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912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测量领域,涉及一种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装置。
电力系统广泛使用了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一个性能良好的避雷器,在运行电压作用下漏电流中电容性电流占80%~90%,而电阻性电流的份量很小只占20%~10%,避雷器老化或受潮后,电阻性电流要明显增加,准确测出通过避雷器的阻性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日本生产的LCD-4型、武汉生产的FLC-1型泄漏电流测量仪,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是90°补偿法,当避雷器两端电压含有谐波时,不能把被测总电流中由于电压谐波所产生的电流谐波完全补偿,导致所测得的阻性电流值,受到电压谐波含量及相位的严重干扰。
运行下的瓷壳式避雷器一般呈一字形排列,避雷器通过电场相互有作用,相间距离越近,作用越强烈,中间相(如B相)对两个边相的作用之一,是使一个边相(如C相)避雷器的总电流较避雷器单支加电压时超前一个角度,另一个边相(如A相)的电流较单支加电压时滞后一个角度,这样LCD-4型及FLC-1型泄漏电流测量仪在测量运行中的两个边相避雷器时所指示的阻性电流是错误的。
目前,电力系统测量谐波、分析电网的供电品质等均可使用单片机,如型号为8098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避雷器两端电压含谐波干扰和相间干扰,利用单片机准确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装置。
该测量装置用于电力系统带有三相电压互感器(PT)的发电厂、变电站等部门运行状态下避雷器的在线监测及避雷器的出厂试验,由1~2个电流互感器CT(CT1、CT2)、电压隔离器(Ⅰ)、放大单元(Ⅱ)、单片机(Ⅲ)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压隔器(Ⅰ)由隔离互感器T、I/V转换电路组成,隔离互感器T是由高导磁材料制成的铁芯,所述的放大单元(Ⅱ)由三路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组成,所述的单片机(Ⅲ)为具有A/D转换通道、能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单片机,其中,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与系统PT二次端子(M、N)联接,其输出端与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N3′联接,放大单元(Ⅱ)的另两个输入端接有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分别与放大单元(Ⅱ)的另两个电流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N1、N2联接,该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具有双屏蔽层,钳头结合处为交错啮合结构,铁芯为高导磁材料制成,放大单元(Ⅱ)的输出端接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单片机(Ⅲ)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有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A.当测量边相(A相)时①用两个钳形电流互感器,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A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同时用CT2将非被测相(C相)的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两个边相电流基波的角差,这个差值减去120°除以2后做为初相角置入仪器后由计算程序计算出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②当用一个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A相时,先用CT1从非被测相(C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及数据存储;后用同一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A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及数据存储,将先测得的角度减去后测得的角度,这个差值减去120°除以2后做为初相角置入仪器后由计算程序计算出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B.当测量中相(B相)时,用CT1从中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C.当测量另一个边相(C相)时,用CT1从C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此时置入负的初相角,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
该装置的电压隔离器(Ⅰ)由隔离互感器T、限流电阻R12、隔直电容C9、I/V转换电路组成,I/V转换电路由比例放大器IC6、反馈电阻R13、反馈电容C10组成,其中,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M经限流电阻R12与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入端联接,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N与隔离互感器T的负输入端联接,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9与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联接,T的负输出端与IC6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电容C10、电阻R13并联后跨接在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IC6输出信号经N3与放大单元(Ⅱ)的N3′联接。
该装置的放大单元(Ⅱ)由比例放大器IC1、IC2、IC3、过零比较器IC4、电压基准源IC5、隔直电容C1~C3、C6~C8、反馈电容C4、C5、接零电阻R1、反馈电阻R3、R4及电阻R6~R11组成,其中,CT1的正输出端经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联接,CT1的负输出端与IC1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1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1的负输入端联接,R3、C4并联后跨接在IC1的输出与负输入端之间,CT2的正输出端经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与隔直电容C2的一端联接,CT2的负输出端与IC2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2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联接,R4、C5并联后跨接在IC2的输出与负输入端之间,IC1、IC2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6、C7与单片机(Ⅲ)中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联接,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出经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与电容C3的一端联接,C3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3的正输入端联接,IC3的正输入端经接零电阻R1接零,IC3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IC3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8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2]联接,IC3的输出端还与过零比较器IC4的负输入端联接,IC4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跨接一电阻R7,IC4的正输入端还经电阻R5接零,电阻R6接在仪器电源的正极与IC4的输出端之间,IC4的输出端还与单片机的高速输入通道接口[3]联接,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与A/D转换通道接口[43]联接,IC5的负极接零,电阻R11一端与仪器电源正极联接,另一端与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联接,电阻R8、R9、R10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42]联接,另一端均与IC5的正极联接。
使用本装置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交错啮合结构的高导磁材料制成的钳形电流互感器,能准确测量到0.2mA(有效值)以上的工频电流,由于互感器本身及互感器外均有抗电磁干扰的屏蔽层,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由于CT是钳形的,可不断开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工作安全、方便、可靠。
2)具有高输入阻抗的电压隔离器与PT二次输出端联接,测量时不会影响PT二次的正常运行,以高导磁材料为铁芯的电压隔离器与以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I/V变换器联接,保证了输入电压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如20~90V),电压隔离器与放大单元之间联接电缆的长度(50~150m),使测量结果有足够精度。
3)主机中只有放大单元的一部分是模拟电路,其余都是数字电路,因此电路的工作稳定度高,计算精度高,维修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
4)测量阻性电流基波值真正反映了避雷器的小电流特性,克服了测量时电压所含谐波的影响。
5)具有校正功能,克服了避雷器的相间干扰,可测得边相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真实值。
6)单片机经总线与键盘显示器(Ⅳ)、打印机(Ⅴ)联接,可显示和打印所有测量结果及主要波形。
7)装置可用交流供电,也可用直流供电。


图1为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的原理框图,由精密钳形电流互感器CT1、CT2、电压隔离器(Ⅰ)、放大单元(Ⅱ)、单片机(Ⅲ)、键盘显示器(Ⅳ)、打印机(Ⅴ)等组成。避雷器的电流信号经CT1、CT2引入放大单元(Ⅱ),电压信号经系统PT二次端子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放大单元(Ⅱ),放大单元(Ⅱ)输出信号进入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单片机(Ⅲ)、键盘显示器(Ⅳ)、打印机(Ⅴ)经总线联接。
图2为本装置电压隔离单元(Ⅰ)的电原理图,由隔离互感器T、限流电阻R12、比例放大器IC6、反馈电阻R13、反馈电容C10组成,其中,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M经限流电阻R12与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入端联接,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N与隔离互感器T的负输入端联接,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9与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联接,T的负输出端与IC6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电容C10、电阻R13并联后跨接在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IC6输出信号经N3与放大单元(Ⅱ)的N3′联接。
图3为本装置的放大单元(Ⅱ)的电原理图,由比例放大器IC1、IC2、IC3、过零比较器IC4、电压基准源IC5、隔直电容C1~C3、C6~C8、反馈电容C4、C5、接零电阻R1、反馈电阻R3、R4及电阻R6~R11组成,其中,CT1正输出端经N1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联接,CT1的负输出端与IC1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1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1的负输入端联接,R3、C4并联后跨接在IC1的输出与输入端之间,CT2经N2与隔直电容C2的一端联接,CT2的负输出端与IC2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2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联接,R4、C5并联后跨接在IC2的输出与输入端之间,IC1、IC2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6、C7与单片机(Ⅲ)中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联接,被测相的电压信号经电压隔离器(Ⅰ)进入放大单元(Ⅱ)经N3′与电容C3的一端联接,C3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3的正输入端联接,IC3的正输入端经接零电阻R1接零IC3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IC3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8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2]联接,IC3的输出端还与过零比较器IC4的负输入端联接,IC4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跨接一电阻R7,IC4的正输入端还经电阻R5接零,电阻R6接在仪器电源的正极与IC4的输出端之间,IC4的输出端还与单片机的高速输入通道接口[3]联接,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与A/D转换通道接口[43]联接,IC5的负极接零,电阻R11一端与仪器电源的正极联接,另一端与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联接,电阻R8、R9、R10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42]联接,另一端均与IC5的正极联接。
图4、图5、图6为用两把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阻性电流基波的接线原理图。
图7、图8为用一把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阻性电流基波的接线原理图。
图9为本装置的前面板图,0~9为数字键、10-清除键、11-输入键、12-电压指示选择键、13-电流指示选择键、14-角度指示选择键、15-数字存储键、16-打印键、17-进纸键、18-数码管显示窗口、19-信号过高指示灯、20-信号过低指示灯、21-供电过低指示灯、22-小数点键、23-“+/-”号键、Ku-电压互感器变比、U-电压有效值(V)、U1-电压基波有效值(V)、U3-三次谐波电压/基波电压(%)、U5-五次谐波电压/基波电压(%)、U7-七次谐波电压/基波电压(%)、K1-电流变比、I-被测电流有效值(mA)、ⅠP-被测电流峰值(mA)、ⅠRP-阻性电流峰值(mA)、ⅠR1P-阻性电流基波峰值(mA)、IC1P-容性电流基波峰值(mA)、β-校正角(°)、φI1-U1-电流基波与电压基波的夹角(°)、φI1′-I1-两个边相电流基波之间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结合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相序排列为A、B、C(边、中、边)。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运行的瓷壳式一字形排列三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中间相(如B相)的原理框图,用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与被测相同相的系统PT二次输出端通过电压隔离单元(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放大单元(Ⅱ)输出信号进入单片机(Ⅲ)的A/D进行一个周期的模数转换,然后经计算程序对采样被测的电压、电流进行付立叶变换,得到阻性电流基波值,根据需要可显示和打印测量结果包括总电压有效值U、基波电压有效值U1、各次谐波电压含量百分比、总电流有效值Ⅰ、总电流峰值ⅠP、阻性电流峰值ⅠRP、阻性电流基波峰值ⅠR1P、容性电流基波峰值ⅠC1P、被测相电流基波与电压基波的夹角φI1-U1及总电压U、总电流Ⅰ、阻性电流ⅠR的波形;图5为测量运行的瓷壳式一字形排列三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边相时的原理框图(如A相),联接方式与图1相同,用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与被测相同相的系统PT二次输出端取电压信号,同时用钳形电流互感器CT2取另一个边相电流信号;两个电流信号、一个电压信号经过放大送到单片机的A/D转换器进行一周期的模数转换,然后经计算程序对采样被测的电压、电流及另一个边相电流进行付立叶变换,得到被测相电流基波与电压基波的之间夹角及两个边相电流基波之间的角差φI1′-φI1,中间相对两个边相的干扰角为β=(φI1′-φI1-120°)/2,通过预置干扰角+β校正计算出正确的阻性电流基波,即ⅠR1=Ⅰ1COS(φI1-U1+β);根据需要可显示和打印测量结果包括总电压有效值U、基波电压有效值U1、各次谐波电压含量百分比、总电流有效值Ⅰ、总电流峰值ⅠP、阻性电流峰值ⅠRP、阻性电流基波峰值ⅠR1P、容性电流基波峰值ⅠC1P、被测相电流基波与电压基波的夹角φI1-U1、两个边相电流基波的夹角φI1′-φI1及总电压U、总电流I、阻性电流ⅠR的波形。
图6为测量运行的瓷壳式一字形排列三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边相时原理框图(如C相),用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C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与被测相同相的系统PT二次输出端取电压信号,预置干扰角-β,通过与上述同样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正确的阻性电流基波,避雷器按A、B、C(边、中、边)相序排列,测量完B相后先测量C相,此时干扰角的计算方法为β={[360°-(φI1′-φI1)]-120°}/2,C相干扰角为-β,A相干扰角为+β。
图7、图8为使用上述方法测量运行的瓷壳式一字形排列三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边相时,只需用一个钳形互感器取电流信号(如A相为被测相)首先用精密钳形互感器CT1从非被测相(C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如图7)、与被测相同相的系统PT二次输出端取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付立叶变换得到被测相电压与非被测相电流基波之间的夹角φI1′-φU1;再用同一个钳形互感器CT1从被测相(A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如图8)、与被测相同相的系统PT二次输出端取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付立叶变换得到被测相电压与被测相电流基波之间的夹角φI1-φU1;两个边相的角差为φI1′-φI1,干扰角β=(φI1′-φI1-120°)/2,通过预置干扰角β校正计算出正确的阻性电流基波即ⅠR1=Ⅰ1COS(φI1-U1±β)。
测量单支加电压避雷器时无相间干扰,从被测相避雷器取电流、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付立叶变换得到阻性电流基波值及相角,此电流基波值和相角可作为基准数据,当避雷器安装在边相运行时,测量出的相角与单支加压时的相角进行比较,计算出干扰角β,进行校正,得到正确的阻性电流基波值。
测量带金属壳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测量单支加电压避雷器时相同。
对于避雷器生产厂、科研部门进行出厂试验、小电流特性研究、运行部门在线监测是较理想的手段。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如下测量一字形排列的瓷壳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中间相(如B相),先将主机放置在避雷器的B相附近,将主机外壳接地,互感器CT1、CT2、电压隔离器(1)与主机联接好,开机等待2分钟仪器稳定,将CT1钳于B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注意CT的方相),B相电压互感器PT的二次输出端的线端与电压隔离器的首端联接,中性点与电压隔离器的末端联接,操作面板电压指示选择按键(12),使总电压U灯亮,待数据稳定,再操作电流指示选择按键(13)使阻性电流基波峰值ⅠR1P灯亮,再观察数码显示是否稳定,若稳定,按数据存储键(15),所有数据被存储,此时钳形电流互感器、电压隔离器可脱离系统。操作电压指示选择按键(12)、电流指示选择按键(13)、角度指示选择按键(14)可依次显示被测及预置的数据。共有四种打印方式①先按打印键(16)再按数码键(1)打印出U、Ⅰ、ⅠP、ⅠRP、ⅠR1P、φI1-U1的值;②先按打印键(16)再按数码键(2)打印面板上所有的数据;③先按打印键(16)再按数码键(3)分别画出U、Ⅰ、ⅠB三个信号的波形图;④先按打印键(16)再按数码键(4)画出U、Ⅰ、ⅠR共轴波形图;此时B相就测完了。
测量一字形排列瓷壳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边相(A相)时,联线与测量中间相相同,电流互感器CT1取A相电流信号CT2取C相电流信号,电压隔离器取A相电压信号,操作电压指示选择按键(12),使U灯亮,待数据稳定,再操作电流指示选择按键(13),使ⅠR1P灯亮观察数码显示是否稳定,若稳定,按数据存储键(15),所测数据被存储,再按角度指示选择按键(14),两个边相电流夹角φI1′-I1灯亮,这时显示窗口(18)显示两个边相电流夹角,根据计算公式得到β=(φI1′-φI1-120°)/2,再按角度指示选择键(14)使β灯亮,用数码键0-9及输入按键(11)将+β的值输入到装置内,此时将测得数据进行了校正,克服了相间干扰带来的误差,可显示和打印出正确结果。
当测量另一个边相(C相),CT1取C相电流信号、电压隔离器取C相电压信号,操作、显示、打印与上述相同,此时输入-β。
权利要求1.一种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用于电力系统带有三相电压互感器(PT)的发电厂、变电站等部门运行状态下避雷器的在线监测及避雷器的出厂试验,由1~2个电流互感器CT(CT1、CT2)、电压隔离器(Ⅰ)、放大单元(Ⅱ)、单片机(Ⅲ)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隔离器(Ⅰ)由隔离互感器T、I/V转换电路组成,隔离互感器T是由高导磁材料制成的铁芯,所述的放大单元(Ⅱ)由三路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组成,所述的单片机(Ⅲ)为具有A/D转换通道、能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单片机,其中,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与系统PT二次端子(M、N)联接,其输出端与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N3′联接,放大单元(Ⅱ)的另两个输入端接有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分别与放大单元(Ⅱ)的另两个电流信号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N1、N2联接,该1~2个钳形电流互感器具有双屏蔽层,钳头结合处为交错啮合结构,铁芯为高导磁材料制成,放大单元(Ⅱ)的输出端接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单片机(Ⅲ)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有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A.当测量边相(A相)时①用两个钳形电流互感器,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A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同时用CT2将非被测相(C相)的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两个边相电流基波的角差,这个差值减去120°除以2后做为初相角置入仪器后由计算程序计算出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②当用一个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A相时,先用CT1从非被测相(C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及数据存储;后用同一个钳形电流互感器CT1从被测相(A相)避雷器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及数据存储,将先测得的角度减去后测得的角度,这个差值减去120°除以2后做为初相角置入仪器后由计算程序计算出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B.当测量中相(B相)时,用CT1从中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C.当测量另一个边相(C相)时,用CT1从C相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中取电流信号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被测相系统PT二次端子取电压信号通过电压隔离器(Ⅰ)引入到放大单元(Ⅱ)的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此时置入负的初相角,放大单元(Ⅱ)的输出进入单片机的A/D转换通道,由单片机的计算程序进行付立叶变换运算得到修正后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电压隔离器(Ⅰ)由隔离互感器T、限流电阻R12、隔直电容C9、I/V转换电路组成,I/V转换电路由比例放大器IC6、反馈电阻R13、反馈电容C10组成,其中,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M经限流电阻R12与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入端联接,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入端N与隔离互感器T的负输入端联接,隔离互感器T的正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9与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联接,T的负输出端与IC6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电容C10、电阻R13并联后跨接在放大器IC6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IC6输出信号经N3与放大单元(Ⅱ)的N3′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放大单元(Ⅱ)由比例放大器IC1、IC2、IC3、过零比较器IC4、电压基准源IC5、隔直电容C1~C3、C6~C8、反馈电容C4、C5、接零电阻R1、反馈电阻R3、R4及电阻R6~R11组成,其中,CT1的正输出端经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1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联接,CT1的负输出端与IC1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1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1的负输入端联接,R3、C4并联后跨接在IC1的输出与负输入端之间,CT2的正输出端经电流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2与隔直电容C2的一端联接,CT2的负输出端与IC2的正输入端联接并接零,C2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联接,R4、R5并联后跨接在IC2的输出与负输入端之间,IC1、IC2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6、C7与单片机(Ⅲ)中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联接,电压隔离器(Ⅰ)的输出经电压信号通道的输入端N3′与电容C3的一端联接,C3的另一端与比例放大器IC3的正输入端联接,IC3的正输入端经接零电阻R1接零,IC3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IC3的输出端经隔直电容C8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2]联接,IC3的输出端还与过零比较器IC4的负输入端联接,IC4的正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跨接一电阻R7,IC4的正输入端还与电阻R5接零,电阻R6接在仪器电源的正极与IC4的输出端之间,IC4的输出端还与单片机的高速输入通道接口[3]联接,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与A/D转换通道接口[43]联接,IC5的负极接零,电阻R11一端与仪器电源正极联接,另一端与电压基准源IC5的正极联接,电阻R8、R9、R10的一端分别与单片机(Ⅲ)的A/D转换通道接口[40]、[41]、[42]联接,另一端均与IC5的正极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基波的测量装置,是将钳形电流互感器CT
文档编号G01R19/25GK2192041SQ9220386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1日
发明者颜文, 任守华 申请人: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