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5874716阅读:1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
一种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涉及应用放射性核素r射线脉冲计数,检测微量容器的容量领域。
微量吸管是科学研究,医学教学、临床检验中进行微量分析的常用工具。其容量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度。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微量吸管质量优劣不一,经过随机抽样,检测国内四个厂家生产的微量吸管(20微升、40微升),一般合格率仅为12-90%,只有个别厂家产品合格率达90%。因此在使用前,必需予以校正。国内传统校正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一般有二种一是“汞称重量法”(俗称“水银称重法”),汞法所得结果,比较稳定。但校正过程操作繁琐、费时,汞有剧毒且能溶解多种金属,而导致汞的密度改变,影响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故须随时防止金属污染;另一种是“光电比色法”,该法虽然简便,但灵敏度、准确性往往受仪器的精密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的、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微量容器,特别是微量吸管的容量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原理是根据放射性核素(125I的半衰期60天99m锝半衰期6小时或113m铟半衰期100分钟)能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发射出r、β射线的特点,在选定的条件下,通过r射线计数器探测仪,对容器内的核素溶液进行相对计数测量,得到每分钟计数(Cou nts Per Minute)值,根据在相同条件下,计数率的高低与放射性溶液容量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换算出容量的大小,进而达到对容器容量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以如下的方式实现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将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物(商品化试剂盒)用用0.05M PH7.4的磷酸缓冲液稀释,放射浓度约为1.5×104Bq/ml,r计数器的测量效率为75%,其计数率为10000cpm,然后在核素瓶内加入适量“碱性复红”指示剂,使核素液呈明显红色,该液为核素液(1);取已用“汞量法”检测的标准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液(1),放入相对应试管底部,将试管置于微电脑r射线计数器探测仪下,逐一测出其cpm计数值,取其均值作为标准吸管的cpm值;取被检测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溶液(1),放入试管底部,将试管置于微电脑r射线计数器探测仪下,测出cpm值,该值为被检测吸管的cpm值,按公式计算吸管容量被检测微量吸管容量(微升)= (被检测吸管的cpm值)/(标准吸管的cpm均值) ×容器容量(微升)本发明所用的放射性核素125I的r射线半衰期较长(60天),可用更适合的半衰期短的99m锝(半衰期6小时),也可用113m铟(半衰期10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1、由于放射性核素检测方法是一种有高灵敏度放射性示踪技术,具有准确性、重复性好的独特优点,灵敏度最小检出值达PG(毫微微克)水平,而常规三级光电分析天平“称重量法”和“光电比色法”测定,最小检出值为mg(毫克)水平,前者比后者灵敏度高1000-1000000倍;(2)因为检测仪器FMJ-182型微电脑放射免疫r计数器为一种r射线探测仪,由微电脑控制,计数率线性范围0-1.5×106cpm、效率变化<1%,所以重复性好3、放射性核素为商品化试剂盒,使用简便、快速、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用本法检测过的标准吸管,在一分钟内即可检测出一支微量吸管的容量。4、可替代传统的“汞称量法”检测微量吸管,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显著(见表一、表二)。
表一、两种方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微量吸管检测结果表产数两法测定合格数比较批内不合格容量ulP量汞量法125I法品(支)合格数%合格数%小值%大值%U检验(支)(支)A504488459019.7-1.520.4+2>0.05B4082082018.3-8.521.2+6>0.05C5051061218.3-8.520.6+3>0.05D1001212131317.3-13.533.4+67>0.05表二、用双育法对两种国家级量具(高精度加样器、天玻吸液管)检测结果表量数加样器测定值天玻管测定值合格数量CPmulCPmul(%)P级(支)XSXSCVXSXSCV(U检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其步骤是(1)将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物(商品化试剂盒)用用0.05M PH7.4的磷酸缓冲液稀释,每批试验总量约为4-5毫升,放射浓度约为1.5×104Bq/ml,r计数器的测量效率为75%,其计数率为10000cpm,然后在核素瓶内加入适量“碱性复红”指示剂,使核素液呈明显红色,便于在吸取样品时,可明显地观察到吸管划线刻度,该液为核素液(1);2)取已用“汞量法”检测的20微升的标准微量吸管3支,逐一编号,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液(1),放入相对应试管底部,并细心将吸管内的残留液样,排出在试管底部稍上处,将试管置于FMJ-182型微电脑r计数探测仪下,逐一测出其cpm计数,取其3支标准试管的CPM的均值,作为标准吸管的cpm值;3)取被检测的20微升的微量吸管一支,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溶液(1),放入试管底部,并细心将吸管内的残留液样,排出在试管底部稍上处,试管置于FMJ-182型微电脑r计数器探测仪下,测出cpm值;4)按下式计算被检测的20微升微量吸管的实际容量被检测微量吸管容量(微升)= (被检测吸管的cpm值)/(3支标准吸管cpm均值) ×20微升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放射性核素标准记物(商品化试剂盒)用0.05M PH7.4的磷酸缓冲液稀释,放射浓度约为1.5×104Bq/ml,r计数器的测量效率为75%,其计数率为10000cpm,然后在核素瓶内加入适量“碱性复红”指示剂,使核素液呈明显红色,该液为核素液(1);取已用“汞量法”检测的标准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液(1),放入相对应试管底部,将试管置于微电脑r射线计数器探测仪下,逐一测出其cpm计数值,取其均值作为标准吸管的cpm值;取被检测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已混匀的核素溶液(1),放入试管底部,将试管置于微电脑r射线计数器探测仪下,测出cpm值,该值为被检测吸管的cpm值;按公式计算被检测微量吸管容量(微升)= (被检测吸管的cpm值)/(标准吸管的cpm均值) ×容器容量(微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核素液(1)可以是半衰期为6小时的ppm得,也可以是半衰期为100分钟的113m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检测微量容器,特别是微量吸管容量的方法。它应用放射性核素
文档编号G01F17/00GK1080718SQ9310418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9日
发明者舒育云, 袁琳, 何彩音, 苏世昌 申请人:湖北省荆州地区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