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隙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3983发布日期:2024-03-18 17: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隙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齿轮装配测量的,涉及一种齿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维修齿轮箱的过程中,必须对装配完成的齿轮箱总成中的内齿轮进行齿侧间隙检测,确保安装好的齿轮箱总成中的内齿轮齿侧间隙满足规定要求。内齿轮齿侧间隙是影响齿轮箱性能的重要参数,其数值大小直接影响齿轮箱总成的噪音与振动,最终影响齿轮箱性能。

2、现有技术中对齿轮箱中啮合齿轮的齿侧间隙测量存在如下难点:

3、测量齿侧间隙时,实际是测量齿轮箱中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为了检测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处于不同啮合位置时的齿隙,需要灵活调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并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关系调节完成后,需要保证两齿轮在啮合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跳动测量仪进行测量。这就要求在进行齿隙测量时,需要保证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关系处于固定状态。

4、但是现有技术中,首先难以灵活调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其次,在齿隙测量过程中难以保持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固定不变。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齿轮齿隙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齿隙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隙测量装置,能够在测量齿隙之前灵活调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并在啮合位置调节完成后对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进行锁定,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保持固定,进而保证最终的齿隙测量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以及侧面上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齿轮夹具,且顶部的齿轮夹具的轴线与侧面的齿轮夹具的轴线相互垂直相交;所述齿轮夹具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侧壁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膨胀杆,所述膨胀杆的外侧套装有带动膨胀杆沿自身轴线移动的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所述膨胀杆的一端设置有膨胀套,所述膨胀杆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一端通过锥形结构与膨胀套的内锥孔配合,所述膨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带动中心杆沿膨胀杆的轴线移动的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

4、膨胀杆的膨胀套为夹持端,通过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带动膨胀杆进行线性进给,使得膨胀杆端部的膨胀套插装至待测齿隙齿轮的内孔中。然后保持其中一个膨胀杆固定,线性调节进给另一个膨胀杆,使得分别套装在两个膨胀杆端部的膨胀套上的齿轮相互啮合。然后保持两个膨胀杆固定,通过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带动中心杆线性移动,使得中心杆端部的锥形结构挤压膨胀套的内锥孔,进而使得膨胀套将齿轮的内孔内胀夹紧实现齿轮的完全定位固定。齿轮啮合定位完成后,即可转动膨胀杆,通过设置在膨胀杆上的固定跳动测量仪即可直接测量读取齿隙数据。

5、通过调节膨胀杆的线性进给量,即可调节齿轮的啮合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膨胀杆使得啮合的齿轮转动,即可测量不同啮合位置的齿轮的齿隙。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筒、手筒挡盖、衬套,所述衬套套设在膨胀杆的外部,且所述衬套的一端与轴承座抵接;所述衬套的外侧固定套装有手筒挡盖,所述手筒挡盖的外侧螺纹套装有调节手筒,所述调节手筒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螺纹孔,膨胀杆穿过中心螺纹孔并与中心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连接。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手筒挡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调节手筒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膨胀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中心螺纹孔相互螺纹配合连接。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包括轴承外壳、轴承挡盖、轴承,所述轴承外壳固定设置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轴承外壳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轴承挡盖,所述轴承挡盖与轴承外壳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孔与衬套的外侧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衬套的一端与轴承挡盖的端面抵接。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挡盖靠近衬套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衬套的一端抵接。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连接螺纹孔。

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包括膨胀调节手轮、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螺纹配合设置在膨胀杆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中心杆转动卡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膨胀杆的外部并套装有膨胀调节手轮。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杆的外侧套装有配做手轮,所述配做手轮上设置有固定跳动测量仪。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线相互垂直相交的两个膨胀杆,在膨胀杆端部的膨胀套上固定安装齿轮,并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带动膨胀杆进行线性移动,进而在进行齿隙测量之前灵活调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膨胀杆的内孔中滑动设置中心杆,并通过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带动中心杆相对于膨胀杆进行轴向线性移动,进而使得中心杆端部的锥形结构对膨胀套的内锥孔进行挤压,使得膨胀套将齿轮的内孔内胀锁紧,进而实现对齿轮位置的有效固定,保证了后续持续测量过程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保持不变,进而保证了最终的齿隙测量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以及侧面上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齿轮夹具(2),且顶部的齿轮夹具(2)的轴线与侧面的齿轮夹具(2)的轴线相互垂直相交;所述齿轮夹具(2)包括安装在固定架(1)侧壁上的轴承座(21),所述轴承座(2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膨胀杆(22),所述膨胀杆(22)的外侧套装有带动膨胀杆(22)沿自身轴线移动的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3),所述膨胀杆(22)的一端设置有膨胀套(23),所述膨胀杆(22)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的一端通过锥形结构与膨胀套(23)的内锥孔配合,所述膨胀杆(22)的另一端设置有带动中心杆(4)沿膨胀杆(22)的轴线移动的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手筒(31)、手筒挡盖(32)、衬套(33),所述衬套(33)套设在膨胀杆(22)的外部,且所述衬套(33)的一端与轴承座(21)抵接;所述衬套(33)的外侧固定套装有手筒挡盖(32),所述手筒挡盖(32)的外侧螺纹套装有调节手筒(31),所述调节手筒(31)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膨胀杆(22)穿过中心螺纹孔并与中心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筒挡盖(3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调节手筒(31)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膨胀杆(2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中心螺纹孔相互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1)包括轴承外壳(211)、轴承挡盖(212)、轴承(213),所述轴承外壳(21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的侧壁上,所述轴承外壳(211)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轴承挡盖(212),所述轴承挡盖(212)与轴承外壳(211)之间设置有轴承(213),所述轴承(213)的内孔与衬套(33)的外侧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衬套(33)的一端与轴承挡盖(212)的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挡盖(212)靠近衬套(33)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与衬套(33)的一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壳(211)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架(1)的侧壁上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连接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5)包括膨胀调节手轮(51)、调节杆(52),所述调节杆(52)螺纹配合设置在膨胀杆(22)的内部,所述调节杆(52)的一端与中心杆(4)转动卡接,所述调节杆(52)的另一端延伸至膨胀杆(22)的外部并套装有膨胀调节手轮(5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杆(22)的外侧套装有配做手轮(6),所述配做手轮(6)上设置有固定跳动测量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隙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以及侧面上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齿轮夹具;齿轮夹具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侧壁上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膨胀杆,膨胀杆的外侧套装有带动膨胀杆沿自身轴线移动的膨胀杆进给调节装置,膨胀杆的一端设置有膨胀套,膨胀杆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杆,中心杆的一端通过锥形结构与膨胀套的内锥孔配合,膨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带动中心杆沿膨胀杆的轴线移动的中心杆进给调节装置;本技术能够在测量齿隙之前灵活调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并在啮合位置调节完成后对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进行锁定,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保持固定,进而保证最终的齿隙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夏成,李开创,马健聪,王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奥特附件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