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8031发布日期:2024-02-22 21: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灯罩检测的,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采用高科技获得的塑料材料来代替玻璃以制作汽车灯罩,根据该塑料的制备工艺和原材料的性质,制得的灯罩应当具有较高的强度,在车灯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凭经验设计车灯面罩结构,时常出现强度不足或“过设计”,在试验阶段也只是用碎石抛掷或自由落体撞击车灯,难以控制碎石冲击的速度,难以复现真实工况。在文献技术《道路车辆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环境耐性》中也给出了配光镜强度试验方法,其中也仅以简单的实物测试方法对车灯的耐碎石冲击性能进行判断,一方面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实物测试的效率较低,若产品实物不符合标准,还会经历反复的修改,导致产品开发周期延长,开发成本增加。

2、在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2464370a公开了车灯碎石冲击的模拟试验方法,包括有步骤:s1 .向前处理软件中输入车灯数模,并进行网格划分;s2 .向前处理软件中输入材料信息、边界条件信息;s3 .将s1和s2中得到的文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输入模拟试验条件,得到最大应力值;s4 .比较最大应力值与材料的屈服强度,若最大应力值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则根据模拟判断车灯面罩无塑性变形及破裂风险,将车灯制成产品实物进行碎石冲击设备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最大应力值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则根据模拟判断车灯面罩有塑性变形及破裂风险,对车灯结构优化得到改善后的车灯数模,返回s1,直至模拟结果判断车灯面罩无塑性变形及破裂风险。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碎石自由落体击打在灯罩表面,从而测试其表面强度是否合格,但是每次进行测试时,若干碎石需要人工手动回收和放置,自动化程度低下,降低工作效率。

4、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可以达到自动检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灯罩用强度测试装置,包含有回转腔、移动平台、中心回转箱、撞击部和视觉检测机构,

3、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移动平台在回转腔内环形移动 ,所述移动平台的外端面与回转腔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平台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用于对车灯罩本体进行限位固定;

4、所述中心回转箱设置于回转腔的中侧,所述中心回转箱用于驱动若干组移动平台环形移动并依次经过撞击部和视觉检测机构;

5、所述回转腔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撞击部和视觉检测机构均设置于顶盖的下侧;

6、所述撞击部包括有若干组测试块,若干组测试块的下侧开设有斜倒角,若干组测试块的斜倒角尺寸依次增加,所述测试块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若干测试块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从而撞击在车灯罩本体的表面进行强度测试,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导向伸缩柱,所述导向伸缩柱的上端与顶盖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连接有收卷绳,所述收卷绳贯穿于顶盖且与其间隙配合,所述收卷绳的上端设置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由电机组件驱动进行收卷;

7、所述视觉检测机构用于对测试后的车灯罩本体进行识别并分析其表面质量是否合格。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的上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上端与升降板转动连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下端与回转腔的底面贴合滚动,所述移动平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侧板,所述移动平台的下端设置有一对弹簧收缩柱,所述弹簧收缩柱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一对侧板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块的内侧贯穿且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中心回转箱,所述中心回转箱驱动驱动杆环形移动。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回转箱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口,所述通口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驱动杆的表面环形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卡接,所述通口供驱动杆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杆的贯穿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下侧啮合连接有冠齿轮一,所述冠齿轮一的内侧贯穿且滑动配合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直键,所述转轴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冠齿轮一和中心回转箱底部相连接,所述转轴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冠齿轮二,所述冠齿轮二的下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橡胶轮,所述橡胶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与齿轮二相连接;

12、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接轮,所述对接轮与橡胶轮相对应,所述橡胶轮将对接轮下压时,使得卡块脱离卡槽,驱动杆即可旋转带动对接轮与橡胶轮旋转。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方形框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伸缩杆二,所述方形框的两端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卡入滑槽内且与其滑动配合,一对支撑板用于卡住升降板下端面,对其高度位置进行限制。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斜倒角,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开设有斜倒角。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形框的一侧滑动配合有一对平移块,所述平移块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一对平移块的中侧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与斜面相接触,所述限位盘与方形框滑动配合,所述限位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方形框的一侧开设有竖槽,所述滑块在竖槽内滑动,一侧所述延长杆与平移块相接触;

16、所述中心回转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上端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移动平台相对应,所述限位轮用于将限位盘顶起。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组移动平台和限位座,可对若干车灯罩本体进行限位固定,限位座贴合车灯罩本体的形状设置,可将车灯罩本体卡住固定,再利用中心回转箱驱动若干移动平台以及车灯罩本体,在回转腔内环形移动,从而依次经过撞击部进行车灯罩本体表面的撞击测试,测试完成后,再移动至视觉检测机构下侧,对车灯罩本体表面进行图像识别分析,从而判断该车灯罩本体是否合格,再由后续工作人员将合格与不合格品取下分类,即可完成车灯罩本体强度的检测,具体的,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车灯罩本体放置在移动平台的限位座上侧,进行限位固定,当车灯罩本体移动至撞击部下侧时,设置有若干测试块,且若干测试块的下端面均开设有斜倒角,且每个的斜倒角尺寸均不同,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使得若干测试块的下端面的面积不同,从而导致与车灯罩本体的撞击接触面积不同,若干测试块自由落体时,撞击在车灯罩本体的表面,从而模拟不同撞击情况下,对车灯罩本体的影响,由于撞击的接触面积不同,因此,车灯罩本体所受的应力大小也不一样,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且每个测试块的上侧均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从而适应车灯罩本体表面的起伏情况,需要回收测试块时,则通过电机组件驱动收卷筒旋转,将收卷绳进行收卷,使得收卷绳拉动升降板上升,在若干导向伸缩柱的导向作用下,即可使得升降板和若干测试块上升,准备下一次的撞击测试,也可根据需要,对单个车灯罩本体进行多次撞击测试,以达到所需的测试标准,通过自动回收测试块,工作效率高,且通过设置若干组移动平台可进行连续测试和检测分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