壁喷涂有隔热涂料。

20、可选地,所述喷火组件包括:

21、丝杠滑轨,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内;

22、喷火器,设置于所述丝杠滑轨的移动端。

23、可选地,所述导热板为铜板。

24、可选地,所述测试板至少设有两个区块。

25、可选地,所述进气组件包括:

26、进气槽,开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一侧;

27、进气阀门窗,设置于所述进气槽的一端;

28、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阀门窗的一侧。

29、可选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30、排气槽,开设于所述耐火实验舱的侧部;

31、排气阀门窗,设置于所述排气槽的一端;

32、烟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排气槽的内部。

33、可选地,所述耐火实验舱的顶部设有观察窗。

34、(三)有益效果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实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6、该耐火实验装置,通过设置防火涂料测试组件,防火涂料测试组件直接镶嵌于耐火实验舱的侧壁,测试板与耐火实验舱具有密封结构,使测试板与耐火实验舱的整体的密封性较好,内部火势不会蔓延至外界,同时,采用自动的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在进行测试实验时,可快速实现空气的流通,提升内部燃烧效率,同时,在出现火情时,可以自动监测和关闭通道,实现自动灭火的目的。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火涂料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中:

44、10、耐火实验舱;

45、20、喷火组件;21、丝杠滑轨;22、喷火器;

46、30、防火涂料测试组件;31、连接槽;32、连接板;33、密封胶垫;34、连接螺栓;35、测试槽;36、导热板;37、测试板;38、温度传感器;

47、40、进气组件;41、进气槽;42、进气阀门窗;43、风机;

48、50、排气组件;51、排气槽;52、排气阀门窗;53、烟雾传感器。

49、60、观察窗。

50、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实施例

53、参阅图1-5,一种耐火实验装置,包括耐火实验舱10、喷火组件20、防火涂料测试组件30、进气组件40和排气组件50。具体的:

54、耐火实验舱10为一体式结构,喷火组件20设置在耐火实验舱10的内部,喷火组件20包括丝杠滑轨21和喷火器22,其中,喷火器22设置于丝杠滑轨21的移动端上。在进行耐火实验时,丝杠滑轨21带动喷火器22移动至合适位置,再通过喷火器22喷出火焰,进行耐火测试。

55、耐火实验舱10的一侧设有防火涂料测试组件30,防火涂料测试组件30包括连接槽31、连接板32、密封胶垫33、连接螺栓3测试槽3:连接槽31导热板36、测试板37和温度传感器38。

56、其中,连接槽31开设于耐火实验舱10的一侧,连接板32卡接于连接槽31的一侧,密封胶垫33设置于连接槽31和连接板32的连接处,连接螺栓34设置于连接板32的一侧,测试槽35开设于连接板32的内侧壁,导热板36设置于测试槽35的内部,测试板37卡接于测试槽35的内部,温度传感器38固定连接于导热板36的一侧。

57、在对防火涂料进行测试时,通过向测试板37喷涂防火涂料,再将测试板37卡入连接板32一侧的测试槽35内,使测试板37抵住导热板36。测试板37安装完成后,再将连接板32卡入连接槽31内,最后通过连接螺栓34将连接板32安装至耐火实验舱10内,使耐火实验舱10与连接板32组成整体框架结构。

58、耐火实验舱10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组件40,进气组件40包括进气槽41、进气阀门窗42和风机43,其中,进气槽41开设于耐火实验舱10的侧部,进气阀门窗42设置于进气槽41的一端,风机43固定连接于进气阀门窗42的一侧。

59、在进行耐火实验时,通过开启进气阀门窗42和风机43,使风机43将外界空气泵入进气槽41内,再通过进气槽41进入耐火实验舱10内。当发生火情时,进气阀门窗42可自动关闭,使进气组件40不再为耐火实验舱10提供空气;

60、耐火实验舱10设有进气组件40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组件50,排气组件50包括排气槽51、排气阀门窗52和烟雾传感器53,其中,排气槽51开设于耐火实验舱10的一侧,排气阀门窗52设置于排气槽51的一端,烟雾传感器53设置于排气槽51的内部。

61、在进行耐火实验时,通过开启排气阀门窗52,使耐火实验舱10内部空气由排气槽51排出。当发生火情时,烟雾传感器53可监测烟雾信息,并控制进气阀门窗42和排气阀门窗52工作。

62、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耐火实验舱10的内侧壁喷涂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可以有效隔绝内部热量。

63、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导热板36为铜板,铜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64、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测试板37至少设有两个区块,两个区块可作对比参照。

65、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耐火实验舱10的顶部设有观察窗60,通过设置观察窗60,方便使用者观察内部情况。

66、参阅图1-5,在对防火涂料进行测试时,通过向测试板37喷涂防火涂料,再将测试板37卡入连接板32一侧的测试槽35内,使测试板37抵住导热板36。测试板37安装完成后,再将连接板32卡入连接槽31内,最后通过连接螺栓34将连接板32安装至耐火实验舱10内,使耐火实验舱10与连接板32组成整体框架结构。此时再进行耐火实验,丝杠滑轨21带动喷火器22移动至合适位置,再通过喷火器22喷出火焰,同时,通过开启进气阀门窗42和风机43,使风机43将外界空气泵入进气槽41内,再通过进气槽41进入耐火实验舱10内,通过开启排气阀门窗52,使耐火实验舱10内部空气由排气槽51排出,当发生火情时,进气阀门窗42和排气阀门窗52可自动关闭,使进气组件40不再为耐火实验舱10提供空气,耐火实验舱10内的空气也不会排出,完成对耐火实验舱10的空气隔离,使内部火情可以快速熄灭。

67、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