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227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钢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包括套筒、挡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支撑杆、伸缩杆和调节螺母,套筒的一端开设有与钢管相匹配的通孔,通孔底部开设有与挡环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挡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置在挡环上,第一密封圈位于挡环与第一滑槽之间,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的接触面为锥面,伸缩杆滑动设置在套筒的一端,伸缩杆的一端位于通孔内,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了现有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管端上焊接一个堵头和通气头,试压完成后再将堵头和通气头锯切下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专利说明】
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钢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不锈钢钢管的水下气密试验是钢管成品检验比较可靠的一种检验方法,它可以直观的检验钢管是否有穿透性的缺陷,现有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管端上焊接一个堵头和通气头,试压完成后再将堵头和通气头锯切下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管端上焊接一个堵头和通气头,试压完成后再将堵头和通气头锯切下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包括套筒、挡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支撑杆、伸缩杆和调节螺母,所述套筒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钢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挡环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挡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挡环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挡环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接触面为锥面,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套筒并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内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挡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在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调节螺母的一端,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设有锥形堵头,所述锥形堵头的小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通过调节螺母控制伸缩杆在套筒内滑动,并有锥形堵头挤压第二密封圈,支撑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挡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挤压第一密封圈,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钢管接触面涨紧并密封。
[0005]为了保证挡环能够工作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有四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通过四个支撑杆圆周均匀分布,使支撑杆与挡环受力均匀,保证了挡环与支撑杆之间工作时稳定可靠。
[0006]为了能够更好使锥形堵头与第二密封圈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锥形堵头的一端开设有内倒角,通过内倒角导向,能够快速的使第二密封圈与锥形堵头接触。
[0007]为了能够保证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在工作时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由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使得具有第一密封材料和第二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保证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在工作时稳定可靠。
[0008]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封口装置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钢管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由于套筒与钢管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进一步地提高了钢管与封口装置之间的密封性。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螺母控制伸缩杆在套筒内滑动,并有锥形堵头挤压第二密封圈,支撑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挡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挤压第一密封圈,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钢管接触面涨紧并密封,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了现有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管端上焊接一个堵头和通气头,试压完成后再将堵头和通气头锯切下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0013]图3是本发明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的套筒的主视图;
[0014]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0015]图5是本发明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的伸缩杆与、锥形堵头、支撑杆和挡环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0016]图中:1、套筒,2、挡环,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支撑杆,6、伸缩杆,7、调节螺母,8、通孔,9、第一滑槽,1、第二滑槽,11、第三密封圈,12、钢管,13、锥形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包括套筒1、挡环
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支撑杆5、伸缩杆6和调节螺母7,所述套筒I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钢管12相匹配的通孔8,所述通孔8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挡环2相匹配的第一滑槽9,所述挡环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挡环2上,所述第一密封圈3位于所述挡环2与所述第一滑槽9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9的接触面为锥面,锥面由内至外逐渐向锥形堵头13方向张开,所述伸缩杆6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I的一端,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8内,所述伸缩杆6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套筒I并与所述调节螺母7螺纹连接,所述套筒I内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5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9与所述第二滑槽10连通,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挡环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有四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密封圈4所述在所述伸缩杆6远离所述调节螺母7的一端,所述伸缩杆6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4的一端设有锥形堵头13,所述第二密封圈4位于锥形堵头13的一端开设有内倒角,所述锥形堵头13的小端与所述伸缩杆6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4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第一密封圈3的内径与钢管12相匹配,所述套筒I与钢管12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1。
[0020]上述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在使用时,调节螺母7使第一密封圈3和第二密封圈4处于不被挤压的状态,首先将套筒I 一端的通孔8对准钢管12插入,伸缩杆6上的锥形堵头13和第二密封圈4是设置在钢管12的内圈里面,旋转调节螺母7,控制伸缩杆6在套筒I上滑动,伸缩杆6带动支撑杆5在第二滑槽10内滑动,支撑杆5带动挡环2在第一滑槽9内滑动,由于第一密封圈3与第一滑槽9的接触面为锥面,挡环2挤压第一密封圈3向内收缩,使得第一密封圈3涨紧并包裹密封住钢管12的外周面,位于钢管12内圈的锥形堵头13在内倒角的导向作用下与第二密封圈4接触并将第二密封圈4张开,第二密封圈4与钢管12的内周面紧密贴合,同时将钢管12的内周面密封,第三密封圈11与钢管12接触,保证了封口装置良好的密封性。
[0021]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I)、挡环(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支撑杆(5)、伸缩杆(6)和调节螺母(7),所述套筒(I)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钢管(12)相匹配的通孔(8),所述通孔(8)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挡环(2)相匹配的第一滑槽(9),所述挡环(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挡环(2)上,所述第一密封圈(3)位于所述挡环(2)与所述第一滑槽(9)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9)的接触面为锥面,所述伸缩杆(6)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I)的一端,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8)内,所述伸缩杆(6)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套筒(I)并与所述调节螺母(7)螺纹连接,所述套筒(I)内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5)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9)与所述第二滑槽(10)连通,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挡环(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4)位于所述伸缩杆(6)远离所述调节螺母(7)的一端,所述伸缩杆(6)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圈(4)的一端设有锥形堵头(13),所述锥形堵头(13)的小端与所述伸缩杆(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有四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4)位于锥形堵头(13)的一端开设有内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4)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密封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钢管气密试验出口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I)与钢管(12)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1)。
【文档编号】G01M3/02GK106066229SQ201610397472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公开号201610397472.4, CN 106066229 A, CN 106066229A, CN 201610397472, CN-A-106066229, CN106066229 A, CN106066229A, CN201610397472, CN201610397472.4
【发明人】陈泽民, 陈亮, 李轶
【申请人】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