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_2

文档序号:9928848阅读:来源:国知局
码器,一端连接检测仪器(例如为相控阵检测仪),将编码器的信号传递给检测仪器。磁性从动轮51通过传动齿轮组52带动编码器53旋转,实现探头或楔块移动位置的记录。上述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能够稳定的为探头或楔块移动提供动力保障和传动的连续、准确,便于控制。
[006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2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框架的顶部,所述探测模块I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范围不完全重合或沿待检测的隔板的轴向错开设置。这样,可以更大范围的覆盖待检测的隔板的表面,做到扫查无死角,提高扫查效率。探头11例如为长条形,长度方向平行待检测的隔板的轴向,扫查方向为待检测的隔板的周向,两个探测模块I的探头11平行设置并且两个探测模块I的探头11在待检测的隔板的轴向上错开设置,两个探测模块I的探头11的覆盖范围囊括检测的隔板的侧向表面。
[006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控阵检测仪(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和所述探头。相控阵检测仪用于发射电脉冲、采集检测数据、编码器数据,存储数据,实现检测结果的多维成像,以便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检测结果。相控阵检测仪可以设置在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和主框架之外,不随主框架而移动,减少主框架移动的负担,增加主框架移动的灵活性,增加检测分析的稳定性。
[006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压紧扭簧15,连接在所述楔块与所述主框架之间。压紧扭簧15安装在主框架上,探头进行检测时,压紧扭簧15为楔块与探头提供压紧力,使其贴紧被检工件。
[0065]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
[0066]横移框架22,连接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2,横移框架上有横移刻度,便于定量移动长度;
[0067]横移齿条导轨21,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22上,具有齿条;
[0068]横移轴承座17,设置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21上并连接所述楔块11 ;
[0069]横移旋钮16,连接所述横移轴承座17,横移旋钮16例如为齿轮或连接齿轮,通过所述横移旋钮16的旋动,所述横移轴承座17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21上横移。
[0070]楔块固定在楔块夹持框内。楔块夹持框,安装在主框架3上,用于固定楔块与探头,通过两侧各两个顶丝固定楔块。旋转横移旋钮使横移轴承座内的齿轮转动,齿轮在横移齿条导轨发生相对移动,实现探头及夹持模块的横向移动。横移轴承座,连接楔块夹持框,放置在横移导轨上,调节横移旋钮时,横移轴承座产生横向运动,从而带动楔块与探头的横向移动。通过调节旋钮控制楔块与探头的横向位置,通过横移框架上的刻度,精确调整探头检测位置。
[0071]如图3所示,主框架3包括:把手及曲率调节面板31和上盖板32。把手及曲率调节面板31上靠下的孔与曲率调节旋转轴2相连,靠上的一排小孔与曲率调节柱塞24相连,通过曲率调节柱塞24在小孔中的位置来适应不同曲率的隔板的检测。上盖板32保护主框架内部的驱动机构和位置记录装置。
[0072]当曲率调节旋转轴装配好后,整个探头及夹持模块可以以曲率调节旋转轴为中心转动,此时可以根据工件外形的曲率不同将曲率调节柱塞24与曲率调节面板31上的弧形空群中相应的孔相配合,将横移框架22定位在主框架3上,使曲率调节旋转轴或探测模块与主框架3成一定的曲率,使检测得以施行。
[007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包括:
[0074]步骤A:将探头抵紧在楔块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进行扫查,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
[0075]步骤B:在楔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位置记录装置记录扫查的位置;
[0076]步骤C:根据探头获得的图像和位置记录装置记录的位置,实现检测数据的记录。
[0077]进一步地,通过电机驱动磁性主动轮实现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的移动。
[0078]进一步地,采用相控阵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记录。
[0079]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或过程例如如下:
[0080]1、调节主动磁性轮、从动磁性轮轴向间距,保证各磁性轮均在工件表面可以无阻碍的移动。
[0081]2、调节曲率调节旋转轴,使扫查装置(探测模块)能适应所检测的隔板曲率。
[0082]3、将探头、楔块安装到扫查装置上,调节到合适位置。将探头线与检测仪相连接;
[0083]4、用信号线将编码器接口一端与检测仪相连接。
[0084]5、将水栗出水口连接到万向管接头19,并用软管将软管接头13与水管接头18相连接;
[0085]6、用导线连接电源接口 45和输出电源接口 69,给电机供电。
[0086]7、将外部电源与箱体的电源连接盒(电源连接部件)相连接。
[0087]8、使用软管将进水口 64与外部水源或耦合剂相连。
[0088]9、检测设置与方法:
[0089]使用线性阵列探头,可以使用5MHz64阵元线性阵列探头,采用0°或小角度线性扫查的方式,激发超声波。在仪器上设置4个窗口,一个A视图、一个B视图、一个C视图,一个D视图。
[0090]10、设置完成后,将扫查装置(探测模块)吸附到工件的扫查面。
[0091 ] 11、打开水栗,调节耦合剂流量,使耦合剂匀速稳定的输送到楔块底部;
[0092]12、接通电机按钮,调节电机速度,使扫查装置能稳定的移动。
[0093]13、将扫查装置移动到检测起始位置,开始检测和数据采集。
[0094]检测过程中可以观察B视图快速识别实时检测位置的缺陷,通过记录检测数据,可以得到缺陷在各个视图上的尺寸。
[0095]检测的位置信息和检测数据由相控阵检测仪采集后保存。
[0096]本发明的优点有:
[0097]I)电动驱动扫查装置(探测模块),提高检测效率,实现检测过程的机械扫查,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0098]2)采用编码器记录探头位置,建立检测数据与检测位置的对应关系,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0099]3)使用相控阵检测技术,使用线性阵列探头,使一次扫查的检测范围增大,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使用相控阵聚焦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
[0100]4)使用相控阵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多维成像功能,使显示结果直观准确。
[010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 主框架;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 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 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 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 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探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包括:编码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 磁性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电机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 磁性从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磁性主动轮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 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连接在所述磁性从动轮与所述编码器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探测模块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范围不完全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控阵检测仪,连接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和所述探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压紧扭簧,连接在所述楔块与所述主框架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 横移框架,连接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 横移齿条导轨,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 横移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上并连接所述楔块; 横移旋钮,连接所述横移轴承座,通过所述横移旋钮的旋动,所述横移轴承座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上横移。8.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A:将探头抵紧在楔块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进行扫查,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 步骤B:在楔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位置记录装置记录扫查的位置; 步骤C:根据探头获得的图像和位置记录装置记录的位置,实现检测数据的记录。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机驱动磁性主动轮实现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的移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相控阵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记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主框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A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隔板主焊缝检测方法包括:将探头抵紧在楔块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进行扫查,在楔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位置记录装置记录扫查的位置。本发明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IPC分类】G01N29/04, G01N29/28, G01N29/265
【公开号】CN105717195
【申请号】CN201410724922
【发明人】季昌国, 刘建屏, 蒋楠, 马延会, 郭德瑞, 毛良彦, 尹建锋, 刘永超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