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8068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槽身背面开孔221为6列,每列3个,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槽身底部开孔222位于所述模拟槽4正下方,个数为6个,左右对称分布。
[0030]所述模拟渗渠3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模拟槽内的左下渗渠31和设置于所述右模拟槽内的右下渗渠32 ;所述左下渗渠31和右下渗渠3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左下渗渠进水孔311和右下渗渠进水孔321 ;所述左下渗渠31和右下渗渠3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 ;所述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分别与所述模拟渗渠流量测量仪器33相连。
[0031]所述左下渗渠31与所述模拟含水层2相接触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左下渗渠进水孔311,所述左下渗渠31的顶面平行设置3个,侧面平行设置3列,每列2个,即所述左下渗渠进水孔311的个数为9个。
[0032]所述右下渗渠32与所述模拟含水层2相接触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右下渗渠进水孔321,所述右下渗渠32的顶面平行设置4个,侧面平行设置4列,每列2个,即所述右下渗渠进水孔321的个数为12个。
[0033]所述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的直径为18~22mm。
[0034]所述模拟槽4的材质为PP板。
[0035]本实用新型河流水位控制装置12与河槽11底部的开孔111相连。利用连通器原理控制河槽11中的水位稳定在实验要求的数值上。河槽11中的水渗透进由同一级配细砂21组成的模拟含水层2中。左半细砂21中的水运动到与河槽11平行的左下渗渠31表面的左下渗渠进水孔311进入到左下渗渠31内,经由左下渗渠出水孔312排出。从右半细砂21中的水运动到与河槽11平行的左下渗渠32表面的右下渗渠进水孔321进入到右下渗渠32内,经由右下渗渠出水孔322排出。模拟渗渠流量测量仪器33可与左下渗渠出水孔312或者右下渗渠出水孔322相连测量流量。模拟含水层测压装置23与分布在模拟含水层2上的槽身背面开孔221、槽身底部开孔222相连进行实时监测。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模拟槽(4),所述模拟槽(4)的中间设置有将所述模拟槽(4)左右对称分割开的模拟河道(1),所述模拟槽(4)与所述模拟河道(I)相对应的两端的下部均设置有模拟渗渠(3),两所述模拟渗渠(3)与所述模拟河道(I)之间均为模拟含水层(2);所述模拟渗渠(3)的出水孔与模拟渗渠流量测量仪器(3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河道(I)包括河槽(11)、位于所述河槽(11)底部的开口(111)和与所述开口(111)相连的模拟河流水位控制装置(12);所述河槽(11)将所述模拟槽(4 )对称划分为左模拟槽和右模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含水层(2)包括设置于所述模拟槽(4)上的若干槽身背面开孔(221)和槽身底部开孔(222),所述槽身背面开孔(221)和/或槽身底部开孔(222)与模拟含水层测压装置(23)相连,所述模拟含水层(2)内填充透水介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介质(21)包括同一级配的细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背面开孔(221)至少6列,每列至少3个,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槽身底部开孔(222)位于所述模拟槽(4)正下方,至少6个,左右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渗渠(3)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模拟槽内的左下渗渠(31)和设置于所述右模拟槽内的右下渗渠(32);所述左下渗渠(31)和右下渗渠(3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左下渗渠进水孔(311)和右下渗渠进水孔(321);所述左下渗渠(31)和右下渗渠(3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所述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分别与所述模拟渗渠流量测量仪器(3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渗渠(31)与所述模拟含水层(2)相接触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左下渗渠进水孔(311),所述左下渗渠(31)的顶面至少平行设置3个,侧面至少平行设置3列,每列至少2个,即所述左下渗渠进水孔(311)的个数为至少9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渗渠(32)与所述模拟含水层(2)相接触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右下渗渠进水孔(321),所述右下渗渠(32)的顶面至少平行设置4个,侧面至少平行设置4列,每列至少2个,即所述右下渗渠进水孔(321)的个数为至少12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渗渠出水孔(312)和右下渗渠出水孔(322)的直径为18~2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槽(4)的材质为PP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模拟槽(4),所述模拟槽(4)的中间设置有将所述模拟槽(4)左右对称分割开的模拟河道(1),所述模拟槽(4)与所述模拟河道(1)相对应的两端的下部均设置有模拟渗渠(3),两所述模拟渗渠(3)与所述模拟河道(1)之间均为模拟含水层(2);所述模拟渗渠(3)的出水孔与模拟渗渠流量测量仪器(33)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寒区冻土层渗渠集水模拟装置,采用渗渠取水,可在冻层条件下,保证地下水的出水能力,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丰富寒区傍河型浅薄含水层渗渠集水过程中的渗流理论研究,也可以为寒区实际的渗渠工程设计提供参数借鉴。
【IPC分类】G01M99-00
【公开号】CN204389197
【申请号】CN201520065051
【发明人】朱泽, 黄小祥, 陈喜, 张志才, 罗晓丽, 蔡庆拟, 宁亚伟, 顾雯, 胡涛, 郝梦茹
【申请人】河海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