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6354发布日期:2024-02-20 21: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传感器广泛用于各种监测领域,然而对于一些恶劣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超出传感器工作范围),传感器容易失去对目标状态的态势感知能力。因此,通常需要在传感器外部设置一些防护结构使传感器工作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

2、如公开号为cn11511215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高温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内腔的隔热层;其中,壳体用于放置隔热层;内腔用于放置传感器。

3、上述装置通过设置隔热层来防止传感器的高温损坏,但是这种隔热方式的稳定性并不好,无法长期应用高温环境,且无法适用于高温和高粉尘同时存在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可以用于保障高温湿度、高粉尘环境下传感器对于目标状态的感知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通过前压盖密封固定有光学玻璃,后端通过后压盖密封固定有穿线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在靠近光学玻璃的一侧设有传感器安装板;

4、所述的筒体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空腔,外筒上设有供流体进出空腔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的外筒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朝向光学玻璃外表面的吹气嘴。

5、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腔内均匀设有多个折流板,用于使从流体进口进入的流体经过折流板的多次折流后再从流体出口流出。

6、换热媒介经进口进入空腔后,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多次折流后经出口流出,在此过程中折流板起提高换热效率的作用,使得筒体与换热媒介热交换更加充分,同时筒体内壁与传感器所在腔体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控制传感器工作环境温度的目的。

7、进一步地,每个折流板上均设有缺口,其中,相邻两个折流板上的缺口错位布置。通过将缺口错位布置,使得换热媒介与筒体热交换更加充分,提高换热效率。

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圆弧形安装孔,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与安装调整组件连接,且能调整角度。

9、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喷有隔热涂层,用于抑制筒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的作用。

10、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端法兰和后端法兰,所述的前压盖将光学玻璃固定在前端法兰上,所述的后压盖将穿线法兰固定在后端法兰上;

11、所述前端法兰、后端法兰、前压盖和后压盖上均设置放置密封圈的凹槽。

12、进一步地,所述穿线法兰的中空部分设置螺纹结构。螺纹结构与传感器的线缆之间可以打密封胶处理,用于保障筒体内腔的密封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将筒体设置为内筒和外筒,并为内外筒体之间的空腔设置了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出口可接气、水、油等媒介,用于和筒体热交换,从而保障传感器在合适温度范围内工作。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朝向光学玻璃外表面的吹气嘴,吹气嘴可以外接压缩空气,从而保障光学玻璃的外部清洁,防止异物附着对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通过前压盖密封固定有光学玻璃,后端通过后压盖密封固定有穿线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在靠近光学玻璃的一侧设有传感器安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腔内均匀设有多个折流板,用于使从流体进口进入的流体经过折流板的多次折流后再从流体出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折流板上均设有缺口,其中,相邻两个折流板上的缺口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圆弧形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喷有隔热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端法兰和后端法兰,所述的前压盖将光学玻璃固定在前端法兰上,所述的后压盖将穿线法兰固定在后端法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法兰的中空部分设置螺纹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保温防护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通过前压盖密封固定有光学玻璃,后端通过后压盖密封固定有穿线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在靠近光学玻璃的一侧设有传感器安装板;所述的筒体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空腔,外筒上设有供流体进出空腔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的外筒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朝向光学玻璃外表面的吹气嘴。本技术可以用于保障高温湿度、高粉尘环境下传感器对于目标状态的感知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博,胡美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双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