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文档序号:1048755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A)获取工区现有的地震资料;(B)获得工区的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C)获得工区中各个地层的时间域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断层数据;(D)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E)根据声波测井曲线和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F)获取工区中钻井的井震伪速度;(G)建立工区的格架模型;(H)根据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和所述工区的格架模型建立地层速度模型;(I)利用随钻资料对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根据所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地层速度模型的精度。
【专利说明】
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地球物理信号采集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地层速度模型主要用于时深转换,因此,准确建立地层速度模型是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获取合理优良地质成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关键工作内容。
[0003]目前,较为成熟的建立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是以地震速度为背景,利用研究工区钻井的时深曲线或井分层一地震层位速度(即,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对构造模型和岩性异常体框架进行约束校正,从而建立全区的地层速度模型。该方法能基本满足解释的需要,而且也不易发生构造畸变。
[0004]但是,在南方海相页岩气气藏的勘探开发任务中,优质页岩层目标厚度较薄,通常在10米以下,常规的地层速度模型的精度远远无法满足此类勘探任务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地层速度模型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0006]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A)获取工区现有的地震资料;(B)对工区的单炮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获得工区的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C)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层位追踪和断层解释,以获得工区中各个地层的时间域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工区的断层数据;(D)根据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E)根据声波测井曲线和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F)利用测井分层数据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获取工区中钻井的井震伪速度;(G)根据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所述工区的断层数据来建立工区的格架模型;(H)根据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和所述工区的格架模型建立地层速度模型;(I)利用随钻资料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
[0007]可选地,步骤(D)包括:(Dl)基于测井曲线和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对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进行控制速度反演,以建立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D2)利用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提取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D3)基于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获取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自动拾取剩余均方根速度,并对所述剩余均方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D4)利用所述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和平滑处理后的剩余均方根速度建立网格层析成像矩阵,对所述网格层析成像矩阵进行解矩阵处理,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
[0008]可选地,步骤(E)包括:(El)利用声波测井曲线获取声波合成记录;(E2)利用所述声波合成记录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数据体进行标定,以获取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
[0009]可选地,步骤(E)还包括:对所述时深曲线进行取点平滑处理,以获取包括有均匀的速度控制点的时深曲线。
[0010]可选地,步骤(H)包括:(Hl)将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标记在所述格架模型上,并利用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对所述格架模型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进行内插处理,其中,经内插处理后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变化趋势遵循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的速度变化趋势,所述格架模型的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遵循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的速度的变化趋势;(H2)利用所述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对所述格架模型上的速度进行校正,从而建立地层速度模型。
[0011]可选地,步骤(I)包括:(11)根据工区的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和地质录井信息确定水平井所在的目的层段,并将所述目的层段在所述地层速度模型上进行标定,以获取所述目的层的分层情况;(12)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分层情况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其中,当所述目的层有分层时,获取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当所述目的层无分层时,获取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
[0012]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中,能够利用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结合工区的格架模型来建立地层速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的层的层段全层位细化的构造格架和随钻标定速度,形成基于水平井的随钻地层速度模型,有效地提高地层速度模型中速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3]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4]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5]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的步骤的流程图;
[0016]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的步骤的流程图;
[0017]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立地层速度模型的步骤的流程图;
[0018]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的是相同的部件。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所述实施例,以便解释本发明。
[0020]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这里,作为示例,所述方法可由用于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设备来实现,也可完全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0021]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0,获取工区现有的地震资料。这里,所述工区现有的资料可包括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等。
[0022]在步骤S200,对工区的单炮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获得工区的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这里,可通过现有的任何方式对工区的单炮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来获得工区的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
[0023]在步骤S300,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层位追踪和断层解释,以获得工区中各个地层的时间域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工区的断层数据。作为示例,所述工区中各地层的时间域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可包括工区中各个主要速度控制层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以及目的层上下细层的全层位地震反射层位数据。
[0024]在步骤S400,根据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
[0025]以下将结合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的步骤。
[0026]在步骤S410,基于测井曲线和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对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进行控制速度反演,以建立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
[0027]在步骤S420,利用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提取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这里,所述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属性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倾角、方位角和连续性等属性。
[0028]在步骤S430,基于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获取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自动拾取剩余均方根速度,并对所述剩余均方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
[0029]在步骤S440,利用所述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和平滑处理后的剩余均方根速度建立网格层析成像矩阵,对所述网格层析成像矩阵进行解矩阵处理,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
[0030]返回参照图1,在步骤S500,根据声波测井曲线和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
[0031]以下将结合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的步骤。
[0032]在步骤S510,利用声波测井曲线获取声波合成记录。
[0033]在步骤S520,利用所述声波合成记录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数据体进行标定,以获取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
[0034]此外,附加地,步骤S500还可包括对时深曲线进行取点平滑处理的步骤,具体说来,还可对所述时深曲线进行取点平滑处理,以获取包括有均匀的速度控制点的时深曲线。
[0035]在步骤S600,利用测井分层数据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获取工区中钻井的井震伪速度。
[0036]在步骤S700,根据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所述工区的断层数据来建立工区的格架模型。
[0037]在步骤S800,根据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和所述工区的格架模型建立地层速度模型。
[0038]下面将结合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立地层速度模型的步骤。
[0039]在步骤S810,将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标记在所述格架模型上,并利用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对所述格架模型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进行内插处理,其中,经内插处理后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变化趋势遵循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的速度变化趋势,所述格架模型的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遵循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的速度的变化趋势。
[0040]在步骤S820,利用所述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对所述格架模型上的速度进行校正,从而建立地层速度模型。
[0041]返回参照图1,在步骤S900,利用随钻资料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
[0042]下面将结合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的步骤。
[0043]在步骤S910,根据工区的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和地质录井信息确定水平井所在的目的层段,并将所述目的层段在所述地层速度模型上进行标定,以获取所述目的层的分层情况。
[0044]在步骤S920,确定所述目的层是否分层。
[0045]当所述目的层有分层时,在步骤S930,获取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
[0046]当所述目的层无分层时,在步骤S940,获取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
[0047]综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建地震数据的速度模型的方法中,能够利用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结合工区的格架模型来建立地层速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的层的层段全层位细化的构造格架和随钻标定速度,形成基于水平井的随钻地层速度模型,有效地提高地层速度模型中速度的准确性。
[0048]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主权项】
1.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 (A)获取工区现有的地震资料; (B)对工区的单炮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获得工区的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 (C)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层位追踪和断层解释,以获得工区中各个地层的时间域的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工区的断层数据; (D)根据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成像速度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 (E)根据声波测井曲线和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数据体确定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 (F)利用测井分层数据和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获取工区中钻井的井震伪速度; (G)根据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和所述工区的断层数据来建立工区的格架模型; (H)根据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钻井的时深曲线、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和所述工区的格架模型建立地层速度模型; (I)利用随钻资料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 (Dl)基于测井曲线和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对所述地震反射层位数据进行控制速度反演,以建立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 (D2)利用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提取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 (D3)基于所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获取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共成像点道集自动拾取剩余均方根速度,并对所述剩余均方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 (D4)利用所述叠前深度偏移数据属性和平滑处理后的剩余均方根速度建立网格层析成像矩阵,对所述网格层析成像矩阵进行解矩阵处理,以获取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包括: (El)利用声波测井曲线获取声波合成记录; (E2)利用所述声波合成记录对所述叠前时间偏移数据体进行标定,以获取工区中钻井的时深曲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还包括:对所述时深曲线进行取点平滑处理,以获取包括有均匀的速度控制点的时深曲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H)包括: (HI)将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标记在所述格架模型上,并利用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对所述格架模型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进行内插处理,其中,经内插处理后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变化趋势遵循所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体的速度变化趋势,所述格架模型的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遵循所述钻井的时深曲线的速度的变化趋势; (H2)利用所述钻井的井震伪速度对所述格架模型上的速度进行校正,从而建立地层速度模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I)包括: (Il)根据工区的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和地质录井信息确定水平井所在的目的层段,并将所述目的层段在所述地层速度模型上进行标定,以获取所述目的层的分层情况; (12)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分层情况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以获得随钻地层速度模型, 其中,当所述目的层有分层时,获取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井震伪速度和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当所述目的层无分层时,获取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利用所述目的层段的时深曲线对所述地层速度模型进行校正。
【文档编号】G01V1/30GK105842736SQ201610367256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发明人】蒋波, 黄诚, 邓小江, 王小兰, 李邗, 康昆, 范增辉, 杨容, 丁登碧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