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8716发布日期:2024-04-08 13:5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试测量,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储能、汽车等多领域对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相关的研发测试需求,需要开发相应的磕碰场景试验系统。

2、现有技术针对新能源汽车底部磕碰场景的测试方案较为单一,如常见的台车撞击一个固定的障碍物模型的测试方法,或者电池系统固定,底部障碍物以一定能量冲击电池系统底部的测试方式,这些测试方法均无法模拟真实发生的新能源汽车底部磕碰场景复现情形。

3、且现有技术中,因井盖一般为球墨铸铁的圆盘形状,在撞击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弹起的情形,实现过程较为困难,尚不能提供井盖场景的有效模拟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实验平台、井盖和井盖触发装置;

4、所述井盖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实验平台上;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井盖触发装置上;

5、车辆以设定速度在所述实验平台上行驶,当车辆的车轮压在所述井盖上时,触发所述井盖触发装置,所述井盖触发装置弹起所述井盖以碰撞车辆的电池包。

6、可选地,所述井盖触发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气缸和电控单元;

7、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气缸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井盖与气缸的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井盖上;

8、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压力信号;所述电控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压力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气缸进行作动,以弹起所述井盖。

9、可选地,所述实验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横向部件;

10、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以设定间距进行平行设置;所述横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井盖和所述井盖触发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横向部件上。

11、可选地,所述设定间距以及井盖的位置均基于车辆两侧车轮间的距离确定。

12、可选地,所述气缸的作动行程范围为120mm-250mm。

13、可选地,控制所述气缸进行作动的响应时间由沿车辆行驶方向电池包到车轮的距离以及车辆的行驶车速确定。

14、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5、获取磕碰电池包的压力泄漏量、绝缘值和外表磕碰信息;磕碰电池包采用本发明上述提供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进行碰撞得到;

16、基于所述压力泄漏量、所述绝缘值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

17、可选地,基于所述压力泄漏量、所述绝缘值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具体包括:

18、当所述压力泄漏量和所述绝缘值均满足设定阈值时,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安全状态;

19、当所述压力泄漏量或所述绝缘值不满足设定阈值时,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损伤状态;

20、基于所述损伤状态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损伤级别;

21、基于所述损伤级别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

22、可选地,当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安全状态时,基于所述损伤级别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的过程包括:

23、获取安全状态评价结果的主要指标;所述主要指标包括凹坑或划痕的深度目标值阈值以及实际测量磕碰结果的深度值;

24、基于凹坑或划痕的深度目标值阈值、实际测量磕碰结果的深度值以及设定的每一状态区间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下的区间实际损伤值;

25、根据所述区间实际损伤值以及安全状态下的区间得分最大值确定抗磕碰能力指数;

26、基于所述抗磕碰能力指数确定耐井盖冲击性能。

27、可选地,基于所述压力泄漏量、所述绝缘值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具体包括:

28、以所述压力泄漏量和所述绝缘值作为评价指标;

29、设定计算结果状态指标;

30、当评价指标为设定的计算结果状态指标时,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安全状态;

31、当评价指标不是设定的计算结果状态指标时,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损伤状态;

32、获取损伤状态评价结果的主要指标;所述主要指标包括凹坑或划痕的深度目标值阈值以及实际测量磕碰结果的深度值;

33、基于凹坑或划痕的深度目标值阈值、实际测量磕碰结果的深度值以及设定的损伤状态的区间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损伤状态下的区间实际损伤值;

34、根据损伤状态下的所述区间实际损伤值以及损伤状态下的区间得分最大值确定抗磕碰能力指数;

35、基于所述抗磕碰能力指数确定耐井盖冲击性能。

3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37、本发明通过设置实验平台、井盖和井盖触发装置。当车辆行驶到井盖位置时,车胎压到井盖一侧,井盖会一定程度陷入到实验平台的平面下,触发井盖触发装置,使得井盖翘起,从而模拟车辆在轮胎压到井盖后,井盖动态弹起,井盖和移动的汽车底部的电池包发生相对碰撞,对电池包造成损失的情形,进而基于磕碰后的电池包进行电池耐井盖冲击性能的精确测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实验平台、井盖和井盖触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触发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气缸和电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横向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间距以及井盖的位置均基于车辆两侧车轮间的距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作动行程范围为120mm-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气缸进行作动的响应时间由沿车辆行驶方向电池包到车轮的距离以及车辆的行驶车速确定。

7.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力泄漏量、所述绝缘值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电池包的状态为安全状态时,基于所述损伤级别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的过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磕碰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力泄漏量、所述绝缘值和所述外表磕碰信息确定磕碰电池包的耐井盖冲击性能,具体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包磕碰测评系统及方法,涉及测试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实验平台、井盖和井盖触发装置。当车辆行驶到井盖位置时,车胎压到井盖一侧,井盖会一定程度陷入到实验平台的平面下,触发井盖触发装置,使得井盖翘起,从而模拟车辆在轮胎压到井盖后,井盖动态弹起,井盖和移动的汽车底部的电池包发生相对碰撞,对电池包造成损失的情形,进而基于磕碰后的电池包进行电池耐井盖冲击性能的精确测评。

技术研发人员:徐月,王芳,闫鹏飞,马天翼,刘磊,刘仕强,王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