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78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



背景技术:

目前,手表越来越智能化,各项功能也日趋完善,例如目前的电话手表,已经非常普及,又如目前现在的健康运动手表,其一般具体表温度测量等等;但手表本身只是一个检测装置,他如果需要与外界通信就需要较好的通信结构设置,往往手表由于与身体佩戴,大部分时间又是被衣服遮挡,底面又靠近手臂,因此设计不好的手表,其对外通信能力是非常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包括有表壳,所述表壳两端连接有腕带,所述表壳顶面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表壳内设有电气腔,所述电气腔下方设有天线腔,所述天线腔下方设有纽扣电池腔;所述纽扣电池腔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电气腔内设有智能电路,所述智能电路包括有主控器、用于通信的通信装置以及设于表壳底面的体温测量单元,所述通信装置、体温测量单元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纽扣电池用于给智能电路供电。

其中,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上下叠加在一起的、均是矩形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二PCB板的横向长度比第一PCB板长;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纵向宽度相同;所述第一PCB板长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微带单元振子;所述第一微带单元振子包括有第一馈电纵臂,所述第一馈电纵臂延伸出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横臂;每个第一辐射横臂均向外延伸出有寄生振子单元,每个寄生振子单元包括有矩形的外辐射臂,外辐射臂的两条纵向臂均向内延伸出有多个矩形的内辐射臂;两个所述第一辐射横臂远离第一馈电纵臂的一端设有Z形连接臂,两个所述Z形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形成有弧形的第一圆弧辐射臂;还包括有圆弧状的第二圆弧辐射臂,第一圆弧辐射臂与第二圆弧辐射臂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桥,所述第二圆弧辐射臂的两个端均设有L形辐射杆,Z形连接臂上设有用于容纳L形辐射杆的L形耦合槽;

其中,所述第二PCB板长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微带单元振子;所述第二微带单元振子包括有第二馈电纵臂,还包括有第二辐射横臂,所述第二辐射横臂的一端与第二馈电纵臂连接,第二辐射横臂的另一端连接设有T形的增益杆,所述增益杆的横臂的两个端均设有纵向辐射杆;所述第一PCB板上还设有两个馈电孔,每个馈电孔用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微带单元振子进行耦合馈电。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辐射横臂均向内延伸出有T形辐射杆,每个T形辐射杆的横向臂的外侧为弧状。

其中,所述每个外辐射臂中的内辐射臂数量为四个。

其中,纵向辐射杆上设有半圆寄生片。

其中,第二圆弧辐射臂的半径为L1,第一圆弧辐射臂的半径为L2,则L2=L1*1.35。

其中,还包括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于表壳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指纹安全认证;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主控器信号连接;

其中,还包括有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实时定位腕带表的位置;

其中,还包括有脉搏检测器,脉搏检测器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脉搏检测器用于实时监测佩戴者的脉搏信息;

其中,还包括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腕带表与佩戴者的手机设备进行蓝牙链接;

其中,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于设于表壳的另一侧,所述阳能电池板用于给智能电路提供备用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将天线设于最下面一层,天线与电路装置之间又增添隔离装置,因此通信信号能较好的与外界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微带单元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驻波比的数据图

图8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回波损耗的数据图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腕带;2-触摸显示屏;3-天线腔;4-纽扣电池腔;5-电气腔;6-指纹识别单元;7-太阳能电池板;8-体温测量单元;

N1-第一PCB板;N11-第一馈电纵臂;N12-第一辐射横臂;N13-外辐射臂;N14-T形辐射杆;N15-Z形连接臂;N16-L形辐射杆;N17-第二圆弧辐射臂;N18-第一圆弧辐射臂;N19-连接桥;

N2-第二PCB板;N21-第二馈电纵臂;N22-第二辐射横臂;N23-增益杆;N24-纵向辐射杆;N25-半圆寄生片;

N3-馈电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包括有表壳,所述表壳两端连接有腕带1,所述表壳顶面设有触摸显示屏2,所述表壳内设有电气腔5,所述电气腔5下方设有天线腔3,所述天线腔3下方设有纽扣电池腔4;所述纽扣电池腔4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电气腔5内设有智能电路,所述智能电路包括有主控器、用于通信的通信装置以及设于表壳底面的体温测量单元8,所述通信装置、体温测量单元8分别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2与主控器信号连接;纽扣电池用于给智能电路供电。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将天线设于最下面一层,天线与电路装置之间又增添隔离装置,因此通信信号能较好的与外界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上下叠加在一起的、均是矩形的第一PCB板N1和第二PCB板N2,第二PCB板N2的横向长度比第一PCB板N1长;第一PCB板N1和第二PCB板N2的纵向宽度相同;所述第一PCB板N1长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微带单元振子;所述第一微带单元振子包括有第一馈电纵臂N11,所述第一馈电纵臂N11延伸出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横臂N12;每个第一辐射横臂N12均向外延伸出有寄生振子单元,每个寄生振子单元包括有矩形的外辐射臂N13,外辐射臂N13的两条纵向臂均向内延伸出有多个矩形的内辐射臂;两个所述第一辐射横臂N12远离第一馈电纵臂N11的一端设有Z形连接臂N15,两个所述Z形连接臂N15的另一端连接形成有弧形的第一圆弧辐射臂N18;还包括有圆弧状的二圆弧辐射臂N17,第一圆弧辐射臂N18与二圆弧辐射臂N17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桥N19,所述二圆弧辐射臂N17的两个端均设有L形辐射杆N16,Z形连接臂N15上设有用于容纳L形辐射杆N16的L形耦合槽;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所述第二PCB板N2长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微带单元振子;所述第二微带单元振子包括有第二馈电纵臂N21,还包括有第二辐射横臂N22,所述第二辐射横臂N22的一端与第二馈电纵臂N21连接,第二辐射横臂N22的另一端连接设有T形的增益杆N23,所述增益杆N23的横臂的两个端均设有纵向辐射杆N24;所述第一PCB板N1上还设有两个馈电孔N3,每个馈电孔N3用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微带单元振子进行耦合馈电。由于使用了两个PCB板的双层设计,其在保证增益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驻波比和互相干扰性;利用旋转仪以及网络分析仪以及电调分析其数据如下,由于该天线频谱主要通信频带为0.7-1.1GHz,在整个频带内,所测的前后比在30.30db到34.20dB,说明在频带内其增益性能都较为完善,另外,如图8,器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凸出,有其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在-35dB左右,在整个高频段的回波损耗均保持在-10dB以下,水平均超过其他同类天线水平;另外,由于结构的优良设计,其驻波比性能也非常优良,如图7所示,其整个频带内的驻波比均在1.25以内,某些频段甚至达到1.1左右。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两个所述第一辐射横臂N12均向内延伸出有T形辐射杆N14,每个T形辐射杆N14的横向臂的外侧为弧状。能有效降低互耦性,增强隔离度,降低驻波比。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所述每个外辐射臂N13中的内辐射臂数量为四个。该数量的内辐射臂在网络分析仪分析后,发现该数量最佳。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纵向辐射杆N24上设有半圆寄生片N25。设置该半圆寄生片N25可以显著提高增益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二圆弧辐射臂N17的半径为L1,第一圆弧辐射臂N18的半径为L2,则L2=L1*1.35。通过不下500次的回路设计和耦合实验,发现符合该公式的辐射臂其驻波比以及前后比均达到最优,接近1.1,而且增益性能最高,全向性最佳。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还包括有指纹识别单元6,所述指纹识别单元6设于表壳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单元6用于指纹安全认证;所述指纹识别单元6与主控器信号连接;可以识别佩戴者的身份,防止信息泄露或被盗。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还包括有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实时定位腕带表的位置;防止腕带1手表的丢失。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还包括有脉搏检测器,脉搏检测器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脉搏检测器用于实时监测佩戴者的脉搏信息;实时监测、注重健康。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智能腕带表,还包括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主控器信号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腕带表与佩戴者的手机设备进行蓝牙链接;提高实用性。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设于设于表壳的另一侧,所述阳能电池板用于给智能电路提供备用电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