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092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时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时器结构。



背景技术:

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产品上,为人们所熟知。定时器摘要由底座、下盖、旋转轴、定时轮、主轴转轮(头轮)、齿轮组、通电组件以及发条等部件,其中,旋转轴是定时器连接各部件的最为关键的部件,定时轮置于旋转轴的中心端,主轴转轮设于旋转轴的中下部,外插旋钮设于旋转轴的上端。旋转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成本高,难于加工,针对该问题,现有定时器的旋转轴通过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装配工艺,但是现有的定时器旋转轴仍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工作量大的问题,其不仅需要另外生产垫片、垫圈,卡簧、二条插梢针与定时器主要部件进行装配来连接和固定作用,而且在旋转轴上通过另外开设供插销针插入的插孔和供卡簧卡入时卡环槽等,以连接定时轮和主轴转轮,这种插、卡,冲铆式的装配结构不便于自动线组装生产,并且旋转轴采用五金插、冲、铆的工艺难以保证各部件的配合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定时器结构,其关键部件旋转轴与垫片、拨块、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第四凸块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替换了传统在旋转轴上钻孔、插针轴、冲铆及多零件的组合装配方式,结构简单牢固,装配方便合理,极大地下降了装配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时器结构,包括底座、上盖、旋转轴、头轮、定时轮、齿轮组、发条及通电组件,底座与上盖之间配合形成用于装置上述各零件的容置腔,旋转轴穿过上盖伸入容置腔与头轮和定时轮连接,头轮通过发条发力与齿轮组配合传动以用于计时,定时轮用于定时控制,旋转轴为一体注塑成型,旋转轴上从上到下依次成型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垫片和第四凸块,定时轮套设于旋转轴上,定时轮的内周缘凹设有与第一凸块相配合的台阶槽;头轮设有挡块以及与底座中心孔相匹配的第一凸台,垫片设有与挡块配合的拨块,头轮套设于旋转轴的第四凸块上并与垫片相抵。

进一步地,定时器还包括垫圈,垫圈的内周设有用于压紧头轮的卡位棘爪,垫圈与第四凸块相抵并将头轮扣于垫片与垫圈之间。

进一步地,旋转轴的顶部纵向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延伸至垫片上端。

进一步地,旋转轴上还成型有凸台和第三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三凸块各为两个,第一凸块与第三凸块等间距间隔设置于凸台下端,第二凸块为两个,第二凸块对称设置于凸台上端,第四凸块为四个,第四凸块等间距设置于垫片下端。

进一步地,凸台外周缘设置有呈等间距分布的若干凹槽。

进一步地,定时轮的外周设有与通电组件止位连接的凸角。

进一步地,第二凸块与外插旋钮内槽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通电组件内部电极片与上盖内壁的距离大于3mm,电极片与底座内壁的距离大于3mm,电极片与齿轮组及周围所有达不到850摄氏度灼热丝的部件和其它导电体部件间距均大于3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旋转轴上设置的第一凸块,定时轮放入后,定时轮台阶槽直接可与第一凸块相配合并连接,替代了以前使用旋转轴放置定时轮前,还须在旋转轴上另外钻横孔后再插入旋转和限位作用的插梢针后才可放置定时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还设置的第二凸块,外插旋钮可直接插入与第二凸块相配合并连接,替代了以前外插旋钮前,还须在旋转轴上另外钻横孔后再插入旋转和限位作用的插梢针后才可与插入外插旋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还设有与头轮止挡配合的垫片和拨块,替代了以前旋转轴上的垫片和拨块需要另外生产装配再和头轮连接的垫片和拨块组合件;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还设置的第四凸块,头轮放入后直接放入垫圈,通过垫圈的四个卡位棘爪,把头轮紧扣在垫圈和垫片之间并使头轮挡块与拨块连接,替代了以前在旋转轴放置头轮后再放入垫圈,还须冲铆才能把头轮紧扣在垫圈和垫片之间才可使头轮挡块与拨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替换了传统在旋转轴上钻孔、插针轴、冲铆及多零件的组合装配方式,结构简单牢固,装配方便合理,极大地下降了装配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盖;3、旋转轴;4、头轮;5、第一凸台;6、凸角;7、定时轮;8、齿轮组;9、发条;10、通电组件;11、第一凸块;12、第三凸块;13、垫片;14、挡块;15、第二凸块;16、凸台;17、排气孔;18、拨块;19、凹槽;20、台阶槽;21、电极片;22、第四凸块;23、垫圈;24、卡位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时器结构,包括底座1、上盖2、旋转轴3、头轮4、定时轮7、齿轮组8、发条9及通电组件10,底座1与上盖2之间配合形成用于装置上述各零件的容置腔,旋转轴3穿过上盖2伸入容置腔与头轮4和定时轮7连接,头轮4通过与发条9发力配合传动齿轮组实现计时功能,定时轮7通过连接杠杆的跳开闭合控制定时。

旋转轴3为一体注塑成型,旋转轴3上从上到下依次成型有排气孔17、第二凸块15、凸台16、第三凸块12、第一凸块11、垫片13和第四凸块22。

定时轮7套设于旋转轴3上,定时轮7的外周缘凸设有与电机组件10止挡连接的凸角6,定时轮7的外周设有与第一凸块11相配合的台阶槽20,第一凸块11限位于台阶槽20内并与并与台阶槽20的上端相抵,替代了以前使用旋转轴3放置定时轮7和外插旋钮时还需要另外插入旋转、限位和固定作用的两根不同金属针轴。

头轮4套设于旋转轴3的第四凸块22上并与垫片13相抵,垫片13与旋转轴3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替代了以前需要另外生产装配的垫片;头轮4设有挡块14,垫片13设有与挡块14配合的拨块18,减少了装配时较多的零件数量,保证装配时零件不易散乱,结构简单牢固,装配方便合理,极大地下降了装配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定时器还包括垫圈23,垫圈23的内周设有用于压紧头轮4的卡位棘爪24,垫圈23与第四凸块22相抵并将头轮4紧扣于垫片13之间,设置垫圈23不仅能够防止头轮4移动,增大头轮4与旋转轴3的摩擦力,从而体现出了定时器的定时记忆功能。

第一凸块11和第三凸块12各为两个,第一凸块11与第三凸块12等间距间隔设置于所述凸台16下端,第二凸块15为两个,第二凸块15对称设置于凸台16上端,第一凸块11、第二凸块15和第三凸块12设置凸台的上下端,加强了第一凸块11、第二凸块15和第三凸块12的受力强度。第四凸块22为四个,第四凸块22等间距设置于垫片13下端,减少头轮4内孔与旋转轴3之间的晃动,通过设置第三凸块12,能够减少定时轮7在旋转轴3上的晃动。

旋转轴3的顶部纵向设置有排气孔17,排气孔17延伸至垫片13上端,凸台16外周缘设置有呈等间距分布的若干凹槽19,避免了旋转轴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留下过多气孔而降低抗拉抗扭强度,并且节省了注塑用料。

第二凸块15与外插旋钮内槽止挡配合并与外插旋钮连接。

所述通电组件10内部电极片21与上盖2内壁的距离大于3mm,电极片21与底座1内壁的距离大于3mm,电极片21与齿轮组8及周围所有达不到850摄氏度灼热丝试验的部件和其他导电体部件间距均大于3mm,电极片21与底座1、上盖2、齿轮组8之间保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底座1和上盖2、齿轮组8不会因电极片21高温而引起燃烧等安全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数,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裸露带电体与非阻燃的材料和其它导电体爬电距离大于3mm的标准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