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7870发布日期:2024-02-02 20: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顶盖后横梁内板,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


背景技术:

1、汽车顶盖后梁内板一般为标准件,其形状厚薄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何检验生产的汽车顶盖后梁内板合格是个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检测时间的检具。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988229u提供了一种顶盖后横梁内板检具,涉及顶盖后横梁内板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若干压紧器,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丝杆,所述丝杆表面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一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第二电动伸缩杆,该种顶盖后横梁内板检具,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丝杆、套板、第二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支撑块、支撑板、第三电机、连接板和固定装置,可以完成对顶盖后横梁内板的孔径大小自动检测,节约了人力。

3、上述专利拥有可以完成对顶盖后横梁内板的孔径大小自动检测节约人力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可能不便于对压紧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对需要检测的零件固定或取出时可能不够便捷,另外该装置在运输时对装置的零件的保护作用可能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具有便于对压紧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需要检测的零件进行固定或取出、可调节性较高、灵活性较高、在运输时对零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钳柱,所述压紧钳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开设有齿道,所述齿道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柱,所述滑动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钳柱的数量有五个,其中两个高度最低,两个居中,一个最高。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钳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圈。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空心圈的数量为四个。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圈的内壁转动连接有s形柱,所述s形柱的一端与齿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圈用来固定s形柱的高度,s形柱的顶端可以当做把手。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需要检测的内板放置在模具上,使用者将压片在转动盘上转动至内板上方,接着转动s形柱带动齿柱转动,齿柱带动齿道向下移动,齿道带动滑动柱向下滑动,直到压片将内板固定,防滑颗粒使得内板更稳定,需要将内板取下时将压片向上移动后旋转至离开内板即可,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开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挡片沿轨道向上滑动,直到轨道顶端。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插接有限位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限位块与插孔插接至挡片下方,将挡片的位置固定,从而在运输时对检具的零件进行保护,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工作台、模具、压紧钳柱、凹槽、滑动柱、齿道、齿柱、转动盘、固定杆、空心圈、s形柱、压片、防滑颗粒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压紧钳柱的数量有五个,其中两个高度最低,两个居中,一个最高,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空心圈的数量为四个,空心圈用来固定s形柱的高度,s形柱的顶端可以当做把手,使用者将需要检测的内板放置在模具上,使用者将压片在转动盘上转动至内板上方,接着转动s形柱带动齿柱转动,齿柱带动齿道向下移动,齿道带动滑动柱向下滑动,直到压片将内板固定,防滑颗粒使得内板更稳定,需要将内板取下时将压片向上移动后旋转至离开内板即可,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轨道、挡片、插孔、限位块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挡片沿轨道向上滑动,直到轨道顶端,使用者将限位块与插孔插接至挡片下方,将挡片的位置固定,从而在运输时对检具的零件进行保护,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3),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钳柱(4),所述压紧钳柱(4)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6),所述滑动柱(6)的外表面开设有齿道(7),所述齿道(7)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柱(8),所述滑动柱(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钳柱(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圈(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圈(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s形柱(11),所述s形柱(11)的一端与齿柱(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片(12),所述压片(12)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轨道(15),所述轨道(1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孔(17),所述插孔(17)的内壁插接有限位块(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顶盖后横梁内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后梁内板检具,包括支架,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齿道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柱,所述滑动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用者将需要检测的内板放置在模具上,使用者将压片在转动盘上转动至内板上方,接着转动S形柱带动齿柱转动,齿柱带动齿道向下移动,齿道带动滑动柱向下滑动,直到压片将内板固定,防滑颗粒使得内板更稳定,需要将内板取下时将压片向上移动后旋转至离开内板即可,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强,徐锋,阮恒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威宏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