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142阅读:6040来源:国知局
时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钟,尤其涉及一种关于24时区的时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时钟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时钟上的时间只涉及某一特定时区的时间。

人们在某一时区工作、生活,会使用当前时区的时间,然而,由于工作、旅游等原因,当人们从一个时区移动到另一时区时,时钟上所指示的当前时间与当地时区的时间不一致,为了适应当地时区的生活习惯,通常需要对时钟进行调校以使时钟改变为当地时区的时间。这样,由于时区的变化而不得不调校时钟,从而为正确计时带来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可解决现有技术因时区变化对时钟不得不进行调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包括:

外壳;

表盘,其外周缘标有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城市名称,其径向中间位置沿周向标有60份刻度以表示分钟和秒;

时针盘,其外周缘标有1至24小时刻度以表示小时;

分针;

机芯,其中央部位设置有时针轴,分针轴;

其中,所述表盘和机芯安装在外壳内,时针盘安装在时针轴上,分针安装在分针轴上。

所述时钟还包括秒针,所述机芯还包括秒针轴,所述秒针安装在秒针轴上。

所述机芯上的时针轴每24小时转一周。

时针盘11为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时钟,包括:

外壳;

表盘,其外周缘标有1至24小时刻度以表示小时,其径向中间位置沿周向标有60份刻度以表示分钟和秒;

时针盘,时针盘的外周缘标有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城市名称;

分针;

机芯,其中央部位设置有时针轴,分针轴;

其中,所述表盘和机芯安装在外壳内,时针盘安装在时针轴上,分针安装在分针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时钟,可同时看世界上24个时区中所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市时间,国际通用,走遍世界不需要调节,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钟的表盘结构;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时钟的时针盘;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钟的机芯结构;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时钟的分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包括:外壳1;表盘10,其外周缘标有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城市名称,其径向中间位置沿周向标有60份刻度以表示分钟和秒;时针盘11,其外周缘标有1至24小时刻度以表示小时;分针9;机芯15,其用于计时,中央部位设置有时针轴16,分针轴17;其中,所述表盘10和机芯15安装在外壳1内,时针盘11安装在时针轴16上,分针9安装在分针轴17上。所述时钟还包括秒针18,所述机芯15还包括秒针轴19,所述秒针18安装在秒针轴19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时钟,可同时看世界上24个时区中所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市时间,国际通用,走遍世界不需要调节,适用面广。

机芯15上的时针轴16每24小时转一周

所述表盘10上印有对应24时区的东经本经的经度数2、及经度数所对应的重点城市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3及时区分界线4。表盘10上径向中间位置沿周向上印有代表分钟数或秒数的数字7。表盘10上经度数为东经0度、15度,…180度…360度,逆时针排列。

时针盘11上印有代表小时数的刻度5和其对应的数字6,时针盘11对应于现有技术的时针,时针盘11中央的小孔13用于套设在时针轴16上。在本实施例中,代表小时数的数字6为1,2,3…,24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时针盘11优选为透明材料。

对于表盘10上关于代表分钟数的数字7的安排,要保证代表分(秒)数字60对应的分针、秒针及机芯15的轴心在东经120度和135度之间的时区分界线4的延长线上。

接装时,机芯15上的时针轴16,分针轴17通过表盘10上的孔12伸出,并把机芯固定的表盘10上。把时针盘11上的数字6中的24对准东经120度和135度之间的时区分界线4后通过小孔13固定在时针轴16上,把分针9对准代表分钟数字60后通过分针的小孔14装入分钟轴17上。

本实用新型的时钟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如,其表盘的外周缘标有1至24小时刻度以表示小时,而时针盘的外周缘标有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城市名称,其它结构与上述时钟的结构相同。这样,本实施例的时钟包括:外壳;表盘,其外周缘标有1至24小时刻度以表示小时,其径向中间位置沿周向标有60份刻度以表示分钟和秒;时针盘,时针盘的外周缘标有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具有代表性城市名称;分针;机芯,其中央部位设置有时针轴,分针轴;其中,所述表盘和机芯安装在外壳内,时针盘安装在时针轴上,分针安装在分针轴上。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