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1540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弹簧是利用其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圆柱压缩弹簧应用最为广泛。在超大型螺旋桨计算机静平衡装置开发中,为了防止螺旋桨的瞬时惯性力压坏压力传感器,有必要在传感器末端安装缓冲弹簧,因此需要知道缓冲弹簧的压力、位移以及刚度。
[0003]传统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采用手动调节弹簧的压缩量,通过计算机检测弹簧压力,卡尺测量压缩位移后计算弹簧刚度,使得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可视化效果差、测量精度低,因此发明一种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可视化效果好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涉及弹簧力、弹簧位移以及弹簧刚度检测,能够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弹簧力与弹簧位移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计算出弹簧刚度。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能够实时检测弹簧压力、弹簧位移以及弹簧刚度。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7]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顶杆、前端盖、压力传感器、套筒、导杆、平垫圈、弹簧预紧螺母、后端盖、预紧螺杆、轴套、联轴器、步进电机、滑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所述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前端盖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基座螺纹连接;顶杆穿过前端盖、一端装在基座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导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平垫圈、弹簧预紧螺母设置在导杆上,导杆的另一端与预紧螺杆螺纹连接,预紧螺杆穿过后端盖后与轴套螺纹连接,所述预紧螺杆与后端盖螺纹连接,轴套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安装于滑轨上;套筒设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并通过螺纹连接,步进电机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依次与数据采集卡、计算机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顶杆穿过前端盖及装在基座上的部分为光杆,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一端为螺纹杆;所述导杆为螺纹杆。
[0009]优选地,前端盖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与顶杆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
[0010]优选地,导杆上与压力传感器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锁紧螺母。
[0011]优选地,所述套筒为圆柱形套筒,在套筒左端圆周方向开U形槽;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为圆柱形。
[0012]本发明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采用步进电机调节弹簧的压缩量,通过计算机实时检测弹簧的压力以及压缩量,绘制出弹簧压力一位移曲线,从而计算出弹簧的刚度,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能够用于检测外负载压力,并且通过调节弹簧预紧螺母可保护压力传感器因过载而造成的损坏,增加了本装置的可移植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所述弹簧刚度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4]图2为套筒外观图。
[0015]图中:
[0016]1、顶杆;2、基座;3、第一锁紧螺母;4、前端盖;5、第二锁紧螺母;6、压力传感器;7、套筒;8、导杆;9、第三锁紧螺母;10、弹簧;11、平垫圈;12、弹簧预紧螺母;13、后端盖;14、预紧螺杆;15、轴套;16、联轴器;17、步进电机;18、滑轨;19、信号线;20、数据采集卡;21、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包括顶杆1、基座2、第一锁紧螺母33、前端盖44、第二锁紧螺母5、压力传感器6、套筒7、导杆8、第三锁紧螺母9、平垫圈11、弹簧预紧螺母12、后端盖13、预紧螺杆14、轴套15、联轴器16、步进电机17、滑轨18、信号线19、数据采集卡20、计算机21。
[0019]所述基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前端盖4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与基座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第一锁紧螺母3可以锁紧前端盖4与基座2的螺纹连接,并且可以调节前端盖4的伸缩量。顶杆I穿过前端盖4、一端装在基座2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顶杆I穿过前端盖4及装在基座2上的部分为光杆,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的一端为螺纹杆。在超大型螺旋桨计算机静平衡装置开发中,为了防止螺旋桨的瞬时惯性力压坏压力传感器6,在传感器末端安装缓冲弹簧10。测出弹簧10的刚度后,调节弹簧预紧螺母12,设置弹簧10的安全压力为压力传感器6量程的70%?90%。若顶杆I左端触头受到小于弹簧10调定的压力,检测压力合格;若顶杆I左端触头受到大于弹簧10调定压力,则顶杆I缩回,保护了压力传感器6。
[0020]前端盖4与压力传感器6之间设有与顶杆I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5。通过调节第二锁紧螺母5锁紧顶杆I与压力传感器6的螺纹连接,可调节顶杆I相对于前端盖4的伸缩量。所述导杆8为螺纹杆。压力传感器6的另一端与导杆8的一端螺纹连接,采用第三锁紧螺母9对导杆8与压力传感器6的螺纹连接进行锁紧。平垫圈11、弹簧预紧螺母12设置在导杆8上,其中平垫圈11套在导杆8上,与导杆8实现光孔连接,弹簧预紧螺母12与导杆8实现螺纹连接、并位于平垫圈11与预紧螺杆14之间。导杆8的另一端与预紧螺杆14螺纹连接,预紧螺杆14穿过后端盖13后与轴套15螺纹连接。所述预紧螺杆14与后端盖13螺纹连接,轴套15通过联轴器16与步进电机17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7安装于滑轨18上,保证步进电机17只能够左右移动,不可绕自身轴心转动。套筒7设在前端盖4和后端盖13之间、并通过螺纹连接,步进电机17和压力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19依次与数据采集卡20、计算机21连接。
[0021]如图2所示,套筒7为圆柱形套筒7,在套筒7左端圆周方向开U形槽;所述前端盖4与后端盖13为圆柱形。
[0022]在测量弹簧刚度时,弹簧10套入导杆8上,一端与第三锁紧螺母9相接触,另一端与平垫圈11相接触,旋转弹簧预紧螺母12使平垫圈11压缩弹簧10。通过旋转预紧螺杆14挤压平垫片11,从而可对弹簧10压缩。测试之前调节弹簧预紧螺母12,使弹簧10存在2?1N压力,同时使第二锁紧螺母5与前端盖4内壁紧密贴合。轴套15需旋到底,通过步进电机17带动轴套15旋转,从而带动预紧螺杆14旋转,起到压缩弹簧的作用。通过步进电机17用来检测预紧螺杆14旋转的角度,使用螺距规测量预紧螺杆14螺距就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卡20计算出弹簧10的位移量。
[0023]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压力信号与步进电机17检测的角度信号通过信号线19传输给数据采集卡20,计算机21与数据采集卡20采用信号线19通信,并将螺距规测量得到的预紧螺杆14螺距输入数据采集卡20中,实现弹簧10压力、位移、刚度的实时显示。
[0024]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顶杆(1)、前端盖(4)、压力传感器(6)、套筒(7)、导杆⑶、平垫圈(11)、弹簧预紧螺母(12)、后端盖(13)、预紧螺杆(14)、轴套(15)、联轴器(16)、步进电机(17)、滑轨(18)、数据采集卡(20)、计算机(21),所述基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前端盖(4)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与基座(2)螺纹连接;顶杆(I)穿过前端盖(4)、一端装在基座(2)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出)的另一端与导杆(8)的一端螺纹连接,平垫圈(11)、弹簧预紧螺母(12)设置在导杆(8)上,导杆(8)的另一端与预紧螺杆(14)螺纹连接,预紧螺杆(14)穿过后端盖(13)后与轴套(15)螺纹连接,所述预紧螺杆(14)与后端盖(13)螺纹连接,轴套(15)通过联轴器(16)与步进电机(17)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7)安装于滑轨(18)上;套筒(7)设在前端盖(4)和后端盖(13)之间、并通过螺纹连接,步进电机(17)和压力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19)依次与数据采集卡(20)、计算机(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I)穿过前端盖(4)及装在基座(2)上的部分为光杆,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的一端为螺纹杆;所述导杆(8)为螺纹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盖(4)与压力传感器(6)之间设有与顶杆(I)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杆(8)上与压力传感器(6)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锁紧螺母(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为圆柱形套筒,在套筒(7)左端圆周方向开U形槽;所述前端盖(4)与后端盖(13)为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弹簧刚度检测装置,包括顶杆、基座、锁紧螺母、压力传感器、导杆、套筒、步进电机,前端盖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基座连接;顶杆一端穿过前端盖装在基座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导杆的一端连接,平垫圈、弹簧预紧螺母设在导杆上,导杆的另一端与预紧螺杆连接,预紧螺杆与轴套连接,轴套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装于滑轨上;套筒设在前端盖和后端盖间,步进电机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依次与数据采集卡、计算机连接。通过检测步进电机的转角、导杆的螺距、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换算出弹簧的压力与位移,从而检出弹簧的刚度,并且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提高了弹簧测量效率。
【IPC分类】G01M13/00
【公开号】CN104931245
【申请号】CN201510313142
【发明人】张新星, 王存堂
【申请人】江苏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