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63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向功能化、微型化及便携性方向发展,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式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智能手表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其时尚的外形、功能多元化、携带便利性使其成为可以媲美手机的产品。而智能手表成为市场关注、用户喜爱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功能多元化的同时,厚度较薄。为此,各大智能手表的厂商都在其厚度的减薄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尽可能减薄智能手表的每一个零部件厚度,而智能手表技术发展至今,每减薄0.1mm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近场通信(nfc)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在身份识别、支付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场通信(nfc)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率却不到10%,国内手机市场普及率更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手机中引入nfc功能,在使用nfc功能时,每次都需要拿出手机,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便捷。而穿戴式产品、尤其是智能手表中,引入nfc功能将会大大发挥其技术优势,其引入nfc功能后,只需要轻轻抬一下手腕,便可以使用nfc功能,增加了其便利性。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增加近场通信装置后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近场通信装置是与智能手表的显示面板相连接的,因此,为了清楚地显示近场通信装置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图1中仅仅示出了智能手表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近场通信装置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手表的触控显示面板3’的下表面设有遮光背胶4’。遮光背胶4’是现有的智能手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起到遮光的作用,阻挡外界光线,使其不会射向智能手表的触控显示面板3’ 的后方(通常触控显示面板3’显露于智能手表的外表面,其后方是射向智能手表内部,一般设有电路模块等部件)。其中,遮光背胶4’通常包括黑色泡棉41’以及导热胶42’。黑色泡棉41’主要起遮光的作用,其通过导热胶42’贴附于触控显示面板3’的背面(本图1中为下表面)。近场通信装置5’贴附于黑色泡棉41’的下表面,以实现智能手表中的nfc功能。

由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可知,为了在智能手表中引入nfc功能,现有技术中,仅仅是简单地将近场通信装置5’堆叠在遮光背胶4’的表面。因此,在增加nfc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智能手表的厚度(通常整机的厚度直接增加约0.25mm),不符合当下智能手表轻薄化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增加了近场通信(nfc)功能的同时,保持其轻薄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壳体;电路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触控显示面板,容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路模块的上方;近场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与所述电路模块之间,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遮光部。

优选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贴附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包括:线圈;以及铁氧体片,设置于所述线圈和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之间,贴附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线圈和/或所述铁氧体片由遮光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和/或所述铁氧体片形成所述遮光部。

优选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一粘结部,所述第一粘结部设置于所述线圈和所述铁氧体片之间,用于粘结所述线圈和所述铁氧体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部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所述遮光部。

优选地,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粘结部,所述第二粘结部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和所述铁氧体片之间,用于粘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和所述铁氧体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部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所述遮光部。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 面与所述近场通信装置相贴;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且显露于所述壳体外。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内肩台,所述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内肩台上。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内肩台之间通过第三粘结部相粘结。

本发明的智能手表通过设置至少具有一遮光部的近场通信装置,将遮光以及近场通信功能整合于近场通信装置,从而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背胶以及近场通信装置的组合,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厚度减薄,现有技术中由于遮光背胶的黑色泡棉厚度在0.1~0.2mm,而本发明中近场通信装置具有遮光的功能,因此,省去了黑色泡棉,可以将整个智能手表的厚度减薄0.1~0.2mm,实现智能手表多功能化的同时保持轻薄化;

2、工艺优化,现有技术中实现遮光作用的遮光背胶和近场通信功能的近场通信装置相互独立,一般都是由两个厂商供应,组装过程中也需要经过两次贴合(遮光背胶贴合于显示面板上、近场通信装置贴合于遮光背胶上),采用本发明优化后,将遮光以及近场通信功能整合于近场通信装置中,组装时可以一次性完成,节约了组装成本;

3、成本降低,现有智能手表的制作过程中,遮光背胶与近场通信装置需要分别购买,而本发明的近场通信装置同时具有遮光和近场通信的功能,因此,可降低智能手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增加近场通信装置后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手表的近场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 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电路模块2、触控显示面板3以及近场通信装置5。

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一开口部11以及内肩台12。开口部11设置于壳体1的上端,内肩台12位于壳体1的上端、开口部11的周围。

电路模块2设置于壳体1内。其中,电路模块2用于智能手表的触控显示面板3和近场通信装置5等部件进行供电和控制。电路模块2包括电路板、电池、摄像模块等部件,其结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在此不予赘述。

触控显示面板3设置于壳体1的开口部11内,且位于电路模块2的上方。具体来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3为一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面板31以及触控面板32。显示面板31包括一偏光片33,偏光片33位于显示面板31的上表面。触控面板32包括触控感应薄膜321以及盖板322。触控感应薄膜321的上表面贴附于盖板322的下表面,触控感应薄膜321的下表面通过一光学透明胶34与偏光片33的上表面相贴合。盖板322显露于壳体1的开口部11,用于用户的触控操作。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2(触控感应薄膜321和盖板322)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31,与壳体1的开口部11的尺寸相适应。进而,优选地,在触控面板32的边缘设置于壳体1的内肩台12上。触控面板32的触控感应薄膜321的下表面与内肩台12之间通过第三粘结部6相粘结。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仅示出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3的结构,而本发明中触控显示面板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例如触控显示面板3也可以是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这些实施例均可予以实现,在此不予赘述。

近场通信装置5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3与电路模块2之间,与电路模块2电连接。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5贴附于触控显示面板3的下表面。近场通信装置5包括至少一遮光部,所述遮光部阻用于挡外部光线射入,即防止外部光线由触控面板32的盖板322射入后穿过近场通信装置5。

具体来说,请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的智能手表的近场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5包括线圈51、铁氧体片52、第一粘结部53以及第二粘结部54。

如图3所示,铁氧体片52设置于线圈51的上方,铁氧体片52的厚度优选地可以为0.1mm。线圈51的厚度优选地可以为0.1mm。第一粘结部53 设置于线圈51和铁氧体片52之间,用于粘结线圈51和铁氧体片52。第一粘结部53的厚度优选地可以为0.05mm。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铁氧体片52设置于线圈51和触控显示面板3之间,并进一步通过第二粘接部54贴附于触控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板31下表面(可一并参考图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线圈51、铁氧体片52以及第一粘结部53均由遮光材料制成,从而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具体来说,线圈51可以由铁、铝等材料制成。铁氧体片52可以由铁、铝等材料制成。第一粘结部53可以由普通双面胶材料或其它胶材制成。线圈51、铁氧体片52以及第一粘结部53相结合,从而有效的起到遮光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线圈51、铁氧体片52以及第一粘结部53中可以仅仅其中之一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例如,可以是铁氧体片52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而线圈51和第一粘结部53由透光的材料制成。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线圈51、铁氧体片52以及第一粘结部53中可以两两结合、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例如,可以是铁氧体片52和第一粘结部53由遮光材料制成,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而线圈51由透光的材料制成。这些实施例均可予以实现,以起到类似的效果,在此不予赘述。

第二粘结部54设置于铁氧体片52和触控显示面板3之间。第二粘结部54的上表面与触控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板31下表面相贴,第二粘结部54的上表面的下表面与铁氧体片52的上表面相贴。近场通信装置5通过第二粘结部54与触控显示面板3相贴。为了起到均热的作用,第二粘结部54优选地为导热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结部54可以单独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或者与上述线圈51、铁氧体片52以及第一粘结部53相结合、共同形成近场通信装置5的遮光部。具体来说,第二粘结部54进一步优选地可以使用能够起到遮光作用的导热胶形成。这些实施例均可予以实现,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手表通过设置至少具有一遮光部的 近场通信装置,将遮光以及近场通信功能整合于近场通信装置,从而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背胶以及近场通信装置的组合,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厚度减薄,现有技术中由于遮光背胶的黑色泡棉厚度在0.1~0.2mm,而本发明中近场通信装置具有遮光的功能,因此,省去了黑色泡棉,可以将整个智能手表的厚度减薄0.1~0.2mm,实现智能手表多功能化的同时保持轻薄化;工艺优化,现有技术中实现遮光作用的遮光背胶和近场通信功能的近场通信装置相互独立,一般都是由两个厂商供应,组装过程中也需要经过两次贴合(遮光背胶贴合于显示面板上、近场通信装置贴合于遮光背胶上),本发明优化后,将遮光以及近场通信功能整合于近场通信装置中,组装时可以一次性完成,节约了组装成本;成本降低,现有智能手表的制作过程中,遮光背胶与近场通信装置需要分别购买,而本发明的近场通信装置同时具有遮光和近场通信的功能,因此,可降低智能手表的制造成本等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