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969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属于打铃控制系统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学校中,都需要打铃来通知老师同学下课,可设定打铃的时间,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广泛使用于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医院、车站等单位,是自动化的工具。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920258455.8的一种电子打铃器,包括电铃,所述电铃由控制电路进行电气控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常闭延时开关、时间继电器和时控开关,电铃与常闭延时开关串联,然后与时间继电器并联,时间继电器与时控开关并联。本实用新型通过时控开关控制电路的接通,时间继电器控制常闭延时开关的动作,常闭延时开关控制电铃的打铃时间长度,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节却很方便,比现有的电脑编程打铃节约资金,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显示,使使用者无法直观的看出设定数值,操作不便,适用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显示,使使用者无法直观的看出设定数值,操作不便,适用性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其结构包括前扣板、接电进口、散热孔、操作面板、操作按键、电源提示灯、电池盖、卡扣板、打铃提示灯、前壳体板、安装孔、后壳体、数码显示屏、接电出口、电线安装孔、PLC控制主 板,所述前扣板设于前壳体板的上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面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前壳体板前端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后壳体安装在前壳体板的前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接电进口与接电出口分别设有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接电进口与接电出口均匀等距的设于前扣板的前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孔设有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散热孔设于前壳体板的顶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按键均匀等距的分布在操作面板上,所述电源提示灯与打铃提示灯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电源提示灯与打铃提示灯分别嵌套在操作按键的下方,所述电池盖安装在前壳体板的底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卡扣板安装在电池盖中部的上方,所述安装孔设有两个且分别设在后壳体下方的左右两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数码显示屏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数码显示屏嵌套在操作按键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线安装孔为正方形结构且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电线安装孔均匀等距的设于后壳体的上方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PLC控制主板安装在后壳体的内部,所述操作按键、电源提示灯、打铃提示灯和数码显示屏与PLC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数码显示屏包括显示板、数值显示屏、防护边框、后壳体、卡扣杆、显示主板,所述显示板的中部设有数值显示屏,所述数值显示屏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护边框嵌套在显示板的外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后壳体安装在显示板的后端,所述卡扣杆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卡扣杆分别设于后壳体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显示主板安装在后壳体内部,所述数值显示屏与显示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进口与接电出口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提示灯位于打铃提示灯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板与后壳体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按键可以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修改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其结构设有数码显示屏,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其结构后壳体内部的显示主板将装置的设定数值在显示板中的数值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使使用者可以直观的看出装置的设定数值,大大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数码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扣板-1、接电进口-2、散热孔-3、操作面板-4、操作按键-5、电源提示灯-6、电池盖-7、卡扣板-8、打铃提示灯-9、前壳体板-10、安装孔-11、后壳体-12、数码显示屏-13、接电出口-14、电线安装孔-15、PLC控制主板、显示板-1301、数值显示屏-1302、防护边框-1303、后壳体-1304、卡扣杆-1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装置:其结构包括前扣板1、接电进口2、散热孔3、操作面板4、操作按键5、电源提示灯6、电池盖7、卡扣板8、打铃提示灯9、前壳体板10、安装孔11、后壳体12、数码显示屏13、接电出口14、电线安装孔15、PLC控制主板,所述前扣板1设于前壳体板10的上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面板4为正方形结构,所述操作面板4安装在前壳体板10前端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后壳体12安装在前壳体板10的前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接电进口2与接电出口14分别设有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接电进口2与接电 出口14均匀等距的设于前扣板1的前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孔3设有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散热孔3设于前壳体板10的顶端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按键5均匀等距的分布在操作面板4上,所述电源提示灯6与打铃提示灯9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电源提示灯6与打铃提示灯9分别嵌套在操作按键5的下方,所述电池盖7安装在前壳体板10的底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卡扣板8安装在电池盖7中部的上方,所述安装孔1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在后壳体12下方的左右两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数码显示屏13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数码显示屏13嵌套在操作按键5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线安装孔15为正方形结构且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电线安装孔15均匀等距的设于后壳体12的上方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PLC控制主板安装在后壳体12的内部,所述操作按键5、电源提示灯6、打铃提示灯9和数码显示屏13与PLC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数码显示屏13包括显示板1301、数值显示屏1302、防护边框1303、后壳体1304、卡扣杆1305、显示主板,所述显示板1301的中部设有数值显示屏1302,所述数值显示屏130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护边框1303嵌套在显示板1301的外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后壳体1304安装在显示板1301的后端,所述卡扣杆1305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卡扣杆1305分别设于后壳体1304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显示主板安装在后壳体1304内部,所述数值显示屏1302与显示主板电连接,所述接电进口2与接电出口14为圆形结构,所述电源提示灯6位于打铃提示灯9的左侧,所述安装孔11为圆形结构,所述前壳体板10与后壳体12相互平行,所述散热孔3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所述操作按键5可以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修改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通过后壳体12上上端的电线安装孔15将电缆线进行连接装置,在进行导电完毕后,其结构前壳体板10操作面板4上的数码显示屏13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显示,可以通过操作按键5将装置的数值进行更改,而数码显示屏13则可以通过其结构后壳体 1304内部的显示主板将装置设定数值通过显示板1301上的数值显示屏1302进行显示,使使用者可以直观的进行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数码显示屏13是由CF卡控制器控制,可以提供各种全彩效果及动态显示图象字符。每根护栏管布置有6、8、16个像素点,可采用脱机控制或与计算机连接实行同步控制;可以显示各式各样的动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前扣板1、接电进口2、散热孔3、操作面板4、操作按键5、电源提示灯6、电池盖7、卡扣板8、打铃提示灯9、前壳体板10、安装孔11、后壳体12、数码显示屏13、接电出口14、电线安装孔15、PLC控制主板、显示板1301、数值显示屏1302、防护边框1303、后壳体1304、卡扣杆13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的设定数值进行显示,使使用者无法直观的看出设定数值,操作不便,适用性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其结构后壳体内部的显示主板将装置的设定数值在显示板中的数值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使使用者可以直观的看出装置的设定数值,大大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适用性广,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数码显示屏13嵌套在操作按键5的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显示板1301的中部设有数值显示屏1302,所述数值显示屏1302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防护边框1303嵌套在显示板1301的外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后壳体1304安装在显示板1301的后端,所述卡扣杆1305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卡扣杆1305分别设于后壳体1304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显示主板安装在后壳体1304内部,所述数值显示屏1302与显示主板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 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