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617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表的普及,手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时间显示工具,通过在手表上安装各种智能模块使得传统的手表智能化,从而实现手表与移动终端的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支撑架10、电路板20、射频天线30以及表盘40,其中,电路板20镶嵌于支撑架10内,射频天线30设置于支撑架10上且与电路板20电连接。这样,通过射频天线30即可使手表接收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或者将手表的信息发送至外界移动终端。电路板20上通常设置有处理器与控制器,处理器用于从射频天线30获取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该信息后对手表当前待处理信息进行更新或同步,并将更新或同步结果发送至处理器,然后处理器即可通过射频天线30将上述更新或同步结果发送至外接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了手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射频天线往往需要通过黏贴或刻蚀等方式固定于支撑架上,成本较高;同时,为了减小表盘对射频天线的传输信号的屏蔽作用,现有的表盘通常采用聚碳酸酯等非金属材质制作,非金属表盘可实现的外观加工工艺较少,导致手表的外观品质难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以降低智能手表的制造成本,并实现多种加工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绝缘支撑架、电路板以及金属表盘,其中:所述绝缘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金属表盘之间,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天线工作电路以及与所述天线工作电路连接的天线馈点,所述天线馈点穿过所述绝缘支撑架与所述金属表盘抵接,以使所述智能手表通过所述金属表盘进行信号收发。

可选的,所述绝缘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所述天线馈点上设有一顶针,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金属表盘抵接。

可选的,所述绝缘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所述天线馈点上设有一金属弹性件,所述金属弹性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金属表盘抵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表框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表框的两端的上盖与底盖,所述绝缘支撑架、电路板以及金属表盘安装于所述表框内。

优选的,所述金属表盘与表框之间绝缘连接。

可选的,所述表框的内侧设有绝缘层;或者,所述表框内侧对应所述金属表盘安装的位置嵌设有非金属垫圈。

可选的,所述金属表盘的边缘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所述金属表盘位于所述上支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金属表盘与所述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表盘为所述智能手表的蓝牙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金属表盘除作为表盘使用外还可充当与外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天线,将金属表盘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金属表盘即可接收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或将智能手表的信息发送至外界移动终端,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无需另外设置射频天线,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表盘采用金属材质,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智能手表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手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手表绝缘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10-支撑架 20-电路板 30-射频天线 40-表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

50-壳体 60-绝缘支撑架 70-电路板 80-金属表盘

51-表框 52-上盖 53-底盖 61-上支架

62-下支架 90-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智能手表的制造成本,并实现多种加工工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包括壳体50以及位于壳体50内的绝缘支撑架60、电路板70以及金属表盘80,其中:绝缘支撑架60设置于电路板70和金属表盘80之间,电路板70上设有天线工作电路以及与天线工作电路连接的天线馈点,天线馈点穿过绝缘支撑架60与金属表盘80抵接,以使智能手表通过金属表盘80进行信号收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金属表盘80除作为表盘使用外还可充当与外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天线,将金属表盘80与电路板70电连接,通过金属表盘80即可接收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或将智能手表的信息发送至外界移动终端,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无需另外设置射频天线,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表盘采用金属材质,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加工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机芯集成于电路板上,此外,电路板上还集成有处理器与控制器,处理器用于从金属表盘获取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该信息后对智能手表当前待处理信息进行更新或同步,并将更新或同步结果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上述更新或同步结果进行处理后即可通过金属表盘发送至外界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了智能手表与外界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例如,当需要对智能手表的时间进行校正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金属表盘接收外界移动终端发送的标准时间信息;处理器从金属表盘获取该标准时间信息后对其进行解码得到时间脉冲信号,然后将时间脉冲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上述时间脉冲信号驱动机芯对指针进行调整,使指针指示校正后的时间;控制器将时间更新结果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时间更新结果进行处理后通过金属表盘发送至外界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表盘具体用作蓝牙天线使用,其工作频率为2.4±0.1GHz,在此工作频率下,智能手表能够与外界移动终端可靠地进行信息交互。此外,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对金属表盘的传输距离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表盘可实现与相距长达40米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金属表盘的具体材质不限,例如可以为铜或者铝合金,以实现多样化的加工工艺。

金属表盘80与电路板70的电连接方式不限,请继续参考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绝缘支撑架60上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天线馈点上设有一顶针90,顶针90穿过通孔与金属表盘80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天线馈点上设有一金属弹性件,金属弹性件穿过通孔与金属表盘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顶针90或者金属弹性件可以使金属表盘80与电路板70较为便捷且可靠地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金属表盘与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电连接。柔性电路的占用空间较小,且安装位置不受限制,通过柔性电路实现金属表盘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使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快速。

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50包括表框51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表框51的两端的上盖52与底盖53,绝缘支撑架60、电路板70以及金属表盘80安装于表框51内。

为提高智能手表的工作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金属表盘与表框之间绝缘连接。实现绝缘连接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可以在表框的内侧设有绝缘层,或者在表框内侧对应金属表盘安装的位置嵌设有非金属垫圈,也可以在金属表盘的边缘设有绝缘层,只要能实现金属表盘与表框之间的绝缘连接即可。

如图2和图5所示,绝缘支撑架6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架61和下支架62,电路板70固定于上支架61与下支架62之间,金属表盘80位于上支架61远离电路板70的一侧。通过上支架61与下支架62对电路板70进行固定,可使电路板70在智能手表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由于电路板70与金属表盘80之间电连接,电路板70位置固定能够保证将金属表盘80接收的外界移动终端的信号有效地传输到电路板70,因此提高了智能手表的使用可靠性。上支架61与下支架6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优选的,上支架61与下支架62卡接,此时,可在上支架61上设置卡口,下支架62设置与卡口卡接的卡扣,或者,在上支架61上设置卡扣,下支架62设置与卡扣卡接的卡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