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卡口连接的表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667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括卡口连接的表壳。技术背景通过专利CH118.038已知一种表壳,其表圈通过卡口连接装配在底盖-中圈(carrure)组件上,该卡口连接包括由表圈限定的定位销,且定位销啮合在由底盖-中圈限定的卡槽中。卡槽在其入口和底部之间是倾斜的,使得一旦定位销进入卡槽中时,表圈和底盖-中圈的相对旋转使这两个部件轴向相互靠近,直到定位销到达卡槽的底部。每个均配备有鼻部的弹簧片将定位销锁紧在卡槽的底部中。此类装配允许表圈和底盖-中圈所构成的表圈的两部分的精确的角定位,的并避免对螺纹连接的依赖。然而,需要使用附加的元件,即弹簧片,来将定位销锁紧在卡槽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该缺陷,并为此目的提出一种表壳,其包括通过卡口连接装配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卡口连接包括由第一部件限定的至少一个定位销和由第二部件限定的至少一个卡槽,卡槽限定舌片且包括底部和入口,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装配过程中,定位销可以通过所述入口沿平行于限定轴的方向进入卡槽,然后定位销可以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关于限定轴且在限定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而朝着底部被引导,舌片包括内表面,其包括朝着底部的方向延伸至限定点的倾斜的第一部分,和在底部中位于限定点后方的第二部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还各自包括在限定轴方向相互面对的刚性表面,所述表壳的特征在于,舌片的内表面的第二部分相对于垂直于限定轴的平面凹陷并穿过限定点,且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其装配时被布置成,当其通过刚性表面之间的接触在限定轴的方向相互抵靠时,且当定位销在卡槽中时,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关于限定轴且在限定方向的相对旋转,通过定位销和舌片的内表面的第一部分之间的配合,引起舌片的弹性形变,一旦定位销位于卡槽的底部以将定位销锁紧在位,舌片回到其休止位置。因此,在本发明中,同样是卡槽形式限定用于锁紧定位销的弹性装置。因此,卡槽同时满足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销的引导功能,以及在装配完成时的所述定位销的锁紧功能。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任何附加的锁紧元件。有利地,在限定点和舌片的内表面的第二部分之间具有斜度比第一部分更陡的倾斜部分,由此允许将所述定位销从所述卡槽的底部取出所需要施加的力矩大于使所述定位销进入所述卡槽的底部所需要施加的力矩。优选地,所述舌片包括自由端,其设置用于在所述舌片的弹性变形的过程中抵靠在所述第一部件上,以防止所述舌片超过其弹性极限。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表壳在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还包括密封垫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垫圈在所述限定轴方向被压缩。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垫圈相对所述限定轴被径向压缩。所述卡口连接可以包括多个所述定位销和多个对应的卡槽。在此种情况下,定位销,对应的卡槽,绕限定轴规则地分布。典型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个包括中圈,且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表壳底盖。例如,包括中圈的部件是所述第一部件,且包括表壳底盖的部件是所述第二部件。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阅读后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得以体现,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表壳处于拆开状态下的仰视立体图;-图2是属于图1中所示表壳的中圈-表圈的俯视立体图;-图3是属于图1中所示表壳的底盖的仰视立体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底盖的局部轮廓图,显示了卡口连接的卡槽;-图5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表壳的中圈-表圈和底盖在该表壳装配期间的连续的不同的相对位置;-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表壳的中圈-表圈和底盖在该表壳装配期间的连续的不同的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到4,根据本发明的表壳包括通过卡口连接装配的中圈-表圈1和底盖2。卡口连接包括卡槽3,在示例中数量为三个,在底盖2的环形周壁4上构成,且对应的定位销5从中圈-表圈1的壁的内表面上凸起。卡槽3,各自对应的定位销5,是相同的并绕着表壳的轴线A规则地分布。更具体地,参考图4,每个卡槽3包括在环形周壁4的上表面7中实施的入口6,和底部8。每个卡槽3在环形周壁4上限定有舌片9,其连接端10位于底部8处且其自由端11部分地界定出入口6。舌片9包括内表面12,其构成卡槽3的壁,且从入口6延伸至底部8,还包括与内表面12相背对的外表面13并且其属于环形周壁4的上表面7。如上表面7的其余部分,外表面13在垂直于轴线A的平面P1即平行于表壳的平面延伸。外表面13仍可以在自由端11的区域中包括隆起13a,隆起的功能将在后文中解释。内表面12包括从入口6延伸(如轮廓图所示)至点P的第一部分14和在点P后延伸且局部地界定出底部8的第二部分15。第一部分14相对于平面P1是倾斜的,因此相比更靠近自由端11的区域中,对舌片9在点P的区域赋予了更大的厚度。第二部分15平行于平面P1延伸,并且相对于平行于平面P1的平面P2凹陷并穿过点P,即与该平面P2相隔且与第一部分14位于平面P2的同侧。在厚度方面,这意味着舌片9在第二部分15区域的厚度小于其在点P区域的厚度。在点P和第二部分15之间有中间部分16,其在与第一部分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倾斜,且其斜度大于第一部分14的倾斜度。表壳的底盖2在环形周壁4的径向的外部,还包括环形凸肩17。该环形凸肩17与中圈-表圈1的壁的环形表面18相对。凸肩17和表面18分别在垂直于轴线A的平面上延伸,且在实践中,相互接触或基本相互接触。在表面18中实施的凹槽19安置有环形垫圈20(参考图2和5),其确保中圈-表圈1和底盖2之间的密封性。图5显示了中圈-表圈1和底盖2如何装配。由对准定位销5和卡槽3的入口6开始(图5(a)),然后通过从底盖2径向地靠近中圈-表圈1(即沿轴线A方向)使定位销5进入卡槽3,直至超过表面18的垫圈20抵靠在凸肩17上(图5(b))。然后相对于底盖2绕轴线A转动中圈-表圈1以使定位销向卡槽3的底部8移动(图5(c))。通过在舌片9的倾斜的第一部分14上滑动,定位销5通过压缩垫圈20从底盖2再径向地靠近中圈-表圈1,直至表面18与凸肩17相接触(图5(d))。在此装配阶段,定位销5还没有到达点P,且中圈-表圈1和底盖2由于其接触表面17,18是刚性的,而无法再更加轴向地靠近。中圈-表圈1相对于底盖2的旋转因此引起了舌片9的弹性形变,以允许定位销5通过点P并进入卡槽3的底部8(图5(e))。为了确保不超过舌片9的弹性极限,可以将中圈-表圈1设置成,使舌片9的自由端11的区域,更准确地说是隆起13a,在定位销5到达点P时,抵靠在中圈-表圈1的内凸肩25上。允许定位销5进入底部8的舌片9的最终弹性形变发生在其中央部分。隆起13a允许限定出在舌片9与凸肩25之间明确界定的抵靠区域。一旦定位销5完全通过点P并处于卡槽3的底部8内,舌片9回到其休止位置并因此将定位销5锁紧在位(图5(f))。舌片9的内表面12的第二部分15的高度被选择成,当定位销5位于卡槽3的底部8中时,表面18和凸肩17保持接触或基本接触。因此,在其装配状态中,中圈-表圈1和底盖2之间没有任何空隙,且垫圈20在外部不可见,这有利于表壳的美观。此外,表面18和凸肩17之间的接触确保垫圈20处于判断足够用于表壳的良好密封性的确定的压缩状态。这样的中圈-表圈1和底盖2的装配是可逆的。事实上,两个部件可以通过相对于底盖2在装配时相反的方向,转动中圈-表圈1,来实现拆卸。然而,由于舌片9的内表面12的中间倾斜部分16的斜度大于第一部分14的斜度,为了将定位销5从卡槽3的底部8取出所提供的力,大于使定位销5进入底部8所需要的力。因此,得到了可靠的装配。还注意到,垫圈20所施加的摩擦力有助于将定位销5保持在其锁紧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装配在一定意义上非常精确,一旦锁紧在卡槽3的底部8中,定位销5会为中圈-表圈1和底盖2限定良好地确定的相对角位置。因此,如果底盖2具有装饰,可以确保装饰相对于中圈-表圈1特别是相对于其边角部分的准确定位。在图1到5中的示例中,密封垫圈20布置为用于轴向压缩(平行于轴线A)。在变型例中,垫圈可以布置为用于径向压缩。图6显示了此类变型例,其带有标记为21的垫圈,该垫圈位于在底盖的外侧表面上实施的凹槽22中,且在装配时,中圈-表圈的壁23压缩垫圈21直到其抵靠在底盖的凸肩24上。当然,如上文所述的装配原理可以用于装配表壳的其他部件,例如将表圈固定在中圈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