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触极水银温度计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35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触极水银温度计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制做这种温度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导电触极3间隔均匀的排布在水银温度计的玻璃体中,并要求导电触极3与水银柱能够良好的接通或断开,我们分两步制做第一部带导电触极的玻璃体的制做(见图1)工序1把φ0.15mm的铂丝3有规律的挂在框架8的挂线柱91~9n上,挂线柱91~9n是整齐、均匀排列的,且柱91、94……正对柱91、93和93、95……的中央,然后在编好的铂丝网的水平中线10的位置插入一根φ0.25mm的又直又硬的金属丝11(此金属必须选用不容易和玻璃熔液粘连的金属或在硬金属丝上涂一层隔离玻璃熔液的涂层)。插法如图2所示,使铂丝3隔1出1的位于硬金属丝11的两侧,硬金属丝11的两端还要穿过框架8两端的中线孔架12、12a的中线孔,两个中线孔正好确定中线10,金属丝拉直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压线螺柱1313a上。
工序2浇铸水银温度计玻璃体的模具16是两半块的,一端有小孔16a做冒口,另一端的开口16b做浇口,冒口16a在框架下端,使硬金属丝11正好穿过冒口16a,浇口16b在框架操作口17这一端,模具分别从铂丝网两侧扣住,使硬金属丝11正好位于模具16铸造腔的正中线,用压板14、14a将模具压住,用螺丝15、15a拧紧。然后从浇口16b浇铸玻璃熔液待到快要凝固时,将压线螺柱13、13a松开,慢慢抽出硬金属丝11形成毛细玻璃管,等玻璃体完全冷却后,即可剪断挂线柱上的铂丝3,打开模具16后即形成了带导电触极的玻璃体,然后再对导电触极除锈,以便良好的导电。
第二步上述温度计的毛细玻璃管的容积可以注入水银进行实验确定,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和导电触极之间的间距所代表的温度值计算水银空腔的容积,相邻两个导电触极的间距可代表1℃(精度为±1℃)或0.5℃(精度为±0.5℃)或0.1℃(精度为±0.1℃)。而封装水银、抽真空、密封等方法,则与制做普通玻璃水银温度计的方法完全相同。
用以上方法可以制成不同测温范围的温度传感器。如-50℃~300℃,300℃~650℃,-10℃~100℃ 0~50℃,35℃~42℃。
权利要求
一种制作多触极水银温度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把做导电触极的细铂丝排列均匀的紧挂在框架上,在挂好的铂丝网中插入与水银柱同粗的硬金属丝,使均匀排列的铂丝隔一出一的垂直位于硬金属丝的两侧,硬金属丝要涂上防止与玻璃粘连的涂料,以硬金属丝为中心线扣上模具进行浇铸玻璃,在玻璃即将凝固前抽出硬金属丝,形成带导电触极和毛细孔的温度计玻璃体,对导电触极除锈,最后制成多触极水银温度计的整个方法。
专利摘要
本发明的制法是先把做导电触极的细铂丝均匀的紧挂在框架上,在挂好的铂丝网中插入与水银柱同粗的硬金属丝,使均匀排列的铂丝隔一出一的垂直位于硬金属丝的两侧。硬金属丝要涂上能防止与玻璃粘连的涂料,以硬金属丝为中心线扣上模具,再把玻璃熔液浇入模具,待快要凝固时把硬金属丝抽出,形成带毛细孔和多触极的玻璃体,然后再对导电触极除锈,最后制成多触极的水银温度计。
文档编号G01K5/00GK86101190SQ86101190
公开日1987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27日
发明者王宗稳 申请人:王宗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