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台案秤秤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28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台案秤秤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计量衡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台案秤秤体结构的改进。
目前国内常见的电子台案秤秤体,主要包括台面,铸件结构的上承重架、下承重架、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组成。台面与上承重架之间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传力块也即橡胶块,两个上承重架和两个下承重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焊接成框形结构,且每个上横梁和每个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联接有两个套管,套管内设有与之固定联接的支承,且支承的一端分别与传力块也即橡胶块连接。由于目前常用电子台案秤秤体中采用上、下承重梁和上、下横梁整体铸件结构,各承重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因其需要满足强度、刚度以及计量性能方面的要求,故高度较高,且粗大笨重,因而造成秤体高度高,重量大,加工工艺复杂且增加了成本。再者,由于目前常用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两组安装孔口,分别位于长方体的面积最小的两对应正方形面上(也即长度方向的顶端端面上),加上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是侧立放置,目两组安装孔口一组在顶端端面上方,一组在另一顶端端面下方,两组安装孔口之间的空间垂直距离相对较大,因此,安装弯曲梁传感器用的安装板,通常只能侧立起来再将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承重架上和下承重架上,而且即使这样,台案秤秤体的高度还是受传感器侧立高度(即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宽度)及安装板侧立高度的影响因而高度较高。由于秤体高度较高,还带来台面的四侧面的高度也随之较高。而整个秤体的高度较高,又造成了材料费用较大,成本相对较高的不足。再次,秤体结构尺寸高,用户使用时必须将货物提得较高才能置于秤体上,所花力气较大,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计量精度能保证的电子台案秤秤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台面,采用圆形钢管结构的上承重架和下承重架,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电子台案秤秤体,台面与上承重架之间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传力块,两个上承重架和两个下承重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焊接成框形结构,且每个上横梁和每个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固联有两个套管,套管内设有与套管固联的支承,且支承的一端与传力块连接,在两个上承重架之间和两个下承重架之间分别焊接有安装板,通过螺钉将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上,在上承重架的安装板上或上横梁上设有水平指示仪,其特征是上承重架和下承重架为圆形钢管,且上承重架和下承重架的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两组安装孔口,可以是分别位于长方体的面积最大的两对应长方形面上,且两组安装孔口分别位于两对应长方形而上的两端,即不位于同一端。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台面的上表面与台面的四个侧面可以是垂直,也可以是不垂直,也即四个侧面均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倾斜角为5°~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1)成本低。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承重架和下承重架为圆形钢管,且上、下承重架的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因而承重架端部的高度随之降低,这样,与上、下承重架连接的上、下横梁高度也就随之降低。相应地,焊接而成的秤体的高度也变得低了。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的两组安装孔口,分别位于长方体的面积最大的两对应长方形面上,且两组安装孔口分别位于两对应长方形面上的两端,因此相对于目前常用的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而言,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两组安装孔口之间的空间垂直距离比现有传感器的两组安装孔口之间的空间垂直距离小得多,而且传感器的内在结构不发生丝毫变化,相应地,安装弯曲梁传感器用的安装板不需要侧立起来焊在上、下承重架上,而只要平躺着焊在上、下承重架上,因而使台案秤秤体的高度以及台面的四个侧面的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再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承重架与横梁的结构一样,采用圆形钢管与横梁焊接结构,而不使用整体铸件结构,这样,秤体所使用的材料重量大大减轻,且圆形钢管焊接后只需一道工序加工即可,而不需要象铸件那样经多道工序加工,减少了不必要的工模具,便于生产管理,节约了加工工时,从而使成本得到降低。另外,由于节省材料,使秤体重量变轻,运输费变少,使销售成本也得到了降低。(2)使用方便。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秤体结构的高度相对较低,用户使用时,不必将重物提得很高就能将之置于秤体上称量,花力少,使用方便。(3)易于加工且外形美观。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台面的上表面与台面的四个侧面不垂直,且四个侧面均向外倾斜一定角度,相对于台面的上表面与四个侧面相互垂直而言,既易于台面的模压加工,又使台面的外形美观得多;(4)计量精度能保证。由于上承重架和下承重架受弯矩最大的部位是在圆形钢管的中部区段,其抗弯截面模量较大,而上、下承重架两个端部呈压扁状,所受弯矩较小,所需抗弯截面模量相对较小,因此上、下承重架两端被压扁后并不影响上、下承重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不影响秤体的计量精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用弯曲梁传感器,其内部结构跟原来的一样,只是为了降低秤体的高度而改变其安装孔口的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计量精度丝毫不会比原来的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子台案秤秤体,包括台面(1),台面(1)的上表面(9)与台面(1)的四个侧面(13)不垂直,且四个侧面均向外倾斜一定角度,通常倾斜角为8°左右(如图1所示),采用相同规格的圆形钢管构成的上承重架(3)和下承重架(4),上承重架(3)和下承重架(4)的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例如如图3所示端部的截面呈椭圆形(也可压扁成扁圆形或扁平形)。两个上承重架(3)和两个下承重架(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横梁(18)和两个下横梁(19)焊接成框形结构,且每个上横梁(18)和每个下横梁(19)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两个套管(12),套管(12)内设有与套管(12)固定联接的支承(11),且支承(11)的一端与传力块(12)和(14)连接。传力块(2)和(14)可用橡胶、塑料等制成,既能起传力作用,又可调节秤体的水平。台面(1)的上表面(9)与上承重架(3)之间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传力块(2)和(5)。在两个上承重架(3)之间和两个下承重架(4)之间,分别焊接有安装板(8)和(16),通过螺钉(6)和垫圈(7)将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10)安装在安装板(8)和(16)上,传感器(10)的两组安装孔口(15)和(17)分别位于长方体的面积最大的两对应长方形面上,且两组安装孔口(15)和(17)分别位于两对应长方形面上的两端,即不位于同一端。在上承重架(3)的安装板(8)上或在上横梁(18)上设有水平指示仪(20)。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下承重梁采用圆形钢管且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因而秤体的高度比现有秤体高度可降低25%,再由于传感器安装板平放且传感器安装孔位置发生变化以及传感器水平放置,又可使秤体高度比现有秤体高度降低25%,将上述两种方案综合起来,则秤体高度可降低50%。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台案秤秤体,包括台面(1),上承重架(3)和下承重架(4),上横梁(18)和下横梁(19)以及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10),台面(1)与上承重架(3)之间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传力块(2)和(5),两个上承重架(3)和两个下承重架(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横梁(18)和两个下横梁(19)焊接成框形结构,且每个上横梁(18)和每个下横梁(19)的两端分别固定联接有两个套管(12),套管(12)内设有与套管(12)固定联接的支承(11),且支承(11)的一端与传力块(2)或(14)连接,在两个上承重架(3)之间和两个下承重架(4)之间分别焊接有安装板(8)和(16),且通过螺钉(6)将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10)安装在安装板(8)和(16)上,在上承重架(3)的安装板(8)上或在上横梁(18)上设有水平指示仪(20),其特征在于上承重架(3)和下承重架(4)为圆形钢管,且上、下承重架(3)和(4)的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台案秤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10)水平放置,其两组安装孔口(15)和(17)分别位于长方体的面积最大的两对应长方形面上,且两组安装孔口(15)和(17)分别位于两对应长方形面上的两端,即不位于同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台案秤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面(1)的上表面(9)与台面(1)的四个侧面(13)不垂直,且四个侧面均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倾斜角为5°~10°。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台案秤秤体,具有台面,上、下承重架,上、下横梁及长方体弯曲梁传感器,上、下承重架为圆形钢管,其两个端部均呈压扁状,上、下承重架分别与上、下横梁构成两框形结构,上承重架间和下承重架间分别焊有安装板,传感器固定在两安装板上,两组安装孔口位于面积最大的两长方形面上的两端,台面的上表面与四侧面不垂直,且四侧面向外倾斜。该秤体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精度能保证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G21/00GK2249893SQ9622937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日
发明者朱志刚 申请人:常州托利多电子衡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