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6640发布日期:2024-02-09 12:1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agv车轮校正,尤其涉及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1、agv,即自动导向搬运车,在出厂前,原厂会采用车轮定位装置对agv的两个驱动转向轮进行校正检测。该类车轮定位装置的校正检测精准度虽然很高,但其本身较重,搬运移动较为不便,且占地面积大,购置费用高,再加上现场工况的局限性,使得此类车轮定位装置不适用于agv维修点。

2、因此,目前的agv维修点中还是通过传统的角尺、直尺等手工测量工具,依靠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原理,来测量agv的两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对称轴线是否与地面上划设的水平线段平行,并由此实现对两个驱动转向轮的同步性校正检测。但在使用角尺、直尺等测量工具手工平移测量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测量偏差,使得最终的校正检测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3、而agv的驱动转向轮在更换后,若两个驱动转向轮同步的精准度不高,会出现两个驱动转向轮不同步的现象,以致在agv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某一单边的驱动转向轮包裹的橡胶材料磨损过快,影响agv上驱动转向轮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agv维修点提高对agv车轮同步校正检测精度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包括底座板和检测板,底座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万向水平仪,检测板一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避让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端,每个抵接端均能与agv上一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直径的两端抵接,底座板和检测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底座板的顶面与检测板的底面相向,多个螺杆均垂直穿过底座板和检测板,每个螺杆上均套设有距离套筒,距离套筒的两端分别与底座板和检测板垂直抵接,每个螺杆的两端均旋设有螺母,其中一个螺母与底座板的底面抵接,另一个螺母与检测板的顶面抵接。

4、优选地,每个螺杆在靠近底座板的顶面位置处旋设有螺母,该螺母的一端与底座板的顶面抵接,该螺母的另一端与距离套筒抵接。

5、优选地,底座板为中间镂空的三角形板体,且底座板的三个边角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穿接孔,检测板上对应开设有三个第二穿接孔,第一穿接孔和第二穿接孔的孔径均小于距离套筒的外径,每个螺杆均同时垂直穿过一个第一穿接孔和一个第二穿接孔。

6、优选地,检测板上开设有三个扩孔,扩孔的孔径大于距离套筒的外径,每个扩孔均与一个第二穿接孔连通,且扩孔与第二穿接孔连通部分的宽度大于螺杆的直径。

7、优选地,抵接端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接触段,agv为校正模式状态,每个接触段均与驱动转向轮水平向直径的一端抵接,两个抵接端的共四个接触段上沿直线依次贴设有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的标识贴纸。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调整每个螺杆穿出底座板底面的长度,配合万向水平仪,实现对整个工装的水平校正,之后再使agv进入车轮校正模式,再将校正检测工装放入agv的内部空间内,并使agv内部元器件位于检测板的避让槽内、检测板上的两个抵接端分别与agv上的两个驱动转向轮对应抵接,之后便可观察agv上的两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直径的两端是否能够分别与检测板上的一个抵接端对应抵接,若是,则说明agv上的两个驱动转向轮在同一高度上,同步校正检测完毕;若为否,则需要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关测量,并重新调整安装agv上的两个驱动转向轮,之后再次使用校正检测工装进行校正检测,直至观察到agv上的两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直径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检测板上的一个抵接端对应抵接。

10、本实用新型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整体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手工平移测量过程中存在较大测量偏差的问题,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能够在agv维修点提高对agv车轮的同步校正检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和检测板(2),所述底座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万向水平仪(3),所述检测板(2)一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21),所述避让槽(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端(22),每个所述抵接端(22)均能与agv上一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直径的两端抵接,所述底座板(1)和所述检测板(2)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底座板(1)的顶面与所述检测板(2)的底面相向,多个螺杆(4)均垂直穿过所述底座板(1)和所述检测板(2),每个所述螺杆(4)上均套设有距离套筒(5),所述距离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板(1)和所述检测板(2)垂直抵接,每个所述螺杆(4)的两端均旋设有螺母,其中一个所述螺母与所述底座板(1)的底面抵接,另一个所述螺母与所述检测板(2)的顶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杆(4)在靠近所述底座板(1)的顶面位置处旋设有螺母,该螺母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板(1)的顶面抵接,该螺母的另一端与所述距离套筒(5)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为中间镂空的三角形板体,且所述底座板(1)的三个边角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穿接孔(11),所述检测板(2)上对应开设有三个第二穿接孔(23),所述第一穿接孔(11)和所述第二穿接孔(23)的孔径均小于所述距离套筒(5)的外径,每个所述螺杆(4)均同时垂直穿过一个所述第一穿接孔(11)和一个所述第二穿接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2)上开设有三个扩孔(24),所述扩孔(24)的孔径大于所述距离套筒(5)的外径,每个所述扩孔(24)均与一个所述第二穿接孔(23)连通,且所述扩孔(24)与所述第二穿接孔(23)连通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2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接触段(25),agv为校正模式状态,每个所述接触段(25)均与驱动转向轮水平向直径的一端抵接,两个所述抵接端(22)的共四个所述接触段(25)上沿直线依次贴设有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的标识贴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AGV车轮校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GV车轮校正检测工装,包括底座板和检测板,底座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万向水平仪,检测板一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避让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端,每个抵接端均能与AGV上一个驱动转向轮的水平向直径的两端抵接,底座板和检测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底座板的顶面与检测板的底面相向,多个螺杆均垂直穿过底座板和检测板,每个螺杆上均套设有距离套筒,距离套筒的两端分别与底座板和检测板垂直抵接,每个螺杆的两端均旋设有螺母,其中一个螺母与底座板的底面抵接,另一个螺母与检测板的顶面抵接。该校正检测工装能够在AGV维修点提高对AGV车轮同步校正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傅俊杰,钱程亮,蔡利强,姚文杰,孔振明,朱依,俞旭军,夏剑铭,刘峙巍,彭毅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