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粮仓温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1795发布日期:2024-03-05 15:1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粮仓温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度测量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粮仓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粮仓是专门用于存储谷物、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建筑或设施。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粮仓的存在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仓通常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和特殊设计,旨在提供最佳的贮存环境。它们通常由坚固的墙壁、屋顶和地板构成,以保护储存的粮食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粮仓内部通常配备通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储存的粮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水平。此外,粮仓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防虫、防鼠等设施,以防止粮食受到害虫的侵害。

2、测量粮仓的温度有助于控制和维护粮食的质量。粮食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粮食发霉、虫害滋生以及营养价值的损失。通过测量粮仓的温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通风、降温或加热,以保持粮食的稳定状态。

3、但是由于粮仓通常非常庞大,且粮仓内深度很深,在测量温度时无法准确测量粮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因此在粮食存放中,可能因温度控制不及时而出现粮食发霉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粮仓温度测量装置。

2、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粮仓温度测量装置,包括:

3、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和/或传递;

4、插杆,所述插杆具有插入端和操作端,所述控制部位于操作端,所述插入端用于插入需要测温的粮食内部;

5、测量杆,沿所述测量杆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插杆内,所述插杆上设置有供测量杆伸出的滑动孔,所述测量杆的外壁与滑动孔的内壁完全贴合,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粮食内部的温度并输出所述温度信号;以及驱动组件,位于插杆与测量杆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测量杆伸出插杆外或进入插杆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粮食内部进行测温时,将插杆插入粮食内,当插杆插入到位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测量杆运动至插杆外,此时位于测量杆上的温度传感器即可对粮食的温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测量杆运动至插杆内,随后抽出插杆即可,测量温度时简单方便,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粮食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测量温度处的粮食没有直接与插杆接触,因此粮食上的热量也不易与插杆进行交换,因此检测到的温度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对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一定程度上避免温度检测不准确时粮食发霉的情况发生。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8、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插杆内,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插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以及齿轮,同轴固定于转动杆上,所述齿轮的外周设置有主动齿,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用于与主动齿配合的从动齿,转动所述转动杆时,至少部分所述测量杆可滑出滑动孔外或所述测量杆可滑动至插杆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能够方便驱动齿轮旋转,同时,通过转动杆与齿轮的配合,能够满足粮食较深处温度测量的需要。

10、优选的,所述测量杆包括同轴且依次连接的:

11、第一部分,滑动设置于插杆内,所述从动齿设置于第一部分,所述从动齿沿着第一部分的中心轴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滑出插杆外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深度方向沿着第一部分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

12、第二部分,沿着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第二部分可完全滑动至滑槽内,所述滑槽与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二部分从滑槽内脱出的防脱件,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滑动至远离第一部分的一侧时,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滑槽外;以及第三部分,位于第二部分远离第一部分的一端端部,所述第二部分完全滑动至滑槽内时,所述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开设滑槽的一端端部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测量时,测量杆会与粮食之间摩擦,如将温度传感器裸露在测量杆外侧,很容易导致温度传感器出现损坏等,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测温的准确性,通过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部分上能够避免温度传感器受损的情况出现,使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外运动,此时在插杆外粮食的作用下第二部分完全位于滑槽内,且此时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端部抵接,当第二部分上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插杆外后,可反向操作驱动组件,使得第一部分向插杆内运动,此时在粮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将在粮食相对于滑槽运动,直至第二部分上的温度传感器完全暴露在粮食中后为止,此时即可对粮食的温度进行测量,当测量杆在粮食内运动时,温度传感器位于滑槽内,能够对温度传感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测量结束后,通过驱动组件继续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内运动,在防脱件的作用下,第一部分将拉动第二部分和第三分部向插杆内运动,直至第三部分恰好位于滑动孔内时为止,在此过程中,由于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个凹陷结构,而温度传感器恰好位于此凹陷结构内,因此粮食将嵌入凹陷结构内与第二部分一同向插杆内运动,从而使得凹陷结构内的粮食与温度传感器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对运动,因此不易对温度传感器造成磨损,从而保护温度传感器。

14、优选的,所述第三部分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能够增大第三部分与粮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确保在将第一部分向插杆内驱动时,让第三部分带动第二部分与滑槽之间相对滑动,以便将温度传感器暴露在粮食内。

16、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插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部分滑动范围的阻挡部,所述第一部分滑动时,所述从动齿始终位于插杆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限制第一部分的滑动范围,避免第一部分滑出插杆或避免从动齿与主动齿脱离的情况出现,由于在第一部分滑动时,从动齿始终位于插杆内,因此能够避免从动齿与粮食接触,避免粮食卡在从动齿内的情况出现,提高齿轮与从动齿配合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滑动至远离第一部分的一侧时,位于滑槽外的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三部分的长度,且位于滑槽外的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滑动孔的深度,沿所述第三部分的中心轴线方向为第三部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轴线方向为第二部分的长度方向。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插杆的直径有限,而为了让温度传感器能够尽可能远离插杆,需要将测量杆设置的尽可能长,而测量杆最长也不能大于插杆的直径,为此,通过以上设计,能够让温度传感器离插杆较远且还能够让第三分部收入插杆内,当测温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部分带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一同运动至插杆外,直至第一部分不能继续运动为止,此时第一部分将温度传感器推动至远离插杆的地方,之后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内运动,此时在粮食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将与第一部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直至温度传感器与粮食接触,此时开始测量温度;测温结束后,继续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内运动,此时第一部分将带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同时向插杆内运动,直至第一部分无法继续运动时为止,此时,部分第二部分位于插杆内,部分第二部分位于滑动孔内,而部分第三部分位于插杆外,恰好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粮食将被带入插杆内并落入插杆中,之后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外运动,由于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没有粮食残留,同时在插杆外粮食的作用下,将使得第二部分向滑槽内运动,直至第二部分完全进入滑槽内,随后又驱动第一部分向插杆内运动,在插杆外粮食的推动力和在第二部分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将使得第一部分带动第三部分进入插杆内,完成测量杆的收纳操作。

20、优选的,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收集部,所述插杆内设置有采样通道,所述采样通道用于供从滑动孔进入的粮食落入收集部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采样通道和收集部,能够在测温的同时将测温区域的粮食采集进入收集部,从而能够在测温后观察测温部位的粮食情况,以便根据温度数据和粮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从而避免只有单一温度数据时对粮食是否会发霉的误判。

22、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塑料材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材质导热性差,从而避免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与粮食快速热交换时导致测温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24、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滑动至远离第一部分的一侧时,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一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温结束后,靠近第一部分侧的第二部分处存在粮食的概率极低,因此在将温度传感器滑动至滑槽内时,不易出现温度传感器与粮食卡到的情况,保护温度传感器不易受损。

26、优选的,所述滑动孔与测量杆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圈能够对滑动孔与测量杆之间密封,避免大量粮食进入插杆内,同时如测量杆与滑动孔之间存在粮食时,橡胶圈能够形变,从而供粮食通过,避免测量杆与滑动孔之间有粮食时相互卡到的情况出现。

28、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在测量时,测量温度处的粮食没有直接与插杆接触,因此粮食上的热量也不易与插杆进行交换,因此检测到的温度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对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一定程度上避免温度检测不准确时粮食发霉的情况发生;

30、通过收集部,能够在测温的同时将测温区域的粮食采集,从而能够在测温后观察测温部位的粮食情况,以便根据温度数据和粮食实际情况对粮食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